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圓舞曲)

《蝙蝠》序曲的序奏部分採用三部曲式,A大調,活潑的快板,2/2拍子。 序曲的第一部分為小快板,2/4拍子,A大調轉D大調。 序曲的第三部分轉為行板,G大調,3/4拍子。

作者約翰·施特勞斯一生中寫過不少輕歌劇,其中以這一部最為有名,不僅如此,這部輕歌劇還是施特勞斯所有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性。按照西方慣例,“輕歌劇”歷來屬於通俗音樂範疇,一般不允許在大歌劇院上演,但《蝙蝠》卻以其不凡的藝術造詣打破了這一陳規,不但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大歌劇院,而且一百多年來,一直是許多國家第一流歌劇院的保留節目。
《蝙蝠》的劇情十分簡單,同其他輕歌劇一樣,是一出典型的“鬧劇”:法院公證人法爾克為報復埃森斯坦伯爵,與埃森斯坦伯爵的夫人羅莎琳達串通一氣,在一個假面舞會上將埃森斯坦伯爵大大戲弄了一 番。 這一輕歌劇現在已較少上演了,但該劇的序曲卻成為極其流行的通俗名曲,是音樂會上經常被演奏的曲目。
《蝙蝠》序曲的序奏部分採用三部曲式,A大調,活潑的快板,2/2拍子。在整個樂隊輕柔的伴奏下,雙簧管奏出充滿生機的主題(片段1 ),一開始就流露出明顯的喜劇色彩。這一鏇律選自第三幕中埃森斯坦的詠嘆調主題。
序曲的第一部分為小快板,2/4拍子,A大調轉D大調。華麗、流暢的主題成功地揭示出全劇的喜劇內容(片段2 )。
序曲的第二部分是整個序曲的中心,具有施特勞斯所拿手的“維也納圓舞曲”風格,集中體現了施特勞斯音樂的特色。圓舞曲節奏,G大調,3/4拍。歡快而有力的圓舞曲主題(片段3 )選自歌劇第二幕終場前舞蹈場面的配樂。
序曲的第三部分轉為行板,G大調,3/4拍子。這一部分選自歌劇第一幕中的三重唱《只剩下我留在家裡》,曲調略帶哀婉動人的色彩,輕盈而舒緩(片段4 )。
序曲的最後一個部分是波爾卡舞曲的形式(片段5 )。經過前面幾個主題的反覆,全曲在一片熱烈歡騰的氣氛中結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