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虎

蠶虎

蠶虎玩具小巧而有拙趣。山東濰坊地區蠶農,利用繅絲時開水煮過的繭子,染成黃色,晾乾後用剪刀在蠶繭的一頭,剪出兩隻尖尖的小耳朵,然後把繭子翻過來,再在繭子的另一端,同樣也剪出兩隻小耳朵。這樣做的結果,是兩隻耳朵在上邊呈現虎頭狀時,蠶繭下部的另兩隻耳朵,就巧妙地變成了虎的兩隻前腿,平穩地支撐著虎的身體,這一道工序完成之後,蠶虎玩具的造型就做成了。

蠶虎

特點

蠶虎的基本造型完成以後,藝人使用黑紅兩種對比強烈的色彩,分別在蠶上下相反的兩端,描繪出虎的臉型:精眉鈴鐺眼,虎口大開,面帶兇相。當藝人最後再用紅色,在虎的額頭上重重勾勒出一個“王”字時,似乎賦予了虎的靈魂和神韻,名正言順地成為“百獸之王”。
人們把一隻小蠶虎放在手掌或一塊長木板上,因繭子內有已死去的蠶蛹,所以,一旦手掌或板傾斜時,小蠶虎便會自動向下翻起跟斗來,一個接一個。反之,若將手掌或木板向上揚是,小蠶虎又自下而上翻起跟斗,憨態可掬,滑稽有趣,很好地體現了民間玩具的幽默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