蠅泥阿地螺

基本信息

學名:
Limulatys muscarius (Gould,1859)

中文名:

蠅泥阿地螺

中文拼音:

YíngNíāDìLuó

分類等級:

形態描述

貝殼中小型,呈長卵圓—紡錘形。殼長12—17mm,殼寬10—12mm。殼質薄而稍堅固,白色。殼表被覆有青—褐色或黃綠色殼皮。螺旋部內捲入體螺層內。殼頂中央形成一個淺凹,但不形成洞穴,殼頂部呈斜截斷狀。體螺層膨脹,為貝殼之全長,最寬處在中部。殼表生長線清楚,雕刻有溝狀螺旋線。這些螺旋溝在殼的近兩端較為密集,中部的螺旋溝不明顯。殼口開口與貝殼同長,呈狹長弧形,上部狹,底部稍擴張呈半圓形。外唇薄、簡單,上部圓彎曲自殼頂中央升起,並有角狀褶,稍凸出殼頂部,殼頂部呈斜截斷狀。中部稍彎曲,底部圓形。內唇石灰質層狹而薄,平滑。軸唇稍直,基部有一個反褶緣稍擴張覆蓋部分臍區。臍呈狹縫狀。殼口內面白色。

生物性態

暖水性種類。生活在潮間帶—潮下帶淺水區細砂質底。

地理分布

見於我國近海,海南省西沙群島。不常見。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紅海,馬達加斯加,新加坡,菲律賓,托里斯海峽,日本(奄美),澳大利亞均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