行政契約批判

一、行政契約的範圍 二、行政契約的類型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平裝: 18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3008877
條形碼: 9787513008877
尺寸: 23.8 x 16.8 x 1.6 cm
重量: 739 g

作者簡介

閻磊,河南開封人,武漢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博士研究生,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套用法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聯合培養博士後,律師,深圳大學客座研究員,曾任深圳市政府專職法律顧問,目前從事企業IPO等資本市場運營工作。

內容簡介

《行政契約批判》通過對大陸法系幾個主要國家或地區關於“行政契約”的含義理解、判斷標準、類型劃分以及司法實踐中不同做法的梳理,全面介紹了“行政契約”的歷史緣起和發展概況。作者依照大陸法系傳統民法的基本原理,層層剝離“行政契約”的理論基礎,最後指出“行政契約”是一個偽概念。《行政契約批判》無論對於我國法律體系的構建,還是司法實踐的操作,均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行政契約引發的理論爭議與實踐混亂
第一章 行政法理論上的行政契約之比較考察
第一節 行政契約的範圍與類型
一、行政契約的範圍
二、行政契約的類型
第二節 行政契約的判斷標準
一、契約標的理論
二、“三標準”
三、混合標準
第二章 “行政契約”的產生原因與功能分析——兼評判斷標準
第一節 行政契約的發展概況
一、行政契約在法國
二、行政契約在德國
三、行政契約在日本
四、行政契約在我國台灣地區
五、行政契約在我國大陸地區
第二節 國家私法主體身份的加強是“行政契約”產生的重要原因
第三節 國家雙重身份的不斷變換造成了“行政契約”的誤區
第四節 契約行政是“行政契約”的功能性需求
第五節 “私經濟行政理論”是契約行政的理論基礎
第六節 虛弱的判斷標準
第三章 “行政契約”的基礎理論批判
第一節 “行政契約”的基礎理論
一、地位不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能否達成合意
二、契約自由原則和依法行政原則是否可以調和
第二節 不平等,無合意
一、契約的涵義
二、契約的本質是合意
三、不平等,無合意
第三節 契約自由與依法行政無從調和
一、契約自由的本質
二、依法行政的本質
三、契約自由與依法行政無從調和
第四章 公法領域無契約——“行政契約”是一個偽概念
第一節 私法自治的功能
第二節 契約、法律行為與私法自治
第三節 公法領域無契約
結束語
附:【“政府契約”建議稿】
主要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