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皮質醇測定

血漿皮質醇測定是指對血漿皮質醇的測定。

簡介

血漿皮質醇系腎上腺皮質束狀帶分泌的糖皮質激素,正常人血漿皮質醇的分泌受ACTH調節,具有一定的晝夜節律。一般於午夜或清晨1點左右分泌最少,血漿含量最低,凌晨4時分泌開始增加,至早6~8時分泌最多。8時以後逐漸分泌減少,下午5時左右分泌量較清晨最高值比下降50%或50%以上。分泌入血循環中的皮質醇以游離型和蛋白結合型存在,稱為血漿總皮質醇。蛋白結合型皮質醇占血漿總皮質的90%以上,無生物活性,不能進入細胞,通過肝臟時不被分解代謝,不被腎小球濾過;游離型皮質醇有生物活性,可進入細胞內,在肝臟代謝而失去活性,並可經腎小球濾過進入尿中。尿中游離皮質醇含量與血漿游離皮質醇的含量成正比。 當血漿總皮質醇水平升高,超過與皮質類固醇結合球蛋白的結合限度時,血漿中游離皮質醇的水平升高,繼之尿游離皮質醇的排泄也急驟升高。

方法

分別於早8時、下午5時及午夜12時取靜脈血測定血漿游離皮質醇的含量。或留取24h尿測定游離皮質醇的水平。

影響因素

妊娠、口服避孕藥:雌激素升高引起皮質類固醇結合球蛋白升高。

應激狀態:血漿皮質醇升高,但節律正常。

盲人、夜班者、睡眠不佳者正常晝夜節律消失。

苯妥英鈉、水楊酸鈉、中樞降壓藥、鎮靜劑可使皮質醇水平降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