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紋捕鳥蜘蛛

虎紋捕鳥蜘蛛

虎紋捕鳥蜘蛛,節肢動物門,蛛形綱,捕鳥蛛科,主要分布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山區和半山區,是一種大型穴居、不耐寒的劇毒稀有動物,擁有藥用價值。

基本信息

虎紋捕鳥蛛主要分布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山區和半山區,是一種大型穴居、不耐寒的劇毒稀有動物。在動物分類學上,它隸屬於節肢動物門、有螯亞門蛛形綱蜘蛛目原蛛亞目捕鳥蛛科(Theraphosidae)。梁宋平等(1995)對其蛛毒分子結構和生理功能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含有多種酶類及數十種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活性成分。這一研究揭示了該蛛毒是研製新型藥物包括抗癌藥物的新藥源。

虎紋捕鳥蜘蛛虎紋捕鳥蜘蛛
近年來,國內外對蜘蛛毒素的研究非常活躍,尤其對個體大、單蛛產毒量高(1ml/次)的虎紋捕鳥蛛毒素研究更具魅力,但由於蛛源匱乏,極大地影響了其研究進程,而開展引種馴化的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究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且是蛛毒出口賺取外匯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我室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自1994年以來,對其生物學、生態學及其人工飼養與繁殖技術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本文就該蛛的飼養與繁殖技術作簡要介紹。
1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1.1 雌成蛛的形態特徵雌成蛛體長50.00mm,腹部26.00mm×15.00mm,8眼集於一丘,前眼列前曲,後眼列近直線排列,前側眼>後側眼>前中眼>後中眼。前中眼間距與前中眼直徑之比7∶8,後中眼間距與後中眼直徑之比25∶8。整個身體被濃密的黑褐色絨毛或長毛,頭胸部黑褐色,頸溝和放射溝明顯,中窩橫向,螯肢內齒堤具18齒和許多小齒,外齒堤無齒,觸肢基節前側和螯基外側生有許多等長的羽狀毛,胸板長大於寬,可見胸斑一對,觸肢基節和下唇上生有顆粒狀突起,跗節3爪,上爪下有2櫛齒,下爪無齒,觸肢和步足附節背面有許多顆粒狀毛,各步足跗節和後跗節有毛叢,足式為1,4,2,3。腹部背面灰黑褐色,有5條黃色矢狀紋,兩側顏色稍淡,前紡器一節,間距小於其直徑,後紡器梢節較長。

虎紋捕鳥蜘蛛

墨西哥血腳捕鳥蛛


1.2 雄成蛛的形態特徵雄蛛體長44.00mm。頭胸部22.00×19.00mm;腹部22.00×14.00mm。背甲黑褐色,頭區及胸區周緣密布黃褐色長毛。8眼位於一扁橢圓形丘上,眼的排列及各眼大小比例與雌蛛相同。中窩弧形凹陷、前曲,中窩至頭區前緣微傾斜,胸甲赤黑褐色、棗形,長大於寬,四周布滿絨毛,胸斑一對。螯肢內外側扁,外側微隆起,內面凹扁,腹側緣有金褐色粗剛毛組成濃厚的毛叢,外齒堤無齒,內齒堤16枚,其中近螯爪的一端4齒較大,外側被短毛,其間有短棘3叢,為發聲器的另一組成部分,此棘與螯肢外側小棘相對磨擦成聲,共同組成發聲器。步足黑褐色,粗壯而長,多毛。後跗節的大半部分和跗節的整個腹面有天鵝絨似的毛叢。爪稍彎曲,爪下有爪墊。腹部黑褐色,長卵圓形,被濃密金褐色毛,其黑色斑紋與雌蛛同,呈虎紋。前紡器小,呈小錐狀,後紡器大,鞭狀,由腹側繞腹部末端彎向背側。觸肢跗節密布金褐色剛毛和絨毛。從外側看,跗節遠端隆起,被濃毛。但從內側看,此端中央凹陷,形成一環狀圓圈,上生濃密的毛。生殖球赤色(生活時更加鮮紅),圓球形,插入器粗而稍扁,沿中軸方向縱凹,呈長匙狀。
1.3 生活習性虎紋捕鳥蛛是變溫動物,且具負趨光性,在長沙地區5月—8月為虎紋捕鳥蛛進行繁殖和卵的胚胎髮育時期,5月中旬—7月期間為虎紋捕鳥蛛求偶和交配的最佳時期。在常溫下活動節律的主導因子是溫度,當溫度在22—25℃之間(±2℃)時其活動最為頻繁,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其活動,當溫度低於15℃或高於35℃時很少有虎紋捕鳥蛛出洞活動(20—30℃為適宜溫度)。我們用50頭蜘蛛經觀察統計,結果表明虎紋捕鳥蛛在5—8月這段生長旺盛及繁殖期一天有四個明顯的活動高峰期,分別在下午19∶00—20∶00之間,夜晚22∶00—0∶00,2∶00—4∶00,及上午6∶00—7∶00之間,而從上午8∶00—下午19∶00之間則很少有活動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