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利號航空母艦[CV-1]

蘭利號航空母艦[CV-1]
蘭利號航空母艦[CV-1]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蘭利號(英文:USS Langley,CV-1/AV-3)為美國第一艘艦隊航空母艦(Fleet Carriers),由運煤艦朱比特號(USS Jupiter,AC-3 [1])改裝成軍,為美國海軍航空兵力的先驅。1936年退役,改裝為水上機母艦,並改編號為AV-3。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軍用該艦運補飛機,1942年2月27日在載運P-40驅逐機至爪哇時,被日機攻擊而重創,棄船後由護航的驅逐艦擊沉。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蘭利號航空母艦蘭利號航空母艦

美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是由“木星”號運煤船改裝而來。改裝工程自1919年6月開始,艦體上方加裝全通式飛行甲板,於1922年3月改裝完畢出現於美國海軍現役,從而掀開了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歷史,“蘭利”號的編號為CV-1(CV為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代號)。作為航空母艦在役期間進行各項戰術訓練與演習,為美國海軍提供了使用航空母艦的經驗以及許多海軍飛行員。

“蘭利”號航空母艦(CV-1)是美國的第一艘航母,在美海軍歷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因為它的出現,對此後的美國海軍有著巨大的影響,標誌著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時代的來臨。而正是航空母艦使得美國海軍得以雄霸天下至今。

1936年,“蘭利”號被改裝成為水上飛機母艦(編號AV-3)。太平洋戰爭期間,1942年2月27日,在向爪哇島執行運送戰鬥機任務時,被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擊沉。

建造歷史

蘭利號航空母艦蘭利號航空母艦

“蘭利”號航空母艦(CV-1)由“朱比特”號(USS Jupiter,AC-3,也譯成“木星”號)運煤船改裝而成,為美國海軍航空兵力的先驅。因為它的出現,對此後的美國海軍產生巨大的影響,標誌著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時代的來臨。“蘭利”號服役後一直用於訓練,為美國海軍探討航空母艦的早期戰術做出了突出貢獻。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航空母艦作為一個艦種開始出現,英國皇家海軍作為先驅者,已經改裝和正在建造“暴怒”號、“百眼巨人”號和“競技神”號三艘航母;日本海軍也開始建造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鳳翔”號。美國海軍受到財政緊張的影響,放棄了建造專門設計全新航空母艦的計畫。

1919年7月11日美國海軍選定排水量5500噸的“木星”號運煤船改裝航空母艦。“木星”號運煤船1911年10月開工,1912年8月14日下水,1913年服役。1920年3月美國海軍用“木星”號來改裝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雖然航速相對較慢,但其船艙深,可為飛機和修理車間提供寬大的飛機庫房。諾福克海軍船廠承擔了改造任務,拆除了上層建築和裝卸吊桿,重新布置了艙室,安裝全通式木質飛行甲板。以美國物理與天文學家、航空先驅——塞繆爾·皮爾龐特·蘭利博士命名,重命名為“蘭利”號,編號CV-1。“蘭利”號於1922年3月改裝完畢重新服役。

此時的“蘭利”號標準排水量11050噸,滿載排水量14700噸,最大航速15節,載機34架。“蘭利”/“木星”號也是美國最早的採用電氣推進動力系統的艦船之一。

結構設定

“木星”號運煤船(USS Jupiter,AC-3)“木星”號運煤船(USS Jupiter,AC-3)

同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一樣,“蘭利”號也是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艦體最上方是長163米、寬19.5米的全通式飛行甲板,艦橋則位於飛行甲板的右舷前部下方,艦體左舷裝有兩個可收放的鉸鏈式煙囪。飛行甲板由13個單柱絎架支撐著,中部裝有一部飛機升降機,下面為原來的6個煤艙中的4個改裝而成的敞開式機庫。“蘭利號”六個船艙中,首艙改成了航空汽油艙,緊靠首艙的兩個艙改成1號機庫,4號艙改成彈藥艙和儲藏庫,上面是升降井,艦尾兩個艙改成2號機庫。飛行甲板下面,在貫通首尾的軌道上有兩台移動式吊車,把飛機從機庫吊到升降機上,再由升降機提到飛行甲板。飛行甲板和飛機庫房頂之間的空間,用來進行飛機機務作業。由於這種怪模怪樣的軍艦是第一次出現在美國海軍的艦隊中,所以被送了一個綽號:“帶篷馬車”。

1922年10月17日,弗吉爾·葛瑞芬(Virgil C. Griffin)上尉駕駛一架沃特VE-7-SF戰鬥機,第一次從“蘭利”號上起飛。1922年10月26日進行了第一次戰鬥機著艦試驗,同年11月,又使用壓縮空氣彈射器進行了艦載機彈射起飛試驗,兩次試驗都取得了成功。1923年,“蘭利”號到各地進行航行展示,並在航行中進行各種作戰系統的試驗。1924年,“蘭利”號被編入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的作戰序列,美國海軍擁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在役期間進行各項艦隊的戰術訓練與演習,並為美國海軍提供了許多合格的海軍飛行員。

戰鬥經歷

1936年,由於美國海軍建造的航空母艦數量的增多,“蘭利”號在馬爾島海軍造船廠被改裝成為水上飛機供應艦(seaplane tender,也有人譯為水上飛機母艦),此次改裝將前半部飛行甲板拆除。1937年4月改裝完畢,改編號為AV-3。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服役於美國太平洋艦隊。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攻菲律賓時,蘭利號撤退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此後蘭利號被用作飛機運輸艦,負責向戰區運送飛機。1942年2月27日在運送P-40戰鬥機支援東南亞盟軍作戰時,在爪窪海遭到日本海軍岸基飛機攻擊,被命中數彈失去動力,後被美國驅逐艦自行擊沉。這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性能數據

蘭利號航空母艦蘭利號航空母艦

排 水 量 11,050噸/14,700噸(1922年)

尺寸 艦長165米,艦寬20米,吃水5米

動力 3台鍋爐,2台電動機,最大輸出7,000馬力(1922年)

飛行甲板 長165.3米,寬19.8米

航速 15.5節

火炮 127mm×4

艦 載 機 35架

編制 468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