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頭疼

血管性頭疼

血管性頭痛是門診頭痛病人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因為引起這類頭痛的原因都來自於血管,故統稱為血管源性頭痛。血管源性頭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因頭部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引起的頭痛,稱為原發性血管性頭痛;有明確的腦血管疾病(如腦卒中、顱內血腫、腦血管炎等)所致的頭痛,稱為繼發性頭痛。

基本信息

引起

血管性頭疼血管性頭疼
原發性血管性頭痛又稱偏頭痛,是一種功能性頭痛。根據頭痛的不同表現,又可將其分為典型偏頭痛、普通型偏頭痛、叢集性偏頭痛、偏癱型偏頭痛和眼肌麻痹型偏頭痛等5種主要類型。

平時大家所說的血管性頭痛就是指偏頭痛,至於屬於哪一種類型,則要根據其臨床表現,但門診病人中以普通型偏頭痛為最多見。

血管性頭痛是指那些與血管疾患有關的頭痛。

有哪些

①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血栓栓塞性腦血管病。

②顱內血腫:硬膜下血腫;硬膜外血腫。

蛛網膜下腔出血

④未破裂的血管畸形:動靜脈畸形;囊內動脈瘤。

⑤動脈炎:巨細胞動脈炎;其他系統性血管炎;原發性顱內動脈炎。

⑥頸動脈或椎動脈痛:頸動脈或椎動脈阻斷;(原發性)頸動脈痛;動脈內膜切除後頭痛。

靜脈血栓形成

⑧動脈性高血壓:對外源性物質的急性反應;嗜鉻細胞瘤;惡性高血壓;先兆子癇和子癇。

⑨與其他血管性疾患有關的頭痛。

資料

腦血管疾病引起的頭痛分幾類,腦出血引起的頭痛特點是什麼,診斷依據是什麼?

分類

腦血管疾病引起的頭痛分為兩類。

(1)出血性腦血管疾病(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

(2)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梗塞)。

特點

腦出血引起的頭痛特點是出血早期就可引起嚴重的頭痛,這時頭痛的發生部位及性質有時可取決於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表現同側枕部、顳部出現跳動樣脹痛伴噁心、嘔吐。血液進入蛛網膜下腔或腦室者,頭痛加重,表現為瀰漫性全頭劇烈疼痛,常伴發熱、抽搐。小腦出血者頭痛最常見。內囊出血、橋腦出血因病情迅猛,故臨床上很少以頭痛為首發症狀。

診斷依據

①50歲以上的高血壓動脈硬化者。

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突然起病。

③病情進展迅速,早期有頭痛、嘔吐等高顱壓症狀,很快出現意識障礙。

④具有神經系統局灶體徵。

⑤腦脊液為血性,顱內壓增高。

⑥CT、MRI掃描證實。

診斷意義

血管性頭疼血管性頭疼
實驗室檢查對腦出血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1)腦脊液:顱內壓增高,多為血性。未破入蛛網膜下腔的腦出血,腦脊液雖無血,但白細胞可稍高,蛋白亦稍高。

(2)CT掃描:CT對急性腦出血的診斷價值高,為臨床定性、定位及定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3)MRI掃描:MRI掃描對診斷後顱窩出血特別敏感,由於骨質偽影,後顱窩的病變在CT上往往顯示不清,所以MRI顯示腦幹出血與小腦出血明顯優於CT。

手術適應症

對出血量大、形成腦疝威脅病人生命的腦出血,手術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CT對選擇手術有重要的指導價值。急症手術的適應症應具備:(1)昏迷不深,瞳孔散大,經內科治療病情惡化者;(2)腦葉出血血腫超過40毫升,有中線移位者;(3)小腦出血血腫超過15毫升,有腦幹受壓及破入第四腦室者;(4)內囊出血血腫超過50毫升,中線結構移位大於1厘米者。手術方法目前多採用顱骨鑽孔或骨瓣開顱術清除血腫。

特點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的頭痛發生率為4%~36%,一部分病人在TIA發作前可出現無定位意義的先兆頭痛,多以眶部、前額部鈍痛、麻木痛為主。椎基底動脈系統TIA的頭痛往往比頸內動脈系統TIA偏重,前者以後頭痛為主,可以一側,也可兩側;後者多以前額部或全頭鈍痛為主。頭痛的發生時間與血壓波動及血管痙攣的程度有關,頭痛的程度輕微,病人往往不以頭痛作為就診的主訴。

診斷要點

(1)50~70歲的腦動脈硬化者,(2)突然起病,(3)具有神經系統定位體徵,持續時間短,24小時內完全恢復,(4)同一症狀可反覆發作,(5)腦脊液、腦電圖、CT、MRI等檢查無異常所見。

主要治療措施

(1)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調整血壓,治療糖尿病及腦動脈硬化,穩定心臟功能等。(2)血容量擴充:常用丹參注射液10~16毫升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4天為1個療程。低分子右鏇糖酐500毫升,每日1次靜脈滴注。維腦路通400~800毫克,每日1次靜脈滴注。(3)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常用腸溶阿斯匹林40~8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50~100毫克,每日3~4次口服。亞磺吡唑酮01~02克,每日3次口服。(4)抗凝或溶栓劑治療,療效難以肯定,由於出血併發症較多應慎用。臨床常用抗凝劑有肝素、尿激酶等。如有高粘血症可適當套用蝮蛇抗栓酶或藻酸雙酯鈉等藥物,但應有嚴格的實驗室檢查。

診斷依據

血管性頭疼血管性頭疼
(1)年齡在45歲以上者。(2)具有腦動脈硬化的症狀和體徵。(3)眼底有動脈硬化改變。(4)血脂增高。血粘度增高,(5)心血管及其他部位具有動脈硬化徵象者。(6)CT及MRI掃描有腦萎縮徵象。

該病是一種多因素的慢性退變性疾病,因此,早期預防很重要。加強體育鍛鍊,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長期過度緊張,不吸菸,不飲酒,防止肥胖,對預防本病具有一定作用。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也是防治的重要一環。

高血壓性頭痛的發生機制及頭痛的特點是什麼,高血壓危象頭痛的特點是什麼,如何進行治療?

高血壓產生頭痛的機制可表現為三種類型。第一型是由於高血壓的機械作用,使血管異常擴張,動脈壁的痛覺感受器受刺激引起的頭痛,表現頭部鈍痛,搏動性跳痛,局限於一側或兩側的前頭部及後頭部,也可彌散至全頭部,屬非偏頭痛性血管性頭痛。第二型是由於頭部肌肉反射性收縮,頭部周圍緊箍樣疼痛,多位於枕下頸部痛,伴輕度頸強。第三型是由於大腦功能紊亂,引起顱內血管的舒縮障礙,產生全頭瀰漫性脹痛及鈍痛。 頭痛是原發性高血壓病最常見的症狀,有時是唯一的症狀,頭痛的類型與年齡有關,青壯年產生偏側頭痛者多,而老年人全頭痛多,往往呈沉重性、間歇樣鈍痛,脹痛及搏動樣痛,有時持續性,但劇烈頭痛少見,頭痛特點是從半夜到凌晨逐漸加重,早晨時較劇烈,往往不能入睡,一起床從事活動後可減輕。

高血壓危象的病人劇烈頭痛,呈炸裂樣頭痛,伴頭暈噁心,但很少嘔吐,常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症狀,或美尼爾綜合徵症狀,或急腹症症狀等等。

對高血壓性頭痛進行心理治療時首先要調動醫務人員和病人兩方面的積極性,醫務人員要了解病人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情況,幫助病人認識高血壓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消除對本病的恐懼心理與悲觀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醫師積極治療。

治療時根據病情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足夠的睡眠,注意飲食調節,以低鹽、低動物脂肪為宜,對於精神緊張、頭痛失眠者可服用少量的鎮靜劑或安定劑。降壓藥物的使用:①長期給藥,宜選用降壓作用溫和、持久、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壓藥,如雙氫克尿噻、利血平等作為基礎降壓藥;②聯合用藥,常用利尿藥和其他降壓藥物的合用;③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達到降壓之目的後,可改為維持量以鞏固療效;④急進型高血壓病及高血壓危象需套用降壓作用強的藥物,如節後交感神經抑制劑、鈣拮抗劑、小動脈擴張劑等⑤對血壓顯著增高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壓下降過多、過快,因病人往往不能適應反覺不適,而且由於血壓過低易導致腦血管意外。

治療要點

血管源性頭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因頭部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引起的頭痛,稱為原發性血管性頭痛;有明確的腦血管疾病(如腦卒中、顱內血腫、腦血管炎等)所致的頭痛,稱為繼發性頭痛。其頭痛多呈輕至中度全頭痛、脹痛,也可表現為枕部、額部、雙顳部疼痛,用腦、用力、活動頭部及改變體位時頭痛加重,常伴有類似神經衰弱症狀。也常發作呈現明顯血管跳痛,噁心嘔吐,典型的患者發作前有視力模糊,眼發花表現。國內典型的偏頭痛就是血管性頭痛的一種。

很多情況下,血管性頭疼的治療往往具有持久性,很多藥物尤其是西藥,以擴張血管為主,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適當緩解,但是停藥以後,頭疼病又會反覆發作。而且不能很好的調節人體腦部血管舒縮功能。長此以往,對長期反覆性偏頭疼的患者生活質量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很多情況下,血管性頭疼的治療往往具有持久性,很多藥物尤其是西藥,以擴張血管為主,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適當緩解,但是停藥以後,頭疼病又會反覆發作。而且不能很好的調節人體腦部血管舒縮功能。長此以往,對長期反覆性偏頭疼的患者生活質量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在臨床治療上面應儘量酌減西藥的使用,採用中藥治療對於輕度或重度患者均有理想的療效。

如何治療

出血性卒中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包括外傷)引起的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和膜下出血。由於出血的顱內占位效應,可以引起顱內壓增高;加之血液破壞後釋放出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質,可以直接刺激顱內的疼痛敏感結構,而引起劇烈頭痛,尤其以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室型的腦出血頭痛最為劇烈。

出血性卒中引起頭痛的防治原則如下:

積極抗腦水腫

快速使用脫水劑抗腦水腫和降低顱內壓是治療出血性卒中的重要措施。常用20%甘露醇125毫升~250毫升靜滴,每6~8小時1次,或用甘油果糖500毫升,每日2次靜點,也可用速尿脫水。必要時行外科手術治療,如血腫消除術或血腫抽吸術,其目的是清除血腫,降低顱內壓。對於蛛網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劇烈頭痛,可行置換腦脊液療法(即腰穿成功後,每次緩慢放出腦脊液3~5毫升,然後再緩慢注入等量的生理鹽水),頭痛可明顯減輕。

病因治療

治療引起出血性卒中常見的原因,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各種原因引起的顱內動脈瘤及血液系統疾病等。

止血

可以用止血環酸、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等,以防止再出血,減少血液對顱內頭痛敏感結構的刺激。

對症治療

適當地用一些止痛劑、安定和鎮靜劑。

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引起的頭痛也稱為偏頭痛嗎,顳動脈炎也是血管性偏頭痛嗎?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所致的頭痛可以稱為血管偏頭痛,但不應稱為血管性偏頭痛。前者以老年人多見,大多有家族史,疼痛與血壓升高的程度及動脈硬化的程度有關,與顱內外血管舒縮功能紊亂無關。頭痛多為脹痛,部位不定,因血壓升高而加重。血管性偏頭痛以一側額、顳部的跳動痛伴有噁心、嘔吐為特徵,以青年女性為多,同時可以出現一過性偏頭痛和眼肌麻痹等表現。因此兩者較易區別。顳動脈炎可引起頭痛,但不是血管性偏頭痛。顳淺動脈變粗、迂曲、壓痛、捫之呈條索狀、搏動減弱或消失,早期可有低熱、盜汗、無力等全身症狀,抗核抗體與類風濕因子陽性,激素治療效果好。因此,不論是從發病年齡、病變部位、疼痛性質及體質和實驗室檢查來看,它和血管性偏頭痛均有本質區別。

顳動脈炎

顳動脈炎又稱細胞性動脈炎,是一種非特異性動脈炎,最常侵犯顳動脈,其次多累及眼動脈和枕動脈,50歲以上的人發病率較高,臨床更多見於60~75歲的人,女性比男性多見,兩者之比為3:1。本病在出現低熱、睏倦、噁心、嘔吐、肌肉疼痛、眼球活動障礙、視力障礙的同時也會出現頭痛,且頭痛是顳動脈炎的主要表現。本病的頭痛常為自發性,也會由於觸碰面頰部或下頜部、張口或受涼吹風而誘發,咀嚼時可加重,壓迫耳屏前方動脈和神經交叉點時也可引起頭痛。頭痛的發生與傳播符合面動脈的走向,即向下頜放射,終點為內眼角,且面動脈有明顯的壓痛。少數病人以下頜、面部、頭頂蓋及枕區痛為首發症狀,面頜動脈區疼痛不明顯且在顳動脈供應區顳、額、頂及部分枕區會出現脫髮,感覺過敏,潰瘍形成。頭痛的性質不定,多表現為燒灼樣或錘擊感,一般晚上重於白天。到醫院做化驗檢查還可以發現患者血沉加快,白細胞輕度或中度升高,中性粒細胞核左移,或出現正常細胞性和正常血紅蛋白性貧血,球蛋白增加,鹼性磷酸酶輕度增高。顳動脈炎患者的頭痛對類固醇激素的治療有良好效果,有時在類固醇治療後體溫降至正常,1~2周內頭痛症狀消失,一般治療劑量為每天強的松40~60毫克,當病人在一周內不再訴有頭痛時,激素套用可逐漸減量至5毫克為止。一般血沉在四周內恢復正常,血沉正常後經幾個月再逐漸停止治療。

高原地區

頭痛是高原地區生活的人的常見的症狀,而一種叫做高原地區血管性頭痛的疾病是造成這一症狀的主要原因。這種頭痛的特點是:

(1)頭痛劇烈,持續時間長,反覆發作,每次發作的性質、過程基本相似,發作間期神經精神狀態正常。

(2)一般說麥角胺治療有效,吸氧可以緩解症狀。

(3)多有包括頭昏、胸悶、心悸、噁心、嘔吐、腹脹、失眠、乏力的急慢性高原反應的表現,而無明顯的神經系統陽性體徵。

(4)植物神經功能不穩的臨床表現,包括顏面部充血、發紅、頭痛、多汗、氣急、急躁易怒、嗜睡、睏倦、水腫、四肢發麻、心動過緩、早泄、陽痿、月經不調等。

(5)病程至少超過3個月,發作次數在3次以上。一般認為高原地區血管性頭痛的原因是由於高原地區氣壓低使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缺氧,因為大腦皮質對缺氧較為敏感,所以可能會導致大腦皮質的功能失調而引起神經、精神、心理情緒方面的變化,、最終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血管收縮舒張功能障礙而導致頭痛。治療上一般採用吸氧療法和麥角胺製劑,對於反覆發作者,另加用強的松30毫克/天及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治療。當然,在高原地區套用生物反饋療法,進行放鬆訓練,消除緊張情緒,矯正異常行為,會對頭痛的預防和治療起到積極的作用。

顱內動靜脈

顱內動靜脈畸形的主要症狀就是頭痛。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有一個52歲的男性患者,有發作性頭痛史20餘年,頭痛呈偏頭痛性質,但發作前無先兆,也沒有明確的誘因,每次發作持續幾個小時,未經治療頭痛亦可自行緩解,來醫院檢查經腦血管造影發現右顳葉附近有一動靜脈畸形,後經行選擇性畸形血管栓塞手術後病人痊癒,到目前為止已連續一年無頭痛發作。我們說腦動靜脈畸形是腦血管畸形的一種,多見於青年人,發病年齡為20~40歲,男性多發,男女比例為1:1~2:1,絕大部分為幕上病變,後顱凹的病變僅占全部病例的5.7%。頭痛是動靜脈畸形的主要症狀,有的病人的頭痛為首發症狀,頭痛做為非特異性症狀,對動靜脈畸形的診斷無重要意義,但本病的頭痛仍有如下特點:多為發作性,可呈典型的偏頭痛樣發作,也可以有血管性頭痛的特點。當動靜脈畸形位於顳葉附近接近硬腦膜時,頭痛常比較明顯,而當畸形血管破裂出血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腦內大塊血腫時,就會出現劇烈的疼痛,頸項強直,噁心嘔吐。有人觀察未經治療的動靜脈畸形的正常過程,18%的患者有癲癇發作的危險,27%的患者有神經系統病變的危險。因而對動靜脈畸形適時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腦動脈瘤破裂

腦動脈瘤好發於顱內動脈分叉和主幹的分支處,動脈瘤的形成與動脈壁的肌層存在先天性的發育缺陷有關。由於承受血流的衝擊,該處動脈壁的薄弱點向外突出,逐漸擴張,形成圓形、橢圓形或棱形的囊狀膨大,即成為動脈瘤。腦動脈瘤是一種有潛在生命危險的疾病,其危險性在於動脈瘤破裂,發生急劇的顱內出血。全身血壓突然急劇的增高,是原有顱內動脈瘤破裂的誘因。約有48.2%~60%的腦動脈瘤破裂之前有先兆症狀,如動脈瘤擴大的症狀,這時隨動脈瘤部位的不同而出現局部或全頭痛;另外還可以伴隨眼部疼痛,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等症狀。當動脈瘤小量漏血時,同樣可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先兆症狀,頭痛是動脈瘤破裂時最常見的首發症狀,79%為劇烈的全頭痛,30%為局部頭痛或偏頭痛。有時頭痛的部位與動脈瘤的部位有關,如頸內動脈-後交通動脈瘤多位於額眶部;頸內動脈瘤時多有一側頭面部痛;前交通動脈瘤常引起兩側前額部頭痛;幕下動脈瘤常引起枕部痛,所有上述疼痛都是劇烈的爆炸痛性質。動脈瘤破裂出血後,一部分出血少的輕症,動脈瘤破裂口自然癒合以及外表粘連的作用,使出血停止,逐漸吸收;而出血兇猛者,多死於血腫的壓迫;嚴重者可出現腦出血、腦梗塞和腦疝。所以動脈瘤破裂的早期診斷特別重要,而患者頭痛的性質、部位給我們的診斷提供了一定依據,根據情況行腰椎穿刺、CT掃描、磁共振成像等輔助檢查,爭取早日明確診斷,給內外科治療贏得時間。

日常治療措施

頭痛是臨床中最常的症狀,劇烈的頭痛往往攪得人坐立不安,痛苦不堪,然足部按摩卻可幾分鐘之內解除痛苦。頭痛,人們都習慣服用止痛片,而採用足部按摩既無副作用,而且作用確切。腳部按摩療法是一種古老而又新奇的康復療法。它起源於中國,流傳至國外。因為它具有安全、簡便、易學、有效、經濟等特點,倍受民眾歡迎。近幾年來,腳部按摩療法在瑞士、日本、新加坡、美國等三十多個國家廣泛流行。

中醫養生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對應,常洗腳能刺激足部穴位,可增強血運,疏通經絡。醫學專家認為,如果能經常按摩足部相應的反射區,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肌體抵抗力,足部反射保健的原理是以壓力刺激足部的皮膚,以至於對內部臟器及身體的其他部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足部有許多與臟器或身體部位相對應的反射區,經常按摩足部,更是鍛鍊腳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預防和治療頭痛失眠的一種好方法,腳心中央凹陷處是腎經湧泉穴,手掌心凹陷處是心包經絡勞宮穴,如果經常搓腳心,可以有效緩解頭痛失眠。具體方法是:睡覺前使用穩邁舒按摩輪,坐在高度適中的椅子上,全身放鬆,雙腳自然下垂,踩在運動按摩輪上前後移動雙腳即可,用力不要過猛,要逐漸加快速度和加大力度,使用時要注意交替選擇運動按摩方式。可單腳運動按摩;或一隻腳做運動按摩,另一隻腳做靜止穴位刺激按摩;或雙腿腳同向運動;或雙腿腳反向運動。 要堅持經常使用,最好每天按摩兩次,每次按摩20-30分鐘為宜。在做足部按摩時可採用均勻滲透的療法,用指關節均力均速按摩,不是輕刮表面,也不要在一個地方反覆重按,力度不要過重。

治療方法

血管性頭疼血管性頭疼
偏頭痛,或稱血管神經性頭痛,是一種由於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引起的發作性頭痛。以女性較多,多始於青春期,常有家族史。發作前常有一定誘因,如月經來潮、情緒潑動、疲勞等,發作前可有先兆,如視覺閃光、暗點、偏盲、暫時性失語,半身麻木或運動障礙等,一般先兆症狀持續15~20分鐘。頭痛至周期性發作,每次持續4~48小時,偶可達數天,常見伴隨症狀有煩躁、噁心、嘔吐、畏光、面色蒼白等,少數人可有眼肌麻痹,發作時兩側瞳孔可以大小不等,應注意鑑別症狀性偏頭痛(主要因為腦腫瘤、腦動脈瘤或腦血管畸形所致)。本病中醫又稱“偏頭風”,其痛暴發,痛勢甚劇,或左或右,或連及眼、齒,痛止則如常人。偏頭痛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認為可能與調節血管運動有關的中樞神經部分功能失調有關。發作開始為頸內動脈分枝的痙攣,引起相應腦組織功能障礙的症狀,繼之轉為頸外動脈分枝的擴張,搏動增強而出現頭痛。

中藥療法

(1)丹參息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養血平肝。主治高原地區血管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丹參15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熟地10克、雞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細辛2克(後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後加入白糖熔化,濃縮至100毫升。每日1劑,12~15天為1療程。

(2)天麻頭痛散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驅風鎮痛。主治偏頭痛。

[處方及用法]天麻12克、當歸尾12克、白菊花12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丹參12克、紅花10克、桃仁6克、生地10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蔓荊子12克,水煎服。

(3)疏肝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解郁;主治肝氣鬱結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柴胡9克、赤白芍10克、香附10克、桔葉10克、炒枳殼9克、甘草6克,水煎服。

(4)清熱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化痰熱;主治痰濕化熱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半夏10克、陳皮9克、枳實6克、竹茹2克、桔梗9克、茯苓15克,水煎服。

(5)當歸化瘀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瘀血阻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當歸10克、丹皮10克、紅花6克、生地15克、桔梗9克、川芎6克,水煎服。

(6)清肝痛停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肝涼血;主治肝經血熱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龍膽草9克、柴胡9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10克、枳殼9克,水煎服。

(7)蓮草茯苓方

[功能主治]功能滋補肝腎;主治肝腎陰虛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女貞子15克、旱蓮草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菊花9克,水煎服。

(8)散寒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溫肝散寒;主治寒凝厥陰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吳茱萸6克、黨參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肉桂3克、鏇覆花10克,水煎服。

(9)祛風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祛風化痰;主治風痰阻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鉤藤12克、白芍12克、膽星10克、陳皮9克,水煎服。

(10)桂枝調和方

[功能主治]功能調和營衛;主治營衛不調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桂枝10克、白芎12克、甘草6克、生薑5片、大棗5枚、葛根15克,水煎服。

食療方

菊芎羊肉

[主治]偏頭痛

[原料]羊肉100克、杭白菊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牛藤12克、生地20克、防風15克、羌活12克、香附12克、藁本10克、木瓜10克。

[製備]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武火煮滾,後用文火褒1小時30分鐘。

外敷方

[職位]太陽穴(雙)

[處方及用法]取川烏6克、草烏6克、薄荷1克、細辛1克、生石膏12克、胡椒1克,研細末,白酒調為糊狀,敷太陽穴。每天1~2次。

血管性頭痛應該如何預防

一、宜常做伸頸運動

伸頸運動的全套動作是:

把頭轉到右邊,就象從右面回頭向後看一樣,把右手食指置於左臉頰,大拇指則置於下巴,輕輕地把頭推向右邊;同時用左手從頭頂伸過去,把中指觸到右耳頂部,然後輕輕地把頭往胸部方向拉下(若這動作會傷到筋,或感到頭暈的話,應停止再拉)。

二、宜用"笑療"

頭痛並非一定是腦子裡有病。顱內只有血管、腦膜和少數神經(三叉神經、舌咽和迷走神經、第1-3頸神經)有痛覺,而頭部絕大多數的疼痛敏感部位是在顱外,即頭皮。肌肉和血管等組織。90%以上的頭痛病人得的是一種"緊張性頭痛"。人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眉頭緊鎖",額部、頭部、頸部的肌肉都繃得緊緊的,處於收縮狀態,久之,形成"緊張性頭痛"。

三、宜減少食鹽攝入量

食鹽會引起體內激素髮生反應,從而導致周期性偏頭痛,或者引起血管性頭痛(血管突然收縮或過度擴張)。因此,在頭痛時,如吃低鹽飲食,就可以增加血營對幾種周期性偏頭痛病因的抵抗力。反之,如果吃高鹽飲食,則會加重病情,甚則疼痛難忍。因此,吃低鹽食物能減輕頭痛。

四、宜分散注意力

選擇病人喜愛的音樂或戲曲,讓病人聽,邊聽邊隨節奏用手拍、點頭等方式打拍子。聽時,兩眼集中注視某一處,或閉上眼睛。手可以放在收錄機的音量開關上,疼痛加重時,音量開大,疼痛緩解時,音量關小,讓注意力一直不放在自身的疼痛上。這樣就能達到止痛的效果。

五、宜做腹式呼吸

讓病人閉目或注視某一固定物,緩慢地以鼻吸氣,以口呼氣,吸氣時腹部凸起,呼氣時腹部凹陷,呼吸儘量緩慢深長。同時用手輕輕撫摩疼痛部位。這種腹式呼吸止痛法,可使病人保持鬆弛,常可緩解持續性疼痛。有時,還可幫助病人入睡。

六、宜擦清涼油

可在前額或太陽穴揉擦清涼油。因為清涼油含有薄荷腦,它可封閉疼痛傳入的信號,同時它引起局部的刺激,這一刺激在大腦引起新的興奮灶,從而掩蓋了疼痛的刺激。也有人解釋,人體內的止痛物質內啡呔在薄荷腦的刺激下,可充分發揮它的止痛作用。

七、頭痛患者三忌

1.忌遇事緊張。即使是健康人,遇事緊張,久而久之也會引起頭痛。頭痛息者更應豁達開朗,不管出了什麼事也要泰然處之,這樣,頭痛就會漸漸痊癒。

2.忌睡眠不佳。睡眠不佳常易引起頭痛。因此,慢性頭痛患者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睡前洗熱水腳等措施往往有助於頭痛的緩解。

3.忌感冒時過度用腦。人們一旦感冒,本來就有頭痛、渾身酸痛等症狀,此時要是再過度用腦(如寫材料、作統計表報等等),勢必使頭痛加劇。因此,除了積極治療感冒外,應讓大腦得到休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