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字碑刻

“虎”字碑刻位於白雲山南部山腰的能仁寺遺址山門處。這裡一塊巨大的岩石壁面上,有一個結構非常奇特的石刻“虎”字,相傳出自近代民族英雄、黑旗軍主帥劉永福之手。這個字寬約1米,長近2米,字型為草書與象形字相結合,一氣呵成,筆法剛健有力。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劉永福所率領的“福”字黑旗軍曾駐紮在沙河燕塘,沙河的劉氏祠堂是他的常駐地點。1911年辛亥革命後,廣州光復,年逾古稀的劉永福還應當時的廣東都督胡漢民之邀出任廣東民團總長,統領城中近10萬民軍。沙河附近舊有永福村,今廣州動物園斜對面有永福路,都是為紀念這位近代民族英雄而命名的。
劉永福於廣州逗留期間,經常登臨白雲山,能仁寺處的“虎”字大概就是這時書寫的。劉永福題“虎”字,大概因寺中有“跑虎泉”,且自己被譽為“黑虎將軍”。劉永福寫的“虎”字遍及汕頭、惠州等地。這些“虎”字的寫法十分奇特:兩個又圓又大的“虎眼”現於虎頭。劉永福自己曾註解道:“昂頭天外,寓目寰中”。這種既形象又誇張的手法,使他筆下的“虎”字顯得虎虎有生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