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三)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 三是全方位推進城市環境建設。 第二,加強效能建設,提高政府的執行力。

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09年,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落實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影響,按照“1355”總體發展思路,突出保增長、保項目、保民生、保節能減排、保穩定的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動發展,完成了市人大十四屆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預計實現生產總值920億元,增長10.5%以上;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6.18億元,增長17.18%。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控服務,出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及六大產業調整振興政策,建立大企業服務“直通車”制度,實施蘭州石化550萬噸常減壓裝置、藍星公司“1318”、蘭州燃化集團液化天然氣等重點項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8.17億元,增長9.83%。積極落實國家“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擴大消費政策,加快實施城區大型批發市場外遷工程,努力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市場物價保持穩定,城鄉消費市場活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9.77億元,增長18.9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99.6%。加強旅遊業發展規劃指導,實現旅遊收入37.7億元,增長22%。抓住蘭州被列為全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點市的機遇,加大農業投入,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秦王川綜合開發、大型泵站更新改造、設施農業示範基地、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加快實施,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明顯提高,推廣全膜雙壟栽培面積38.5萬畝,糧食產量和蔬菜產量分別達到38.79萬噸和186.66萬噸,實現農業增加值30億元,增長6%。財稅金融運行平穩,完成地區性財政收入254.8億元,增長71.27%;地方財政總收入94.47億元,增長16.62%;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貸款餘額和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分別增長21.56%、32.03%和20.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760.66元,增長9.28%;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4000元,增長14%,是近年來增幅最高的一年。
(二)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和投資向西部地區傾斜的政策契機,積極做好重大項目建設及論證、爭取和儲備工作,全市集中實施了100項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81.7億元,是近年來項目建設涉及領域較廣、資金到位率較高的一年。爭取國家擴大內需項目288項,落實中央投資16.56億元,開工建設260項、竣工105項。全力支持中央和省屬在蘭項目建設,積極搞好規劃、征地、拆遷、安置等協調服務,蘭州鐵路樞紐、蘭渝鐵路、甘肅會展中心等重大項目順利實施,510所航天科技園、國家石油儲備蘭州基地、5個國家質檢中心、蘭州汽車城、液化天然氣裝備製造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重離子治癌及大科學城項目前期工作進展良好。園區建設步伐加快,高新區“一區多園”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實現生產總值120億元,增長29.17%;經濟區“區區合一”優勢逐步發揮,實現生產總值59億元,增長18%。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組織了赴長三角、環渤海、閩贛渝、香港等招商考察活動。參與舉辦了第十五屆蘭洽會。全年簽約各類國內契約項目331項,引進資金到位141.38億元。
(三)城市建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全面開展了新一輪土地利用和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及第一版城鄉統籌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完成城市控詳規劃和專項規劃設計12項,規劃在城市建設中的先導作用得到較好發揮。繼續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砂坪北出口改造、和定公路、城市景觀亮化二期等項目建成使用,廟灘子地區整體改造、亞行貸款城市交通、雁灘南河道綜合治理三期等項目加快建設,移山造地一期等項目啟動實施,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特別是多方面積極創造條件,開工建設了南山路工程。完善城市綜合管理,出台了投資項目評審、廉租住房保障、城市燃氣、旅遊行業、城市房屋租賃等管理辦法。加大城市環境集中整治力度,健全數位化城市管理系統,強化城市管理績效考核,市容市貌進一步改觀。多渠道籌措城市建設資金,與國家開發銀行甘肅分行等金融機構簽訂600億元的長期合作協定,成功發行15億元城投企業債券,實現土地經營收益23.22億元。
(四)節能減排和環境建設積極推進。編制完成全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確定了企業、園區、社會三個層面發展循環經濟的工作重點。西固區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穩步實施。蘭州石化、蘭鋁等大企業資源綜合利用、范家坪熱電廠建設等節能減排重點項目進展良好。完成125台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綜合整治1049家餐飲企業,西熱東輸新增供熱面積112萬平方米。通過完善項目節能評估審查政策,有效控制了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繼續推進城區空氣污染治理,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64.7%,污染綜合指數下降0.23。城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工程完成89公里主管網敷設任務,啟動實施西固、鹽場、雁兒灣3個污水處理項目。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逐步加強,規劃實施的垃圾處理場建成2個、在建3個、完成前期工作4個。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分別下降2.1%和6%,蘭州榮獲“中國節能減排20佳城市”稱號。
(五)民生和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就業工作進一步加強,城鎮新增就業5.2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82.9%,輸轉城鄉勞動力31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各項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提高城市低保標準10%,五區由每人每月230元增加到253元,三縣由173元增加到19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685元增加到不低於728元。啟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重視解決城鄉困難民眾住房問題,174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和48萬平方米廉租住房抓緊建設,為7797戶民眾發放廉租住房補貼2267萬元。制定了市屬企業危舊房改造整體規劃,開工建設70萬平方米。農村危舊房改造投資18.66億元,改造農戶3.1萬多戶。為民興辦的15項20件實事全面完成,特別是解決了11.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農村公路1058公里、客運站150個,建成生態家園沼氣池10580戶,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創新型城市建設加快推進,蘭州被確定為國家石化新材料產業基地,入選首批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獲得“國家智慧財產權工作示範城市”稱號。出台實施“教育滿意行計畫”,調整了近郊四區教育布局結構,完成城鄉中國小危房改造203所,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40所。實施了“八辦”紅色旅遊改造項目。新建1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300個農家書屋。建成120條全民健身路徑。舉辦了市第六屆運動會。改擴建23個鄉鎮衛生院,建成1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0個村衛生室。完成34個基層司法所建設。“五城聯創”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啟動了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舉辦了慶祝新中國成立和蘭州解放60周年大型系列文化活動,激發了廣大幹部民眾熱愛蘭州、幹事創業的熱情。民族宗教、廣播電視、人口和計畫生育、信訪、統計、地震、人防、氣象、外事、地方志、殘疾人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逐步完善。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成24戶企業資產重組,建立了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健全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全面啟動統籌城鄉發展試點工作,確定了2個縣區、10個重點小城鎮、61個城中村和新一輪新農村建設三個層次的試點布局,統籌城鄉發展整體規劃和相關配套政策加快制定。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啟動,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流轉使用制度,部分縣區建立了土地流轉平台。財政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市級預算單位全部實現國庫集中支付,項目庫改革和公務卡結算試點全面展開,皋蘭縣納入“省直管縣”改革試點範圍。積極推進地方金融機構改革,重組成立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融資步伐加快。吸引金融企業在蘭設立分支機構,中信銀行蘭州分行開業運營。啟動市級政府機構改革,機構整合、職能調整、人員分流等工作有序進行。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基本完成首次崗位設定管理工作。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實行了績效工資制度。
(七)各項社會管理不斷加強和改進。認真落實維穩工作責任制,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完善城鄉治安技防網絡,加快推進打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社會治安持續穩定,人民民眾的安全感普遍提高。高度重視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防止了疫情傳播和擴散。開展食品藥品十大專項集中整治活動,建立格線化日常監管機制和監督信息公示制度,解決了一批社會關注的飲食和用藥安全問題。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層層落實責任制,深入開展重點領域的事故隱患專項整治,各類事故起數、致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有所下降。規範和改進應急管理工作,各級政府應急機構逐步建立,修訂完善了市級應急預案體系,妥善處置九州地質災害、鹽什公路山體滑坡等突發事件125項。針對地質災害事件中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全面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完成城市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投資4000多萬元對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採取綜合治理措施,向國家申報了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項目,為全面防治地質災害、消除城市安全隱患創造了條件。
(八)政府服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著眼於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認真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著力轉變不適應科學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民眾對市政府工作評議滿意率達到97%。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市人大依法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辦結人大代表議案建議223件、政協委員提案738件。政府立法工作進一步加強,制定和修訂地方性法規2部、政府規章7部。完善政府規範性檔案制定程式,對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健全“一站式”集中審批制度,29個部門的416項行政審批事項在政務大廳統一辦理,限時辦結率達到99.97%。深入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政風行風明顯好轉。強化審計監督工作,加大重點行業、重大事項和專項資金審計檢查力度,促進了財政財務的規範運行。大力倡導和踐行勤儉辦事,黨政機關公務接待費削減10%,車輛購置運行費降低15%,因公出國經費壓縮20%,全年節約各類經費2125萬元。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在各種困難和矛盾比較多的情況下,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也是全市各族人民創業實幹、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深深感到,現階段蘭州要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必須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注重發揮全市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凝心聚力破難題,全力以赴促發展,始終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建設蘭州、發展蘭州。在這裡,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人士,駐蘭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以及多年來關心支持蘭州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還面臨諸多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發展競爭中,新的經濟成長點不明顯,綜合實力還不強;科技資源優勢發揮不充分,傳統產業所占比重較高,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快,現有經濟結構對轉變發展方式的制約較大;城市基礎設施仍較薄弱,生態文明建設任務艱巨,大氣污染治理、交通管理亟需進一步加強;“大城市”與“大農村”並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貧困人口量大面廣,統籌城鄉發展難度較大;地方可支配財力有限,市場化融資渠道單一,建設發展的資金比較緊缺;城市建設用地矛盾突出,建成區面積難以承載開發、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拓展城市空間十分迫切;政府職能轉變不夠到位,公共服務有待加強。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研究解決。

二、2010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保持全市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十二五”時期的發展打好基礎,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深入落實省上區域發展戰略和市委“1355”總體發展思路,按照“打好六大戰役、實現六個突破”的工作部署,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著力推進“蘭白都市經濟圈”和“蘭北新區”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和擴大開放,著力轉變政府職能和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實現全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率先發展、科學發展。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財政收入增幅高於生產總值增長水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5%;城鎮新增就業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8%以上。
以上預期目標,把握了國內外巨觀經濟趨向和中央、省上的政策要求,充分考慮了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可行性,體現了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加快發展的強烈願望,經過努力是能夠實現的。
當前,我市發展的內外環境仍然比較複雜,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經濟發展的不可預見因素還較多,但我們也面臨一些新的機遇和條件。一是國家保持巨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進一步加大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力度,支持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基礎設施、農業農村和社會事業建設,有利於我們爭取項目、擴大投資。二是國務院已經批覆甘肅建設循環經濟示範區,還將出台支持甘肅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蘭州將會得到國家更多的支持,形成新一輪開發建設的良好環境。三是在國家有關部委和國際組織的主導下,新亞歐大陸橋建設持續推進,從連雲港經蘭州到中亞、東歐的交通大通道進一步暢通,將為蘭州的開放開發創造新的平台。四是省上實施新的區域發展戰略,全面規劃建設“蘭白都市經濟圈”,為蘭州長遠發展提供了機遇,增添了新的活力。五是省上確定蘭州先行實施城鄉一體化試點,這是我市破解城鄉二元矛盾,加快縮小城鄉差距的新機遇。六是蘭州作為全國九大綜合性交通樞紐之一,隨著青藏鐵路和連線周邊城市高速公路建成運營,蘭州鐵路樞紐、蘭渝鐵路和蘭新鐵路第二雙線等項目加快實施,城市交通運輸和通達能力將得到較大提升,為蘭州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我們將緊緊抓住這些機遇和條件,圍繞“打好六大戰役、實現六個突破”的部署,咬住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積極推動落實省上區域發展戰略,更好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區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條件,在全省、全國大格局中謀劃蘭州的發展,努力增強城市的集聚、輻射和帶動能力。
一是加快“蘭白都市經濟圈”規劃建設。
二是積極構建“蘭北新區”。
三是修編實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
四是推進綜合性交通樞紐建設。
五是高起點謀劃“十二五”發展。
(二)著力調整和最佳化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按照“一產抓特色、二產抓延伸、三產抓轉型、整體抓提升”的思路,加快產業布局調整和集聚發展,促進三次產業最佳化升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二是加快發展工業經濟。
三是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四是努力打造區域旅遊集散中心。
五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三)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充分發揮投資拉動經濟成長的作用,加大統籌管理和協調服務力度,全方位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一是爭取和落實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重大項目。
二是集中實施100項重大項目。
三是紮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
四是大力推進招商引資。
(四)大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全面加快新一輪新農村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構建城鄉協調發展新格局。
一是突出抓好統籌城鄉發展試點工作。
二是全力推進秦王川綜合開發。
三是優先支持衛星城和小城鎮建設。
四是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扶貧開發力度。
(五)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強化輻射帶動功能。圍繞打造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進一步提升品位、拓展發展空間,大力實施路橋為重點的城市建設重大項目,不斷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一是強化城鄉規劃管理。
二是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功能。
三是全方位推進城市環境建設。
四是加強和改進城市管理。
五是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六是加快信息化建設。
(六)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增強發展的生機活力。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進一步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
一是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二是積極推進農村各項改革。
三是加強財稅金融體制改革。
四是推進社會事業領域各項改革。
五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七)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促進省會城市和諧穩定。增加公共財政用於民生方面的投入,完善各項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公共服務能力。
一是努力擴大城鄉就業。
二是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三是統籌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四是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五是堅持為民興辦20件實事。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迫切要求各級政府和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服務水平,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讓人民滿意。
第一,大興學習之風,提高政府的創新力。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以超前的思維謀劃發展,以寬闊的視野探索新路,推進改革開放,創新體制機制,拓寬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加強學習型政府建設,組織開展“讀好書”、“領導幹部論壇”、“專項學習調研”等活動,營造政府系統濃厚的學習氛圍。各級幹部帶頭向書本學習、向網路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兄弟城市學習,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學人所長,為我所用。善於把握國家巨觀政策導向,深入研究支持西部地區開發建設的政策措施,結合蘭州實際找準切入點,用足用活政策,促進蘭州發展。
第二,加強效能建設,提高政府的執行力。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年”活動,以作風建設為切入點,以強化執行力、最佳化發展環境為目標,規範工作制度、規範工作流程、規範工作行為、規範辦公秩序、規範協調機制、規範內部監督程式,切實提高行政效能。認真組織實施政府機構改革,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係、最佳化結構,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減少和規範審批事項,逐步實現“一站式”辦公向“一鍵式”服務轉變。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精簡檔案、會議和一般性應酬,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調查研究,推動工作落實。堅持把工作重心向基層和基礎工作傾斜,善於聽取基層民眾的願望和要求,暢通政府溝通聯繫社會的渠道,更好地方便和服務廣大民眾。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的思想,加強與國家部委、省直機關、駐蘭部隊和大企業的溝通聯繫,主動為省內各市州和來蘭投資者提供全方位協調服務,塑造省會城市良好的服務形象。
第三,嚴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堅決服從市委的領導,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建議,將依法行政的要求貫穿到政府工作的每個環節。規範完善政府立法工作和執法行為,加大行政綜合執法改革力度,提高各級政府和工作人員依法辦事水平。健全政府決策諮詢制度,完善公眾參與、網路民意、專家論證和政府議定相結合的決策機制,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加強行政複議工作,依法處理和化解行政爭議。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調節經濟和社會事務,提高政府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完善政府新聞發布制度,主動公開重大事項,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促進政府各項工作規範運行。
第四,健全工作機制,提高政府的約束力。從各級政府領導班子做起,嚴格落實行政領導責任制,率先垂範,強化責任,認真履行工作職責。進一步完善目標管理辦法,層層分解落實任務,明確工作時限要求,形成責權利相統一的工作機制。加強督促檢查,動態掌握工作進度,及時反饋督查情況,促進工作全面落實。建立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堅持平時考核與定期考核、領導考核與民眾考核、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強化行政承諾、行政問責和服務投訴機制,按工作實績獎優罰劣,調動各方面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加強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增強各級政府工作人員廉潔自律意識,落實“一崗雙責”責任制,推進建設工程招投標領域預防腐敗試點工作,健全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體制機制,樹立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工作事關長遠、意義重大。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揚“河匯百流、九曲不回、創新創業、和諧共進”的蘭州精神,堅定信心、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紮實工作,確保完成“十一五”發展的各項任務,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