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歌劇

大歌劇是19世紀上半葉流行於法國的一種嚴肅歌劇,相對於當時的喜歌劇。它通常是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劇,反映歷史性內容,追求奢華的舞台效果,在劇中穿插華麗的芭蕾舞場面,不用乾念宣敘調,採用大合唱和大樂隊等宏大場面。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邁耶貝爾的《新教徒》、《非洲女郎》。  

大歌劇

內容

有3種含義:①在一般情況下,指場面浩大,內容比較嚴肅,多為歷史悲劇或史詩性內容的歌劇。劇中不用說白,朗誦調全部用樂隊伴奏,重視合唱的運用,並常插入芭蕾。②泛指各種形式的正歌劇。③專指法國
大歌劇。
法國大歌劇原指巴黎歌劇院上演的大型豪華正歌劇,後來專指19世紀以來有對白的法國大型歌劇。其特徵是:題材嚴肅,規模宏大,布景華麗,插入芭蕾,常分為5幕。其傳統源於J.-B.呂利、J.-P.拉莫和格魯克。G.邁耶貝爾所寫的《先知》即是一例。羅西尼的《威廉·退爾》、華格納的《黎恩濟》、G.威爾迪的《阿依達》等都可歸入此類。

配圖

所屬分類

音樂體裁
歌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