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摩拉

蛾摩拉

蛾摩拉常出現於聖經中,象徵神對罪惡的忿怒和刑罰;還有同名書籍《蛾摩拉》,作者(意)薩維亞諾,賴盈滿譯。在幫派分子眼中,薩維亞諾出版《蛾摩拉》罪無可恕,因為他深入黑幫世界,在書中指名道姓,詳述黑道組織架構與運作方式,細細描繪一個在他看來幾乎臣服於罪犯的城市。新聞記者羅貝托·薩維亞諾出生在那不勒斯,十三歲就目睹克莫拉殺人,他靠著一台可接受警方頻道的收音機和一輛機車,在幫派內斗期間穿梭殺戮戰場,留下翔實、血腥的現場記錄。

聖經記載

聖經創世紀十八章

18:16

三人就從那裡起行、向所多瑪觀看、 亞伯拉罕 也與他們同行、要送他們一程。

18:17

耶和華說、我所要作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

18:18

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

18:19

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 亞伯拉罕 的話都成就了。

18:20

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

18:21

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么.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18:22

二人轉身離開那裡、向所多瑪去、但 亞伯拉罕 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

18:23

亞伯拉罕近前來說、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么。

18:24

假若那城裡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那地方么。不為城裡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么。

18:25

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么。

18:26

耶和華說、我若在所多瑪城裡見有五十個義人、我就為他們的緣故、饒恕那地方的眾人。

18:27

亞伯拉罕 說、我雖然是灰塵、還敢對主說話.

18:28

假若這五十個義人短了五個、你就因為短了五個毀滅全城么.他說、我在那裡若見有四十五個、也不毀滅那城。

18:29

亞伯拉罕又對他說、假若在那裡見有四十個怎么樣呢.他說、為這四十個的緣故、我也不作這事。

18:30

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容我說.假若在那裡見有三十個怎么樣呢.他說、我在那裡若見有三十個、我也不作這事。

18:31

亞伯拉罕說、我還敢對主說話、假若在那裡見有二十個怎么樣呢.他說、為這二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18:32

亞伯拉罕 說、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裡見有十個呢.他說、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18:33

耶和華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走了.亞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聖經創世紀十九章

19:1

那兩個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瑪.羅得正坐在所多瑪城門口.看見他們、就起來迎接、臉伏於地下拜、

19:2

說、我主阿、請你們到僕人家裡洗洗腳、住一夜、清早起來再走.他們說、不、我們要在街上過夜。

19:3

羅得切切的請他們、他們這才進去到他屋裡.羅得為他們預備筵席、烤無酵餅、他們就吃了。

19:4

他們還沒有躺下、所多瑪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都來圍住那房子.

19:5

呼叫羅得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哪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

19:6

羅得出來、把門關上、到眾人那裡、

19:7

說、眾弟兄請你們不要作這惡事。

19:8

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愿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們作甚么。

19:9

眾人說、退去吧.又說、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

19:10

只是那二人伸出手來、將羅得拉進屋去、把門關上.

19:11

並且使門外的人、無論老少、眼都昏迷.他們摸來摸去、總尋不著房門。

19:12

二人對羅得說、你這裡還有甚么人么.無論是女婿、是兒女、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

19:13

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

19:14

羅得就出去、告訴娶了他女兒的女婿們、〔娶了或作將要娶〕說、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因為耶和華要毀滅這城.他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

19:15

天明了、天使催逼羅得說、起來、帶著你的妻子、和你在這裡的兩個女兒出去、免得你因這城裡的罪惡、同被剿滅。

19:16

但羅得遲延不走.二人因為耶和華憐恤羅得、就拉著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他兩個女兒的手、把他們領出來、安置在城外。

19:17

領他們出來以後、就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滅。

19:18

羅得對他們說、我主阿、不要如此.

19:19

你僕人已經在你眼前蒙恩、你又向我顯出莫大的慈愛、救我的性命、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這災禍臨到我、我便死了。

19:20

看哪、這座城又小又近、容易逃到、這不是一個小的么.求你容我逃到那裡、我的性命就得存活。

19:21

天使對他說、這事我也應允你、我不傾覆你所說的這城、

19:22

你要速速的逃到那城、因為你還沒有到那裡我不能作甚么。因此那城名叫瑣珥。〔瑣珥就是小的意思〕

19:23

羅得到了瑣珥、日頭已經出來了。

19:24

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

19:25

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

19:26

羅得的妻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

19:27

亞伯拉罕 清早起來、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面前的地方、

19:28

向所多瑪、和蛾摩拉、與平原的全地觀看.不料、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

19:29

當 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他記念亞伯拉罕、正在傾覆羅得所住之城的時候、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

19:30

羅得因為怕住在瑣珥、就同他兩個女兒從瑣珥上去住在山裡.他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洞裡。

同名小說

內容簡介

讀薩維亞諾的書,你必須時不時地放下書本,提醒自己書中描述的不是被戰火撕裂的非洲,而是歐盟成員中富裕的西歐大城市,一個低成本野心家的最佳去處,一個內部事務與所有人越來越緊密,越來越危險地連結的國家,薩維亞諾這么認為。

義大利那不勒斯的克莫拉是歐洲目前勢力最大的黑幫組織,其規模是西西里黑手黨的五倍,比西班牙埃塔組織和愛爾蘭共和軍加起來還多,但罪行卻鮮為人知。克莫拉強大的資本運作幾乎觸及全球經濟,遍及機械製造、高級時裝、禁藥與有毒廢棄物處理等產業,全面滲透那不勒斯、全義大利乃至全世界的社會經濟脈絡。書中披露“Made in Italy”的高級時裝品牌都是由克莫拉掌控的血汗工廠所生產。

新聞記者羅貝托·薩維亞諾出生在那不勒斯,十三歲就目睹克莫拉殺人,他靠著一台可接受警方頻道的收音機和一輛機車,在幫派內斗期間穿梭殺戮戰場,留下翔實、血腥的現場記錄。他秘密蒐集該組織的犯罪手法,融合小說與非小說,寫成這部大膽而重要的紀實類文學作品,難以歸類的筆法使他成為備受矚目的義大利文壇新星。

薩維亞諾筆下的那不勒斯是一座臣服於罪惡的悲情城市,他以文字作戰,指名道姓,言人所不能言,如鉛垂般重擊克莫拉的心臟。書名取《聖經 · 創世紀》中的“蛾摩拉墮於暗冥,復活與欲望之國”之意,然而深愛家鄉的薩維亞諾毋寧說更像挑戰巨人歌利亞的少年大衛,也成為人們傳頌的英雄人物。

作者簡介

潘欣祥,醫師,畢業於中國台灣“國防”醫學院。中國台灣海軍醫院婦產科醫師。台大婦產科研究員。中國台灣基隆欣欣婦幼醫院院長。美國東方醫學博士。美國營養學博士。美國與加州中醫針灸合格醫師。美國中西醫結合醫學會創始會員。上海市國賓醫療中心東方醫師。霖源生物科技波動能量醫學培訓中心負責人。中國台灣波動能量憂鬱症治療中心首席顧問。 馬芳傑,醫師,畢業於中國台灣大學醫學院。中國台灣長庚醫院小兒科醫師。美國東方醫學博士。美國營養學博士。美國與煙州中醫針灸合格醫師。美國內華達州同類醫學醫師。英國皇家同類醫學院院士。上海市國賓醫療中心東方醫師。

第一部

港口

安吉麗娜·茱莉

社團

斯堪狄格里亞諾戰爭

女人

第二部

卡拉什尼科夫

水泥

堂佩皮諾·狄安納

好萊塢

亞伯丁,蒙德拉貢

烈火之地

試讀章節

第一部

港口

起重機把貨櫃搖搖晃晃地吊上貨船,鉤住貨櫃的吊具根本就不聽使喚,看起來好像在空中飄浮一樣。忽然間,本來就沒關好的櫃門彈開了,掉下來一堆人體。他們看起來很像人體模型,但一撞地就頭部開花,腦漿又不像假的。真的是人。男男女女,甚至還有一些小孩,不停地從貨櫃里掉出來,但全死了,動也不動地一個疊一個,像沙丁魚一樣擠在一起。這些從來沒有留下死亡紀錄的人,身份證件從一個人那裡被換到另一個人那裡,似乎長命百歲。如今,這裡就是他們的葬身之地。說什麼屍體被餐館拿去煮掉、被丟在工廠旁草草掩埋,或被扔進維蘇威火山口,根本是無稽之談。其實,他們都在這兒。

成堆的屍體從貨櫃撒出來,脖子上繫著字跡潦草的名牌。他們全都留了錢,好讓自己被送回到老家安葬——預扣了一部分薪水,以保證死後運回家鄉時能在貨櫃里占個位置、在家鄉的土地上有個墓穴。

起重機手一邊跟我描述這些,一邊雙手捂著臉,只用指縫看我,好像用雙手當面具他才有勇氣開口。他眼睜睜地看著屍體落下,卻沒有按警鈴,沒有必要。他把貨櫃放低,有幾十個不知打哪裡冒出來的人,將一個個死人塞回貨櫃,塞不回去的就用水龍頭沖走。就是這樣。但這位起重機手還是覺得難以置信,希望自己只是因工作時間過長而頭昏眼花。他併攏手指,蒙住雙眼,不住地喃喃抱怨,但我已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了……

能夠為惡,才有能力行善。

拯救一個該死的人,代表你想分擔他的命運。在這裡,光憑意願改變不了任何事。一個決定不能為你擺脫麻煩,表明立場或作抉擇,也不會讓人覺得自己正在用最可行的辦法做事。你怎么做都不對,這才是真正的孤獨。

(卡拉什尼科夫)這位老將軍無心插柳,意外地成為全球黑幫的偶像,這應該是原因之一:他不是軍火販子,和武器交易無關,沒有政治影響力,也缺乏領袖魅力,但他卻形象地展現了每一位市場中人的生存法則——儘可能地爭取勝利,其他一切都無所謂。

諾貝爾的炸藥:混合硝化甘油與矽藻土做成的東西

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發明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將失敗歸罪於缺乏武器,卡拉什尼科夫“拉平”了戰場,讓人人擁有武器,人人可以大開殺戒,戰爭再也不是軍隊的專利。斯堪狄格里亞諾黑幫對地方影響深遠,徹底開放了古柯鹼市場,讓人人都能運毒、吸毒或販毒,市場不再專屬於黑幫與階層組織。AK-47對全球的貢獻也是如此,它讓人人成為士兵。

生意人。一個由殘暴商人與殺手經理組成的幫派,由建築商與地主建立的黑道。每個黑幫都有自己的武裝組織,基於共同的經濟利益而結盟。

作家比安齊亞迪1962年出版的小說《苦日子》中,主角炸毀米蘭的皮瑞里大樓,為1954年5月“克莫拉井”爆炸喪生的48名波拉礦工復仇。之所以叫“克莫拉井”,是因為工作環境惡劣。我也想像書里的主角一樣,但是我選擇用文字的利刀剖開這一切。我知道,而且我能證明。我知道地下經濟如何成形,又在哪裡染上味道,沾上成功與勝利的氣息。我看見,我聽說,我注視,我訴說,這是我作證的方式。真相是偏頗的,畢竟,真相要是能被簡化成客觀的公式,那就不是真相,而是化學了。

我知道是什麼寫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憲法,是什麼創造了公司的財富。

我知道每根樑柱里有多少血汗。

我知道,而且我能證明。

我不留活口。

所謂的勇氣正是源自這樣的孤獨。

你必須動用一切資源,找出供養你靈魂的動力,讓自己堅持下去。

我出生在克莫拉的地盤,這裡有歐洲最高的兇殺率,殘暴和生意不可分割,不能產生權力的東西一文不值,所經歷的每件事都像生命的最後一戰。這裡似乎不可能有片刻和平,無休止地爭鬥,任何姿態都是投降,任何必然都軟弱,所有東西都必須拚命搶奪。生活在克拉莫的地盤,反抗幫派不是階級鬥爭,也不是爭取應有的權利或重拾公民的義務;不是爭取榮譽,也不是捍衛名聲,而是更基本、更野蠻世俗的事情。生活在克莫拉的地盤,了解幫派的成功機制、他們的榨取手法與投資方式,就等於了解當今世界的運作法則,適用於任何地方,而不僅是在這裡。對抗幫派變成了生存戰爭,仿佛存在本身,是你吃的食物、親吻的嘴唇、聽的音樂、讀的書本……只是一種生存的方式,而不是生命的意義。“知道”或“了解”再也不是道德參與的象徵,而是一種必須。只要你自認為值得繼續呼吸,就必須去了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