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崗橙

蘿崗橙

(1)蘿崗暗柳甜橙的成名。 (2)蘿崗暗柳甜橙的興旺時期。 蘿崗種植甜橙,至少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

蘿崗暗柳甜橙
蘿崗特產蘿崗甜橙:蘿崗甜橙是蘿崗區的“廣州市名優產品”,其示範場為“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推廣種植蘿崗甜橙是蘿崗區的重點項目,一直以來得到省、市、區領導的高度重視、多番視察並得到政府在資金及技術上的大力支持.蘿崗特產甜橙,芸香科,柑橘屬,原產我國華南.蘿崗甜橙以暗柳橙著名,是全國十大良種之一.蘿崗甜橙以其歷史久遠,豐產穩產,外形美觀,色澤鮮艷,果味芳香,糖分高,味道清甜,即所謂形、色、香、味兼備而遠近知名,是重要的出口果品之一。

一.蘿崗暗柳甜橙的特點。

盛產於州市郊蘿崗。樹狀半圓形,生勢強,枝梢較細。花期2-3月,11月下旬-12月上旬果熟。果實長圓形,單果重110-150克,果型企身,縱橫徑比例1.2左右,果皮橙黃或橙紅色,油胞較少,果皮中厚,果面柳紋不明顯,不易剝離。果心大,汁多,清甜,有桂花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2-16%。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維生素C35.07毫克,含酸量≤0.8%,可食率≥168%,種子10粒左右,發育完全。

二.蘿崗暗柳甜橙的興衰史。

(1)蘿崗暗柳甜橙的成名。

據載,廣州早在漢代已有柑橘栽培,但甜橙栽培始於何時,還有待考證.根據有關資料推斷,蘿崗甜橙至少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17世紀時已頗具規模.建國後,蘿崗甜橙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春節前後,街頭的水果店或者挑擔的小販,都可以看到堆著或挑著一籮籮黃澄澄、金燦燦的甜橙在叫賣,這就是蘿崗甜橙。雖然個頭不大,但皮薄肉厚,清香蜜甜且無渣,放在嘴裡細嚼幾下,就不知不覺地隨汁“溜”進肚裡。由於該橙底部有呈“回”字形暗圈(當地人叫作柳),故便稱“柳橙”。 被評為廣州名優農產品的“蘿崗甜橙”成名於70年代,當時廣州還沒有什麼進口水果,如要探親訪友或要辦事,上門“燒香”,帶上幾斤蘿崗甜橙,也算是一種得體的時尚,完全可以媲美現今流行的“金山橙”。

(2)蘿崗暗柳甜橙的興旺時期。

蘿崗種植甜橙,至少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十七世紀時頗具規模,屈大均在《廣東新語》里這樣描述:“自小坑、火村至蘿崗三、四十里,多以花果為業……每田一畝,種柑橘四、五十株……”。 蘿崗鎮出產的甜橙,全盛時期,共有一萬七千多畝橙田,所出產的甜橙每年逾兩萬噸,果農稱:「陣時橙質量好,不止暢銷全國,更以港澳為主要市場,橙真系可以同美國金山橙爭市場!。
二十世紀60年代中期,蘿崗被列為甜橙出口基地之一,蘿崗橙在這個時期蓬勃發展。當時不僅大量收購甜橙,也會收購橙花制酒。
那時一大片地方全是橙樹。大概每年3月份,花開時節,白色的花朵掛滿枝頭,滿城瀰漫著橙花清新的香氣。大概前這裡已開始種橙,但當時規模並不大。當時,種橙的收入比種糧要多得多,所以,各個生產隊都爭著種橙。1973年前後,蘿崗橙種植面積達400多萬平方米,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鼎盛時期,種植面積上升到1200多萬平方米,最高年產量達3萬噸。蘿崗橙為蘿崗帶來大量的經濟收益,蘿崗也因此成為廣州柑橙的主要集散地。蘿崗家家戶戶住起了洋樓。

(3)蘿崗暗柳甜橙的衰落。

“蘿崗暗柳甜橙”是廣州市在20世紀70年代形成的優質水果品牌,果質甜而不酸,貯存期長,非常適合廣東人的口味,曾遠銷港澳。廣州市白雲區蘿崗鎮政府農林水辦公室主任鍾溢權介紹,90年代中後期,由於受到被稱為柑桔癌症的黃龍病的侵害,造成萬畝柑橙樹嚴重衰弱、枯死;加上受市場制約,品質下降,柑橙價低賤賣,大大挫傷了果農的生產積極性,致使果農放鬆對柑橙的管理工作,從而加速柑橙樹的衰退和死亡,導致蘿崗鎮的柑橙產量大跌,由鼎盛時期的667公頃銳減到現在的267公頃,且能正常生產的果園不足20%。大多數果農被迫轉耕其它並不擅長的作物,收入大大減少。到二十世紀末,橙園大多數是病殘果園,甜橙產量已經很少,到了2000年,蘿崗橙基本上在市場上已難尋蹤跡。蘿崗暗柳橙滅絕的原因,一是長期忽視選種,品種退化,果實品質變劣;二是忽略病蟲監控,使危險性的柑桔黃龍病泛濫,毀滅果園;三是沿用小農經濟的生產體制和落後的耕作方式,缺乏產業化管理和標準化栽培技術,致蘿崗橙產量、品質低,效益差。四是農民信心大減,紛紛改種其他農業產品。

三.政府大力投入。

蘿崗甜橙是蘿崗區的“廣州市名優產品”,其示範場為“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避免蘿崗甜橙從蘿崗鎮消失,廣大市民將吃不到味道清甜、有桂花香氣的蘿崗甜橙,所以推廣種植蘿崗甜橙是蘿崗區的重點項目,一直以來得到省、市、區領導的高度重視、多番視察並得到政府在資金及技術上的大力支持。廣州市有關部門近期全力投入“挽救本地水果名牌‘蘿崗甜橙’”項目的初期建設,總投入為630萬元,其中廣州市農業局撥款財政支農資金100萬元。
要恢復名牌蘿崗橙昔日生產的輝煌,就必須針對以上存在問題。從2000年開始,在上級政府領導的重視下,恢復蘿崗橙品牌戰略已經啟動。2002年該項目終於得到了市的肯定和支持。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項目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同時也有一些方面仍需改進,具體工作如下:
(一)崗橙優良品種,建立無病毒苗繁育示範種植基地
1蘿崗橙優良品種(株系)

由於以前選種工作滯後及栽培管理粗放等原因,目前我市的蘿崗橙存在果小、核多、渣多、皮薄、風味差等缺點,已嚴重阻礙蘿崗橙的可持續發展。為此,要進行大規模選種,選育果大、皮厚、種子較少、肉脆化渣、風味濃有桂花香等具蘿崗橙固有特性的單株,並經過提純復壯而得到新品種(系)。從2000年通過廣泛調查、觀察,採用廣東省農科院果樹所的最新科研成果,選出豐產、穩產、優質的營養變株或芽變株,經過初選進行品試和區試,再經植物學特性和經濟性狀的鑑定,進行複選、決選,最後選出的品種(株系)即可大面積套用於生產。現已複選出7個蘿崗橙優良株系用於繁殖,到2003年3月約有1200株蘿崗甜橙母本苗種植在蘿崗鎮甜橙種植示範場的網室中。
2.建立無病毒苗繁育示範種植基地

造成目前蘿崗橙生產大滑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柑桔黃龍病的嚴重為害。黃龍病是蘿崗橙(包括其他柑桔)的一種毀滅性病毒病,只能防、難以治。防治黃龍病最基礎、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和種植無病毒苗,建立蘿崗橙無病毒繁殖體系;同時進行示範種植。
本項目今年已在長平村無病毒苗繁育示範種植基地建了全封閉網紗棚架13個、面積4158平方米,並已種植無病檸檬、江西紅桔砧木4萬株,嫁接蘿崗甜橙苗38000株,播下砧木苗種子10萬棵,完成34畝示範種植土地的平整曬田、種苗種植工作(其中蘿崗甜橙1300株、紅江橙550株、紅一七359株),完善場內的道路、水利、培訓室等基本設施的建設。
2)蘿崗橙病殘果園,嚴格防治柑桔黃龍病。
1.抓緊清除蘿崗橙病殘果園。

目前蘿崗鎮仍有幾千畝攜帶黃龍病病原的橙園。因為黃龍病除種苗引入和嫁接傳染以外,田間蟲媒傳毒也是病害擴散的重要途徑,必須挖除這些病樹才能發展新一代蘿崗橙。除病樹目前是改造蘿崗橙的一項“社會工程”,其成功與否關係本項目的成敗,要加強宣傳說服果農自覺挖病樹,必要時政府採取適當的干預措施。通過多方努力合作,在水西(870畝)、火村(1000畝)、蘿崗(300畝)、黃登(300畝)、黃麻(500畝)共完3000畝的斬橙計畫。就斬橙一項鎮、村、社三級投入達250萬元。
2.清理的柑橙園進行改造輪作。

2002年斬橙的重點放在水源充足的地方, 因為長期種橙,水利被荒廢,若要重新種植柑橙,果園最好輪作水稻、蔬菜,清除病源。同時計畫運用客土、施鹼質肥、增加輪作等方法改良酸性過大的果園,恢復蘿崗橙pH值5.5-6.5的最適生態條件。因此鎮、村、社三級投入大量資金對柑橙園進行改水、改土、改路,然後種植水稻蔬菜。2002年全鎮的蔬菜面積新增了3160畝,新增產值2000萬元。
3)科學種植技術,制訂蘿崗橙標準化生產規程
1.增強宣傳培訓,增加農戶對恢複種植的信心

幾年來,果樹品種提純復壯、栽培技術的研究工作發展很快,由於黃龍病的為害,使農戶信心盡失。如果廣大水果種植者仍沿用傳統的舊耕作方式,不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則難以完成振興蘿崗橙的重任。所以,加強宣傳培訓,增加農戶對恢複種植的信心勢在必行。首先,利用有線電視、廣播、報紙、板報等媒介,大力宣傳改造蘿崗橙的目的意義和恢復名牌戰略的必要性,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第二,通過種植示範,給各級農技人員和果農一個信心,並提高他們的管理和技術水平。 2002年我們的主要工作是重樹政府工作人員、村級幹部、積種植大戶振興蘿崗甜橙品牌的信心。
2.修訂蘿崗橙標準化栽培及產品分級

以前我們果園生產的蘿崗橙,基本上沿用傳統舊的耕作方式,靠經驗吃飯,施肥、修剪、噴藥等栽培技術;果品外觀,果品內質,農藥和重金屬元素殘留量、激素含量等關係果實質量,均沒有統一的標準。有鑒於此,為全面提升蘿崗橙的生產水平,必須要制訂“蘿崗橙標準化規程”,包括健康栽培、建園與種植、幼樹管理、土壤管理、營養診斷與施肥、保花保果、科學修剪、控梢促花、成熟與採收、病蟲害防治、果品分級等一整套標準化技術。本“規程”委託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全權負責,要求在2005年制訂完畢。以後使果農在生產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做到栽培技術標準化、質量數位化,徹底改革過去長期沿用的傳統落後耕作管理及品質的外觀分析方式,這是完成蘿崗橙改造項目的重要一環。
4.註冊商標,保護蘿崗甜橙地方品牌

蘿崗甜橙以其清甜具桂花香味,豐產穩產、品質穩定、耐貯藏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是暢銷省港澳的廣州著名地方名牌品種,而在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市場上所銷售的橙,幾乎都冒充蘿崗甜橙,魚目混珠,對優質地方品牌的聲譽有嚴重的損害。為保護地方品牌,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必需進行蘿崗甜橙商標的註冊、無公害綠色食品的認證和廣州市名牌農產品的認證,才有利於蘿崗橙生產的健康發展。2002年蘿崗甜橙已完成了商標註冊,果品及其深加工包裝設計也已完成了初步的方案,2003年申請包裝設計專利。同時申請市名優農產品的認證工作也在進行中。
5開拓產業化管理的模式

蘿崗橙的發展如何經營,是如何實現生產增效,農民增收的關鍵,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有關的政策,在“公司+基地+農戶”的基本框架下,由鎮農辦、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負責組織蘿崗甜橙種植專業戶、流通中介組織(專業戶、公司)、生產資料供應企業、技術諮詢服務公司、加工企業等成立“蘿崗柑橙協會”,該協會是蘿崗甜橙註冊商標的法人組織,是連結甜橙種植專業戶與大市場的紐帶和橋樑將是我們以後的主攻方向。計畫在本項目中逐漸實行蘿崗橙產業化、集約化的生產管理模式。從2002-2008年,分階段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走精品包裝設計路線,開展以加工蘿崗橙果汁為主的深加工業務,引進果汁壓榨設備進行果汁加工。從現在開始,我們有目的,有計畫地物色扶持一些有發展前景的果品加工企業或準備引進先進的機械和管理經驗。參加了2002年市農博會,使我們走產業化的信心更為堅定。
有專家指出,隨著新一代“蘿崗橙”的推廣種植,蘿崗甜橙重現昔日輝煌指日可待,廣州柑橙市場甚至可能出現蘿崗甜橙與美國“新奇士橙”一較高下的局面。
 像“新奇士”那樣產業化

絕境逢生的“蘿崗橙”,下一個目標便是走美國“新奇士橙”那樣的產業化道路。
據了解,目前國內橘農的組織化程度低,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和果農協會的組織,還沒有一個像美國新奇士(Sunkist)公司那樣的中介。由於生產、加工、流通分割嚴重,農產品售賣難和銷售價格不高,農民增收難。
蘿崗區一些政協委員建議,應該通過政府扶持成立蘿崗甜橙協會,統一負責產品的收購、分級、加工、包裝、銷售等,提高產品的分級處理、深加工程度。以“公司+基地+農戶”方式,結成聯盟,形成集中的品牌,蘿崗區政府為蘿崗甜橙形成產業化服務,並培育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重視農戶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通過統一的渠道對外推廣、銷售,重塑蘿崗甜橙品牌的雄風。

GPS劃定蘿崗甜橙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

創業導報訊(記者 楊華琦)近日,記者從區質監局了解到,我區品牌水果“蘿崗甜橙”將在原有商標的基礎上,增加國家質監總局授予的“地理保護標誌”,相當於為“蘿崗甜橙”上了質量“雙保險”。這一舉措不僅有利於廣大消費者利益,更有利於維護我區果農利益,保護蘿崗甜橙品牌效益。
九龍鎮、聯和街、永和街、蘿崗街是蘿崗甜橙的主要種植區域,我區將上述四個行政區域劃定為蘿崗甜橙保護範圍,並用GPS系統進行定位,規定只有在劃定區域內種植,並經過相關標準檢測的甜橙,才能貼上“蘿崗甜橙”的品牌標籤。
蘿崗甜橙清甜並具有桂花香味,豐產穩產,品質穩定,耐貯藏,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是暢銷省港澳的廣州著名名牌品種。然而,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市場上銷售的甜橙,幾乎都是冒充“蘿崗甜橙”品牌,對該品牌產生嚴重損害。
為保護地方品牌,我區2002年為蘿崗甜橙完成商標註冊,2003年申請包裝設計專利。近期,我區又為蘿崗甜橙的地理標誌保護工作專門成立產品申報辦公室,由副區長莊凡夫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向國家質監總局申報“蘿崗甜橙”地理標誌保護。
去年我區蘿崗甜橙種植面積為2433畝,產值達到88萬元。今年,九龍鎮北部山區新增蘿崗甜橙種植面積828畝,全區總種植面積達到3261畝。
區質監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區“蘿崗甜橙”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申報辦公室將與省農科院等技術機構合作,進一步完善《蘿崗甜橙》、《蘿崗甜橙生產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
有關專家表示,由於我區氣候及地理環境適宜,今年蘿崗甜橙的總體生長態勢良好,預計到2010年可實現建萬畝優質蘿崗甜橙生產基地,重樹“蘿崗甜橙”品牌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