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村

蘭海村

蘭海村,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臨山鎮西北部,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北瀕杭州灣,南枕臨山新集鎮,高夾公路及329複線和浙東引水工程等橫穿村區域,水陸交通便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農業歷史上以鹽業為主,解放後以棉花、榨菜為主。八十年代後引種葡萄,現已經形成葡萄園區2000餘畝。二、三產業發展較快。

基本信息

蘭海村

基本概況蘭海村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臨山鎮西北部,距鎮政府駐地3公里。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北瀕杭州灣,南枕臨山新集鎮,高夾公路及329複線和浙東引水工程等橫穿村區域,水陸交通便捷。村區域面積2.38平方公里,全村總人口2784人,常住農戶849戶,總耕地面積2470畝,海塗地面積684畝,淡水精養面積近100畝。2006年,全村社會總產值35739萬元,村民人均收入7542元,村級年可支配收入37萬元,目前擁有大小企業35家。村情風貌地貌為海濱平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1度,無霜期長,主導風向,夏季為東南風,冬季為西北風。村先後獲得“餘姚市科普示範村”、“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餘姚市衛生村”、“寧波市葡萄專業特色村”、“鎮級信訪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村史沿革蘭海村在2001年由新庵村和范家丘村兩個行政村合併而成。原范家丘村解放前屬餘姚蘭塘鄉十八保,1957年劃歸慈谿縣,1978年又劃歸餘姚,解放後先後稱蘭海鄉三村、蘭海鄉三連社、海塘公社十大隊,1983年復村。原新庵村由新庵廟得名。1949年初屬餘姚縣蘭塘鄉十七保,1957年劃歸慈谿縣,1978年劃歸餘姚,1983年復村。產業經濟農業歷史上以鹽業為主,解放後以棉花、榨菜為主。八十年代後引種葡萄,現已經形成葡萄園區2000餘畝。二、三產業發展較快,先後開辦了榨菜廠、模具製造、燈具配件、小五金等產品,現已有各類企業35家。社會事業各類文化娛樂活動十分活躍。村民常利用節日及空閒時間舉辦各類文化活動。目前,全村基本實現有線電視覆蓋,村內建有衛生院,為村民在家門口就醫提供了方便,並且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成立了村級困難民眾服務站、困難黨員服務中心。村鎮建設解放前村民住宅多以草社為住,陸路多阡陌小道,目前多為二、三層樓房。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實施村莊環境整治,制訂了村莊建設發展規劃,各自然村全部通公路,交通便捷,主要村道上安裝了路燈,全村實現垃圾袋裝化,河道長效保潔化。2003年進行戶廁改造,露天糞缸全部消滅,並建公廁4隻。村民生活生產全部實現自來水供應。村莊環境不斷改善。一村一品設有寧波市“味香園”葡萄觀光基地300畝,內設有寧波市“味香園”國外葡萄引種中心、“味香園”葡萄研究所、“味香園“葡萄專業合作社。發展特色圍繞葡萄基地,擴大種植面積,引進先進技術及新品種,打響我村葡萄名聲。發展目標圍繞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進一步完善《蘭海村新農村建設實施規劃》,加大村莊整治力度,完善公共設施,最佳化村容村貌,讓農戶以生在蘭海村為榮。[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