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總是熱的

血,總是熱的這部電影是由文彥導演,是中國大陸 上映的一部對白語言為國語、片長107分鐘的劇情片。

基本信息

影片介紹

點擊查看大圖
電影名:血,總是熱的
導 演:文彥
編 劇:宗福先賀國甫
主 演:楊在葆方海青劉冬麥文燕梅熹
上 映:1983年
地 區:中國大陸
語 言:國語
顏 色:彩色
時 長:107分鐘
類 型:劇情片

故事梗概

血,總是熱的 (1983)故事梗概
1979年春,處於"大病初癒"的中國經濟體制,像一架龐大的機器,齒輪銹住了、咬死了。有識之士,紛紛探索革新之路,以求改變現狀。江南市鳳凰印染廠新任廠長羅心剛,親自到"廣交會"上調查研究。他發現,年年受表揚、得獎旗的鳳凰廠的產品,竟然門庭冷落,無人問津。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市場上暢銷的進口手工印花絲巾,原來是在"文革"中曾受到批判的本廠的設計師申華設計的圖案印製的,如今成了風靡國際市場的暢銷貨!為了開拓鳳凰廠生產的新局面,羅心剛決心從恢復手工印花絲巾著手。經過一番努力,他同愛國華僑絲綢商安凱簽訂了一項供貨契約。羅心剛滿懷希望地回到廠里,開始了生產的現狀的改革。可是沒料到,前進道路上卻是阻力重重。青年女工宋巧珍,生產上是一把好手,她與長期臥病在床的媽媽相依為命。為了積極參加手工印花的生產,同時又能照顧媽媽,她要求領導給她倒班次,卻遭到車間主任的拒絕!她逐漸陷入苦悶彷徨之中,茫然地走向教堂去尋求精神上的寄託和慰藉。優秀的花樣設計師申華,在"文革"期間被迫離廠,丟開自己的專業,靠賣冰棍謀生。羅心剛千方百計找到他,邀請他重新回廠,共同發展印花絲巾的生產。但勞動局遲遲不給指標,致使回廠工作兩個月的申華,仍然得不到合法的工作權利,工資也沒有著落。技術員李子良、優秀女工方瑛這一對中年夫婦,都是生產上的主力,但工資微薄,生活貧困,生產積極性受到了挫傷。羅心剛要進行生產管理方面的改革,招來了上級的責難與壓力,甚至原來支持過他的黨委書記都認為他捅了漏子,極力要把鳳凰廠的生產拉回到原來軌道上去。更有人施用卑鄙的手段造謠中傷,以迫使羅心剛下台。羅心剛在內外交困、幾乎被撤掉廠長職務的情況下,仍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勇敢地面對嚴酷的現實,堅定不移地加快改革的步伐!贏得了全廠職工的信任和支持,終於開創出一個新局面。
影片著力塑造了羅心剛這樣一個活躍的改革家,朝氣蓬勃地性格有深刻的理解,對他矢志改革、一往無前的精神狀態把握準確,同時又注意從每個側面和場合,刻畫人物豐富多樣的性格色彩。
該片獲文化部1983年優秀故事片獎二等獎;獲1984年第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楊在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