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市學院社會管理學院

甘肅高師學報2005/1 報2003/3 甘肅高師學報2005/1

概述

蘭州城市學院社會管理學院的前身是原社會科學系,後與城市經濟系、城市管理系合併成立了城市經濟與社會管理學院。2008年7月學校院系重新整合成立新的社會管理學院。學院現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政治法律系、社會學系等教學機構。現有教師4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8人,大多數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學院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學院兼職教授,與國內外一些知名大學的公共管理學院、政法學院及其研究機構建立了比較密切的學術交流關係。目前學院設有: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工作兩個本科專業。
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面向社會建設主戰場,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努力服務於區域與城市社會發展、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在教學方面,積極適應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不斷最佳化專業結構,切實加強專業建設,積極開展課程建設,努力探討課程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
在科研方面,學院堅持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科研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團隊研究與個人研究相結合、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相結合的原則,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先後完成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0餘項,主編、參編教材、專著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獲得省、廳級社會科學獎、科技進步獎10餘項。學院在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文化哲學、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比較重要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蘭州城市學院社會管理學院的全體教職工正以飽滿的熱情,空前的凝聚力,為把學院建成我省重要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城市管理人才和社科教育人才培養基地而努力奮鬥。

專業設定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師範)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熱愛教育事業,具有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教學基本技能,素質高,能適應21世紀教育發展需要,能在中等學校從事政治課程和法律課程教學和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有法學或教育學學士學位的專門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中學政治教師。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法學或教育學學士 學制:四年
社會工作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既能夠進行現代城市管理、有效地開展社會工作,又能開展社區教育、對社區居民進行服務,擁有對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開展幫助教育的能力,具備分析、綜合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套用型現代城市管理人才。該專業既注重專業理論的教育,更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城市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學制:四年

科研成果

2005年3月獲蘭州師專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完善我國民事裁判書執行程式的有效途徑 哈玉紅 論文 社科縱橫2005/2 獨立
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環境建設的文化思考 哈玉紅 論文 西北民族研究 2004/4
第二作者
試論學生創造潛能的發揮與創新教育 哈玉紅 論文 新課程改革論壇2005/3 獨立
關於大學新生個性與潛能的調查分析 哈玉紅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2/6 獨立
淺議《唐律》中的婚姻法律制度 哈玉紅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5/1 獨立
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環境立法的趨勢 哈玉紅 論文 青海師專學報2005/2 第二作者
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法律思考 哈玉紅 論文 西北民族研究2005/12 第三作者
西北大學生性道德問題調查——“當代大學生性道德問題的調查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哈玉紅 論文 中國性科學2006/11 第一作者
西北地區回、漢族在校大學生性道德觀之比較 哈玉紅 論文 西北民族研究2008/1 第一作者
法律基礎 賀泉江 教材 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3/8 主編 2005年3月獲蘭州師專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刑法》關於“抗訴不加性”原則在理論與司法實踐中需要探討的幾個問題 賀泉江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 2003/3 獨立
論行政腐敗的成因 賀泉江 論文 社科縱橫2005/1 獨立
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環境立法的趨勢 賀泉江 論文 青海師專學報2005/2 獨立
論行政權腐敗的成因 賀泉江 論文 社科縱橫2005/2 獨立
刑法中環境犯罪規定的缺陷分析 賀泉江 論文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6 獨立
憲法效力實現方式研究 賀泉江 論文 社科縱橫2006/8 獨立
費稅改革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康小麗 論文 開發研究2006/1 第三作者
城市發展中的和諧理念與和諧城市建設 夏麗萍 論文 發展2008/1 獨立
關於蘭州城市學院貧困生問題的調研 夏麗萍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 2007/5 獨立
和諧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模式 萬里燕 論文 甘肅教育2006/16 獨立
民工問題的根源和出路 羅虎定 論文 農村經濟2005/1 獨立
全面貫徹三個代表思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羅虎定 論文 理論界2005/1 獨立
法律基礎 雒 季 教材 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8 參編 2005年3月獲蘭州師專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 雒 季 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2 參編
試論馬克思國家觀的現實悖論 雒 季 論文 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3/4 獨立
簡論行政道德的強化 雒 季 論文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1 獨立
中國法律監督不力因素探析 雒 季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3/1 獨立
論對行政權的有效監督 雒 季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5/3 第一作者
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的轉變 雒 季 論文 青海師專學2004/6 獨立
論行政權腐敗的成因 雒 季 論文 社科縱橫2005/2 獨立
蘭州師專“兩課”教學效果的調查及對策 雒 季 論文 甘肅高師學2003/4 第二作者
儒道“天人合一”生態倫理觀的現代價值 米江霞 論文 甘肅理論學2004/4 獨立
環境倫理學原則芻議 米江霞 論文 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04/5 獨立
尋找正義的天平 米江霞 論文 湖南第一師範學報2004/3 獨立
〈板橋家書〉的倫理價值及現代意義 米江霞 論文 河西學院學2005/1 獨立
亞里士多德幸福觀及對我國德育的啟示 米江霞
論文 甘肅社會科2005/6 第二作者
友愛使幸福更完善 米江霞 論文 甘肅理論學刊2007/2 獨立
論自然的內在價值 米江霞 論文 河西學院學報2006/6 獨立
蘭州師專“兩課”教學效果的調查及對策2、3 孫 翔 論文 甘肅高師學
報2003/3 第一作者
試論孔子“仁智統一”說及其現代價值 孫 翔 論文 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4/3 獨立
良心範疇淺論 孫 翔 論文 甘肅高師學2005/1 獨立
《菜根譚》人身修養倫理思想探析 孫 翔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7/1 獨立
大學人文 王新霞 教材 蘭大出版社2005 參編
我國企業合併消極影響的解決思路——兼論企業合併的反壟斷法規制 王新霞 論文 甘肅高師報學2006/1 獨立
從醫療事故侵權走向社會保障性救濟 王新霞 論文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2 獨立
有效防控禽流感需要完善行政補償制度 王新霞 論文 社會縱橫2006/05 獨立
法律基礎 王子龍 教材 蘭州大學出版2003/8 參編 2005年3月獲蘭州師專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論我國公民法律人格的缺失與構建 王子龍 論文 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3/8 獨立
關於法制:一種以時代和實踐為坐標的理解 王子龍 論文 青海師專學報2003/9 獨立
論生育權的法律保障 王子龍 論文 甘肅高師報學2004/1 獨立
小康社會政治文明建設的歷史背景和質態定位 王子龍 論文 河西學院學報2004/2 獨立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憲政顯性層面問題的一些思考 王子龍 論文 社會縱橫2004/2 獨立
法律人格概念之淺析 王子龍 論文 河西學院學報2005/3 獨立
正義、效率理念與我國民事審級制度安排 王子龍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6/1 獨立
通向和諧社會的法治之維 王子龍 論文 河西學院學報2007/06 獨立
當代中國青年職業價值觀探析 楊 櫻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4 第一作者
當代中國青年職業價值觀探析 楊 櫻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5/3 獨立
論高等學校於中國特色文化的建構與推動 楊 櫻 論文 社科縱橫2004 獨立
新時期加強大學生誠心道德建設 楊 櫻 論文 社科縱橫2006/4 獨立
論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形成 姚愛琴 論文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5/增刊 獨立
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幹部隊伍培養是實現該地區全面小康的關鍵 姚愛琴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5/1 獨立
對列寧“民族自決權原則”的歷史考察和現實思考 姚愛琴 論文 青海民族研究2005/3 獨立
論我國歷史上民族關係的主流 姚愛琴 論文 社科縱橫,2005/4 獨立
論國民黨民族政策的特點 姚愛琴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6,3
獨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民族關係 姚愛琴 論文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報2006/3 獨立
略論民族自決權與國家主權
姚愛琴
論文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5/5 第二作者
略論佛教哲學觀 姚愛琴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6/3 獨立
農民收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展 傑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4/5 獨立
構築全方位、多層次、網路化的高校思想政治體系 展 傑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5/6 第二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整合~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展 傑 論文 甘肅高師學報2006/1 獨立
論網路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展 傑 論文 社科縱橫2007/11 獨立
自由的認識與實踐——馬克思主義自由觀及其當代意義 楊建毅 著作 甘肅人民出版社2008/4 獨立
認識的辯證過程再析
楊建毅 論文 甘肅社會科學2001/1 獨立 人大複印《哲學原理》2001/4索引
學習“三個代表”培養三種意識----對當代大學生加強思想修養的哲學思考 楊建毅 論文 毛澤東思想研究2003 獨立
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思維方式 楊建毅 論文 甘肅理論學刊2004/1
獨立
討論當代大學生自我修養的原則 楊建毅 論文 河西學院學報2004/1 獨立
自由、政治與市民社會
楊建毅 論文 新疆大學學2005/3 獨立
關於和諧社會及其構成的思考 楊建毅 論文 延安大學學報2006/4 第一作者
關於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的幾種關係與原則 楊建毅 論文 社會科學家2007/3 獨立
自由、平等與經濟全球化 楊建毅 論文 貴州大學學報2008/1 第一作

所獲成果

社會管理學院成立以來,就致力於學科建設,把學科建設作為帶動學院發展的龍頭。學院現有校級重點學科一個(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圍繞此學科已形成以學術帶頭人、教學科研骨幹和青年教師三結合的學術團隊,已出版專著2部、教材2部、承擔省市級科研課題10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學院現設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師範類)和社會工作兩個本科專業。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和探索,這兩個專業均已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和師資隊伍,為下一步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學和社會學學科建設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學院學科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甘肅乃至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目標,以發展為主題,以觀念轉變為先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突出辦學特色為重點,以高教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為核心,全面提升學院學科建設。“十二五”期間學院學科建設的發展思路是:一個目標,兩個突出,三項措施。一個目標是做大做強學科建設,為培養具有優秀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綜合素質和套用技能為一身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而努力;兩個突出是突出教學改革、科研立項,突出實習基地(環節)以提高學生的套用技能;三項措施是大力加強專業建設以適應經濟社會建設的需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