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毛果屬

螫毛果屬

草本灌木或喬木,具螫毛.葉互生,全緣或緣具齒,葉脈羽狀或明顯的三出脈,托葉分離或稍結合,早落.花雌雄同株或異株,集為腋生或頂生的圓錐花序,苞小或缺.雄花被片與雄蕊均4~5;雌花被片4或4裂,同形或異形,外側二片小,有時缺.子房初直立,後斜生,柱頭線形,伸長.瘦果扁平斜上。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種中文名:西藏沙棘
種拉丁名:HippophaethibetanaSchlechtend.
科中文名:胡頹子科
科拉丁名:Elaeagnaceae
屬中文名:沙棘屬
屬拉丁名:Hippophae
國內分布:甘肅青海四川西藏

形態特徵

螫毛果螫毛果

藤本或攀援灌木,稀為小喬木。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或近互生,全緣。花序腋生或頂生,單一或成簇,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苞片微小,鱗片伏或披針狀。花兩性;萼片5,在芽中成覆瓦狀或鑷合狀,基部稍合生;花瓣5,基部合生,先端凹缺並內彎;雄蕊10,離生或基部稍合生,完全發育,與萼片對生的較與花冠對生的長;心皮,離生,子房被短柔毛,花柱較長,柱頭頭狀;胚珠2,並生,直立。蓇葖果1-5,無柄,梨狀,具喙,沿腹縫線開裂,外面密被絨毛,內面被緊貼硬毛,果皮較厚,新鮮時肉質,花萼宿存,但不擴大。種子1,扁平成豆狀,黑色或深棕色,基部被假種皮包裹,有胚乳。


本屬模式種

小角螫毛果CnestiscorniculataLam.

種類

本屬約有40種,分布於非洲熱帶和馬達加斯加以及亞洲東南部。我國產1種,僅見於廣東海南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