虉草

虉草

虉草屬於禾本科虉草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莖稈通常單生或少數叢生,下部者長於而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薄膜質。

基本信息

虉草

種中文名:虉草

虉草點擊查看大圖

種拉丁名:Phalaris arundinacea Linn.
種 別 名:草蘆、園草蘆
科中文名:禾本科
屬中文名:虉草屬
地理分布: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地區均有分布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莖稈通常單生或少數叢生,高60-140Cm,有6—8節。葉鞘無毛,下部者長於而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薄膜質,長2—3mm,葉片扁平,幼嫩時檄粗糙,長6—30Cm,寬1—1.8Cm。圓錐花序緊密狹長成穗狀,長8一15Cm,呈紫色至淡綠色,密生小穗,小穗由1枚兩什小花及附於其下的2枚退化為外稃的所組成,長4—5mm,穎具狹翼,孕花外稃寬披針形,內稃舟形,背具1脊。種子淡灰至黑色,長約3mm (圖22)。

生態特徵

草栽培馴化容易成功,是我國南方和北方天然草地補播和在環境條件惡劣地區建立人工草地的優良牧草之一。草在我國溫帶地區返青早,一般於3月中,下旬返青,7月中下旬種子成熟,生育期約113-124天;而在南方的亞熱帶地區,一般播種當年不能開花結實,只有在第二年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如果春播,其生育期可達437天,如秋播:其生育期可達285天。草冬季莖葉不枯萎,青草期長,利用期也長(表22-1)。草為長根莖性禾草,根狀莖發達,富含養分,芽點又多,在 刈割情況下能促進芽點萌發和出土,因此,其再生性是很強的,一 般每年刈割3-4次,並不影響其生長發育。該草春季生長迅速,刈割宜在抽穗之前,花後莖葉老化,草質降低。草可用種子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或切割根狀莖進行無性繁殖。 尤以無性繁殖能力強,因其根系強大,根狀莖橫向延伸,其節上能 長出新的植株。據報導,播種和栽種當年可繁生49-56株,第二年 延伸至98cm,繁生為1079.6株。草不足之處是結籽率低,用種子繁殖生長緩慢,苗期管理費工。草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在土壤pH值4.9一8.4的範圍內都能良好地生長。也適應富含有機質的淤泥肥土,受水淹過的潮濕土壤它能生長繁茂。它既耐澇,又能抗旱,還能耐寒。據報導,1985年在內蒙古哲里木盟查金台牧場試驗地積水浸泡60天,仍能正 常生長,但影響結實率。在溫室中,從1985年11月24日灌一次透水後,到1986年2月17日抽穗再未灌水,池土乾裂3cm左右,室內相 對濕度為70-80%,夜間伴以l℃和短時間0℃的低溫,但生長仍很旺盛,株叢高度達100Cm左右,只是結實率不高。在查金台牧場試 驗地極端最低溫為零下30.9℃的情況下,能安全越冬。6月份以後 溫室中極端最高溫常達40℃以上亦能正常生長。草抗逆性強與其發達的根系有關,除了根狀莖橫向伸長外,每0.5—1cm便有一根狀莖節,每節都能長出2—4條鬚根,多達6 條,長約20一26cm,分布於3—30cm的土層中。根狀莖節部的不定根,部分埋於土中,部分露出地面,這樣大量的根狀莖和不定根 便組成了一個吸收水分養分和透氣的根層,所以遇旱澇均能正常生長。

飼用價值

 草的草質鮮嫩,葉量大,每株一般有8—12片葉。葉面積大,拔節期單株總葉面積為94.85—140.943cm2,抽穗期單 株總葉面積為123.38—165.212cm2。植株中部葉最寬可達1.9cm,長35.3cm。葫草營養價值高(見表18—2),適口性好,馬、牛、羊 等家畜喜歡吃。從表18—2可以看出,葫草在營養期,其營養成分 含量最高,蛋白質含量可達18.9—27.65%,脂肪多達4—6.38%, 而纖維素含量僅18.02%,但在抽穗開花以後,其營養成分急劇下 降,而纖維素含量顯著上升。因此,利用應在抽穗前為好,其營養 成分見表22—2。草可青刈飼喂,也可割制乾草和青貯,還可以放牧利用。也可和苜蓿、紅三葉等豆科牧草組成混播草地。草生長速度快,產草量高,年可刈割2—3次。據報導,在內蒙古,草播種或栽種當年生長較慢,第二年生長速度加快,產量達到高峰,可畝產鮮草2867.15kg,折合乾草711.75kg,第三年 略減,可畝產鮮草2763.9kg,折合乾草690.95kg,以後每年仍保 持這一水平。在我國南方,草播種當年生長較快,並可獲得一定產量,而 以第三四年產量最高,每年可刈收乾草400—550kg,往後年份也 能維持如此產量。葫草除作飼用植物外,其莖稈可編織用具或造紙,也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栽培要點

草適應性強,對土壤選擇不嚴格。在建立人工草 地時,要求清除雜草,施足基肥,翻耕後,耙平即可。葫草春秋兩季均可播種。我國南方播種在3月中下旬以前,北 方可推遲到4月中旬以前,南方秋播宜於10月中旬之前。葫草可用種子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或切割根狀莖進行無性繁殖。用種子直播,可開溝條播,播深為3cm,行距30cm,播後覆 土1cm。每畝播種量為1—1.5kg。根狀莖繁殪更易成活,且便於 管理,切一小段根狀莖以50cm的株、行距(行間各穴錯開),栽後 需灌透水即可成活。葫草繁殖能力強,種植第二年可形成強大的株叢,第三年即覆蓋 地面,使其他雜草難以侵入。一般無有病蟲害,因此,田間管理簡單、 省工。但每次刈割後,要及時迫施速效氮肥並灌水,以促進莖葉再生。總之,研究和開發利用草資源,對於飼草生產和遺傳育種工 作都將具有深遠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