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病性心肌病

血色病性心肌病

血色病(hemachromatosis,HCH)是一種慢性鐵代謝障礙性全身疾病,該病呈世界性分布。1865年,由Troussean報導至今,世界上有關此病的報導越來越多。本病特徵為一種遺傳性鐵代謝障礙,含鐵血黃素在組織中沉積,造成肝、脾、腎上腺、垂體、胰腺、心臟等多器官損害,纖維增生、結構破壞及功能障礙等。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1865年由Troussean報導1例累及心肌的特發性血色病,截至1992年世界已有3000餘例的報導。該病呈世界性分布原發性血色病長期被認為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人群純合子占0.2%~0.5%,雜合子占10%~15%。

組織學檢查顯示,心室游離壁和室間隔沉著的鐵較心房多心室肌各層中鐵含量不同,心外膜下和乳頭肌含鐵最多心肌中層中等內膜下及傳導組織較少。血色病可分兩種,一是原發性血色病,被認為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臟器的鐵質沉著明顯;二是繼發性血色病常發生在長期大量輸血的患者,以此也分為特發性血色病性心肌病和繼發性血色病性心肌病。

病發原因

1、原發性血色病長期被認為是遺傳性疾病但其遺傳學基礎至今仍有爭論血色病遺傳的精確方式,由於種種原因難以闡明。第一,導致小腸過度吸收鐵的基本原因的生化過程尚未弄清,因此缺乏可套用的確切方法,以鑑別受累者的類型第二該病的臨床表現差異顯著,受年齡、性別(男性比女性多9倍)損害以及促進鐵吸收的條件因子(如乙醇攝入肝硬化和慢性營養不良)的影響很大。

2、繼發性血色病性心肌病發生在大量輸血的患者,常在依靠輸血治療的重型球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徵(難治性貧血、MDS-RA)或重度貧血,雖可免去嚴重貧血的心臟損害但經8~10年後健康搜尋一般死於心肌鐵質沉著引起的繼發性血色病性心肌病。

發病機制

血色病性心肌病血色病性心肌病
發病機制尚不明推測可能在基因異常的基礎上,代謝紊亂導致小腸不適當地吸收過多的鐵在小腸黏膜細胞中,二價鐵經氧化成三價鐵後,與β球蛋白結合成運鐵蛋白轉運到全身以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形式沉積於各臟器而致病。環境因素,如攝入過量鐵過量乙醇(酒精)以及肝病,對發病起一定的作用。

1、原發性血色病患者中某些家族親代無此疾病的任何證據只有的為一個或多個親代在中年發病提示該病為典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而另一些家族連續三代受累又提示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近一步研究發現,病情充分發展的血色病患者垂直傳遞罕見儘管其受累者的子代、同胞存在輕度的鐵代謝紊亂。因此推測重症患者代表異常基因的純合子攜帶的個體而輕度鐵代謝異常者是雜合子攜帶者。目前已經清楚,產生血色病的基因,位於6號染色體短臂上,緊靠HLA-A點在A和B之間該基因在8%~10%高加索人中呈現雜合子狀態0.3%的個體為純合子。由於血色病基因與HLA位點緊密連鎖因此血色病子代與父母染色體上具有同樣的HLA等位基因即他們有同樣的HLA單體型。該病的單體型包括A3等位基因和B14等位基因(HLA-A3B14)。典型HLA-A3等位基因受累者30%是A3等位基因純合體餘70%是A3等位基因雜合體。由於本病與HLA-A3-B14高度相關相對危險度為23.4,因此,可利用HLA單體型來鑑定患者的基因型可在症狀出現前做出診斷。

2、繼發性血色病發生在一些血液系統疾病,如重型球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徵(難治性貧血MDS-RA)和再生障礙性貧血從輸血到發生類似於特發性血色病的症狀如體內累積的鐵達50g左右時,足以產生血色病性心肌病。

3、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能是部分心內膜心肌的原因在心臟病變出現前常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這種嗜酸性粒細胞具有空泡和脫顆粒的形態學異常,嗜酸性粒細胞顆粒溶解,氧化代謝增高,並釋放出具有細胞毒性的蛋白,主要是陽離子蛋白可損傷心肌細胞並作用於肌漿膜和線粒體呼吸鏈中的酶成分,心內膜心肌損傷程度取決於嗜酸性粒細胞向心內膜心肌浸潤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此外這種脫顆粒中釋放的陽離子蛋白還可影響凝血系統易形成附壁血栓。也可損傷內皮細胞,抑制內皮細胞生長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心肌引起心肌炎,炎症的分布主要局限於內層,可由心肌內微循環的重新排列來解釋因此相繼進入壞死和血栓形成期最終進入癒合和纖維化期。關於嗜酸性粒細胞向心肌內浸潤及引起嗜酸性粒細胞脫顆粒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某些特殊致病因子,如病毒寄生蟲等感染而這些因子與心肌組織具有相同的抗原簇誘發自身免疫反應引起限制型心肌病。

此外部分病因未明患者,表現為心室舒張期鬆弛障礙和充盈受限,患者的心內膜增厚或纖維化也原因不明也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其中多數患者具有心肌纖維化此即原發性(或特發性)限制性心肌病最近有報導本病有時呈家族性發病可伴有骨骼肌疾病和房室傳導阻滯。

臨床表現

血色病性心肌病工具書
本病多發於男性,其發生率約為女性的10~20倍本病發病較晚一般在20歲之前很少出現症狀約80%患者在40歲後發病,女性患者發病更晚這是因為鐵質的蓄積是逐漸進行的,只有當體內鐵質日積月累達到一定程度時才產生症狀女性因通過月經失血而喪失鐵,故可減輕鐵質沉著臨床上不易表現出來或表現很輕。

1、肝硬化、糖尿病心肌病和皮膚色素沉著是本病的四聯症。除肝脾腫大以外,還可見到肝掌及蜘蛛痣。

2、65%患者以糖尿病為首發症狀出現血糖增高尿糖陽性。

3、50%患者伴有進行性多關節炎,垂體功能障礙睪丸萎縮及性功能減退、陽萎不育。

4、15%~30%的患者有心臟受累心臟逐漸增大,出現氣急水腫、進行性頑固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較多見,包括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和心房撲動、心房顫動,頻發室性期前收縮亦多見此外各種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低電壓和ST-T改變亦十分常見。累及心臟時,出現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晚期多死於心力衰竭及肝功能衰竭。

併發症
血色病性心肌病血色病性心肌病
1、心力衰竭限制型心肌病是由於心內膜及心內膜下心肌廣泛的纖維化導致心肌的順應性降低心室舒張受限充盈受阻,出現肺循環和(或)體循環淤血以及組織的血液灌注不足等舒張功能嚴重受損的表現而收縮功能保持正常或僅輕度的受損。

2、心律失常限制型心肌病並發心律失常與心內膜下心肌的進行性纖維化和鈣化有關。較常見有竇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或顫動右束支阻滯和期前收縮等。

3、動脈栓塞本病心內膜及心內膜下心肌纖維化,導致心室舒張受限充盈受阻,肺循環和體循環淤血易引起心腔和周圍靜脈血栓形成,一旦脫落可造成栓塞。

4、心包積液本病的心包積液與心內膜及心內膜下心肌纖維化,心室舒張受限充盈受損肺循環和體循環淤血靜脈壓力升高有關久病的患者長期營養不良可伴低蛋白血症。

檢查

血色病性心肌病血色病性心肌病
實驗室檢查:血清鐵增多(>32µmol/L或>180µg/dl)轉鐵蛋白飽和度>80%血清鐵蛋白水平增高(>161µmol/L或>900µg/ml)。

其它輔助檢查:1、胸部X線有心功不全者常顯示心臟球形增大症狀不明顯者心臟可以正常;2、心電圖可出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有症狀的患者幾乎均有低電壓及ST-T改變;3、肝臟活檢由於肝組織的含鐵量與心肌中的鐵濃度密切相關所以肝臟活檢是診斷心肌鐵質沉著的便利途徑,肝臟鐵含量增加,大於600µg/100mg(乾重);4、心內膜心肌活檢可獲得確診直接證據有報導對本病進行去鐵治療時以心肌活檢含鐵濃度進行監測可避免發生低鐵血症和缺鐵性貧血;5、心內膜心肌活檢是確診RCM的重要手段。根據心內膜心肌病變的不同階段可有壞死血栓形成纖維化三種病理改變。心內膜可附有血栓,血栓內偶有嗜酸性粒細胞;心內膜可呈炎症壞死、肉芽腫、纖維化等多種改變;心肌細胞可發生變性壞死並可伴間質性纖維化改變。有人將心內膜心肌活檢與血流動力學檢查結果相結合,分析RCM的特點及類型,認為舒張末期容積<100ml/m2及左室舒張末期壓力>18mmHg是原發性RCM的突出特點亦有人對符合上述血流動力學標準並接受心內膜活檢的患者進行系統研究,結果提示:①單純限制型者心室重量/容量比為1.2g/ml±0.5g/ml,射血分數58%±5%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67.5ml/m2±12.6ml/m2,左心室舒張末期壓力26.7mmHg±3.5mmHg;②肥厚合併限制型者心室重量/容積比1.5g/ml±0.07g/ml,射血分數62%±1%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69ml/m2±10ml/m2,左心室舒張末期壓力30mmHg±7mmHg;③輕度擴張限制型者心室重量/容積比為0.9g/ml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為98ml/m2,而左心室舒張末期壓力為40mmHg。組織學及電鏡觀察發現各型均存在心肌和肌原纖維排列紊亂及心內膜心肌間質纖維化;6、CT和磁共振是鑑別RCM和縮窄性心包炎最準確的無創傷性檢查手段RCM者心包不增厚心包厚度≤4mm時可排除縮窄性心包炎;而心包增厚支持縮窄性心包炎的診斷;7、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右心型RCM造影的特點為:①右心房明顯擴大伴核素滯留;②右室向左移位其心尖部顯示不清左心室位於右心室的左後方右心室流出道增寬右心室位相延遲,右心功能降低;③肺部顯像較差肺部核素通過時間延遲;④左心室位相及功能一般在正常範圍。

診斷方法

一般診斷:1、原發性血色病心肌病診斷年齡超過40歲,具有肝硬化糖尿病、心肌病和皮膚色素沉著四聯症,結合血清鐵、鐵蛋白測定便可診斷為血色病性心肌病。症狀不典型者結合肝活檢、心內膜心肌活檢可明確診斷。

2、繼發性血色性心肌病診斷對有球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或重度貧血者長期輸血後引起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者應考慮有繼發性血色病性心肌病症狀不典型者結合血清鐵檢查肝活檢心內膜心肌活檢可明確診斷。

鑑別診斷:與各種代謝性心肌病及血液系統疾病對心臟損害性肌病進行鑑別。

治療方式

血色病性心肌病血色病性心肌病
1、原發性血色病心肌病的治療因病因不明,尚無特效治療,目前採用放血療法和去鐵胺進行治療(1)放血療法:由於大多數血色病性心肌病患者心肌、肝組織均有過多的鐵富集而造成心肌組織的損害最終多死於不可逆的心力衰竭。放血療法可緩解病情,延長生存時間每月放血1次,量約500~1000ml持續3年此後每3~4個月放血1次。(2)去鐵胺:去鐵胺(deferoxaine)為鐵螯合劑每100mg可結合9.3mg的鐵。用法是每天去鐵胺1~2g,分4~6次口服與維生素C聯用,可增強療效但維生素C的量不宜超過每天500mg。

2、繼發性血色病心肌病的治療(1)應消除和治療病因: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過多輸血所形成的血色病不宜行放血療法要減少鐵攝入(2)可套用鐵螯合劑去鐵胺(deferoxaine),每100mg可結合9.3mg的鐵用法為每天去鐵胺1~2g分4~6次口服療程2~3年。

3、利尿藥和血管擴張藥可緩解症狀但應注意小劑量使用避免降低心室充盈而影響心排出量。通道阻滯藥對改善心室順應性可能有效舒張功能損害明顯者,在發生快速心房顫動時可套用洋地黃製劑改善心室充盈。有附壁血栓和(或)已發生栓塞者應加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製劑。包括切除附壁血栓和纖維化的心內膜、置換二尖瓣與三尖瓣手術死亡率約20%。在已存活5年的患者中心功能改善者占70%~80%。有效治療為心臟移植但需在惡病質出現前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