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慌

近年來,血荒開始成為中國社會上日益嚴重的社會現象,而由血荒產生的社會心理恐慌——“血慌”。血慌成為眾多大中城市市民心中的一個縮影,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縮影,是一種顯著的社會心理學現象。 我們要辯證的看待血荒與血慌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血荒是導致血慌產生的直接原因,深層次的原因則來源於社會中諸多因素,我們來研究它、正視它,希望能最終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背景

近日全國各地出現血慌,全國大面積凸顯的用血告急,讓血荒這個長久存在的現象,再次引發公眾關注。在昆明,被認為達到了十年來最嚴重的程度,有八成以上的手術因“缺血”被迫推遲。有的醫院儲血量甚至不夠一次手術使用。

昆明血荒,青島血荒,南京血荒……北京近日也出現了用血緊張的狀況。在一些地方,醫院接到了限血令“省著點用”。手術被迫推遲,患者安全受到威脅。

青島、威海、昆明等地出現不同程度血庫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啟動二級預警,即“當血液庫存不能保障3日救治用量時,就得拉響二級預警”。

各地血慌狀況

昆明血慌

昆明正在經歷著一場十年一遇的血荒,這座人口超過600萬的城市,中心血站里血液儲備量只有2萬毫升,城市正常安全的血液儲備量(應該是在40萬至50萬毫升)的二十分之一,這個存量連昆華醫院一天的血液需求都滿足不了,更何況中心血站要供給的是全市260多個醫院。

對於血液科里的60多位病人而言,這是他們最不願聽到的訊息,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充足血液供給是生存的前提條件。

南京血慌

《南京血荒已持續十個月 醫院動員患者家屬獻血》

全國範圍內的血荒也波及南京。記者昨日從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和南京的大醫院了解到,從去年年底一直到現在,南京的“血荒”已經持續十個月,在血荒嚴重的時候,什麼血型都缺。流動獻血車採血量下降,到高校也采不到血,這成了讓血液中心尷尬的現實。

每個血型都缺,尤其A型和O型

記者從南京各大醫院了解到,“血荒”從去年年底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往年血荒往往會出現在冬季和春節,特別是學生寒暑假期間,而今年幾乎每個月,醫院都喊缺血,特別是A型和O型。醫院只好視血源儲備情況,停開了很多擇期手術,內科疾病用血和貧血輸血被迫延期,以重點保障危重急症手術患者用血,也沒有少聽患者和家屬的抱怨。

今年7月底,南京市民獻血曾經出現了一個小高潮,不過沒能維持太長時間。到9月下旬,南京血庫告急,南京市醫療機構每天手術用血需要7萬毫升,但現在每天能採集到的血源只有三四萬毫升,醫院最緊要的是保證供應緊急用血病人。

因為血荒,手術都無法進行

記者了解到,其實從今年初開始,江蘇各市血液供應一直緊張。上周開始,南京一些醫院陸續接到“限血令”。據悉,目前臨床搶救用血基本上能夠得到保障,但手術用血可能要擇期,或進行等待了。

一些醫院會動員手術病人家屬互助獻血。在江蘇省人民醫院,一位將實施人工肝置換術的患者的家屬,由於需要大量血漿置換,醫院要準備6000毫升血,於是子女動員了十幾位親戚朋友前來為她獻血。

獻血的主力人群

獻血的主力人群多是農民工和在校大學生。

《獻血法》規定,國家鼓勵國家工作人員、現役軍人和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率先獻血。可根據昆明血液中心數據顯示,在校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和公司職員(以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主)占志願獻血人群的70%%以上,是志願獻血的主力軍。血液中心血液管理科主任李開紅說,軍人可以在軍醫院獻血,去街頭採血點的是少數,可以理解。然而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外來務工人員成為志願獻血的主力軍,卻叫人感動。  “由於沒有做過問卷調查,所以我們並不是太清楚大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成為志願獻血人群主力軍的原因是什麼?”昆明血液中心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介紹,她認為:“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富有愛心、充滿熱情、容易接受宣傳和動員。相比較其它人群而言,大學生由於知識文化修養比較高,因此更團結友愛,喜愛助人為樂,他們認為一個人能在健康、適齡時獻血救別人,是一種崇高的精神文明;外來務工人員是社會弱勢群體,生活壓力比較大,但他們的思想純樸,在希望獲得別人幫助的同時,也願意幫助他人。相對於那些生活穩定、無憂的人群來說,外來務工人員更容易接受志願獻血。”

血慌的深層次原因

1、“主力軍”回家血庫告急

過度依賴於大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獻血,是導致“血荒”周期性上演的主要原因。

2、三大因素影響血液供應

記者調查發現,影響血液供應的因素很多,但首要因素是需求增加,而供血渠道單一。昆明血液中心主任楊通漢分析說,昆明集中了全省的醫療優勢資源,用血量不斷增加。目前市區260多家醫療機構的血液需求量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每年獻血人數雖然也在增加,但仍供不應求。

另一個原因是,獻血人員減少影響了血液供應。雲大醫院一位醫生分析說,往年遇到學生放假時才會出現季節性“血荒”。今年秋季,本市各大高校整體搬遷至距市區20多公里的呈貢縣新校區,導致獻血人員明顯減少;同時,本市加大了城中村改造力度,以往一些住在城中村的農民工紛紛遷往郊區,也導致了獻血量的明顯減少。

此外,記者還發現,由於政策的原因,採血工作人員收入驟減,也影響了血液供應。“以前採血車堅守到很晚才離開,現在巴不得早點收工。”一位採血點工作人員透露,政策調整以前,昆明市區內的四個採血點每採集一袋血液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多采多得,獻血車工作人員每月的收入可觀,工作積極性高;政策調整以後,這些獎勵沒了,收入減少了一半以上,他們的積極性受挫。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昆明市衛生局勒令血站員工必須限期將從前的部分獎金上交市財政,最多要退六七萬元,影響了採血員工的積極性,因而也影響了血液供應。

雲南省衛生廳廳長陳覺民介紹說,全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衛生機構薪酬制度改革去年開始試點,今年10月正式推行。這一新的規定要求,衛生機構員工收入按照2008年年末收入為基礎,先發放70%,另有30%作為績效獎金予以發放。

陳覺民表示,可能在血液中心這樣的基層單位,薪酬制度改革的“細節還不是特別完善,執行還沒有完全到位”,導致員工收入減少,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果。

3、為何缺血?

首先,街頭獻血人明顯減少。工作人員介紹,往年單靠國慶長假這一個星期的量,就可以保障整個10月份的用血了,但今年不行,國慶節一共沒採到多少人,平時就更少了。“目前工作日街頭獻血一天100多人,雙休日每天150人左右。而往年的10月,工作日一天能采150多人,雙休日每天都接近300人,可以說今年獻血者少了一半左右。”

記者採訪了南京新街口大洋百貨前的一輛流動採血車,醫生透露,像新街口這樣人口比較密集的地點,平均每天前來獻血的人數就十幾個,比往年減少了兩倍多。以往周末人數會增加,然而上周六前來獻血的只有6人。

其次,大學生獻血熱情不高。據介紹,以前到高校採血,學生排隊幾小時參加無償獻血,每天採血均在200人以上,而現在去高校採血,經常只能采20多人。

此外,一些醫生反映說,獻血人群主要還是“信任危機”,特別是網路對於采供血的一些負面報導,對於年輕人還是有影響的。很多人對獻血是無償的,臨床輸血卻收費,不能理解。

無償獻血者的權利

《獻血法》規定,獻血者憑在本市獻血的《無償獻血證書》和《居民身份證》,按以下規定免費用血:  一、獻血者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內,可免費享用其獻血量三倍的血液量。  二、獻血者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後至終身,可免費享用其獻血量等量的血液量。  三、獻血量累計滿800毫升的獻血者,15年內免費享用所需血液量。  四、獻血量累計滿1000毫升以上的獻血者,終身免費享用所需的血液量。  另外,獻血者的家庭成員,憑獻血者的《無償獻血證書》和《居民身份證》,可免費享用其獻血量等量的血液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