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腐爛病發生規律和防治研究

《蘋果樹腐爛病發生規律和防治研究》是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蘋果樹腐爛病發生規律和防治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所恢復原建制遷回興城後,繼續研究改進藥劑防治方法,澄清病疤重犯原因和尋求預防辦法,充實完善綜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技術水平。同時進一步研究病菌侵染途徑和侵染時期,比較系統地闡明了蘋果樹腐爛病的侵染規律。“六五”期間,蘋果樹腐爛病納入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研究計畫,並與錦州市、遼寧省和全國植保總站合作,進行防治示範推廣。“六五”任務完成,提出蘋果樹腐爛病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研究報告,在遼寧、河南、陝西及甘肅天水等主產區取得防治實效,於1986年通過鑑定(獲1987年度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七五”、“八五”期間,王金友李美娜等同志繼續研究蘋果樹腐爛病流行因素、病菌寄主範圍和來源、樹皮組織衰老變化與感病的關係、鉀肥對提高樹體抗病性的作用,研究工作向縱深延伸。

2002年,農業部明令禁用砷製劑,亟待找出替代福美胂的有效藥劑。2004~2005年,本人幫助河北雙吉化工公司生測室篩選非砷剷除劑,選出有望藥劑品種,並提出,套用具有誘導抗病性作用的化學藥物,可能是腐爛病防治研究的另一途徑。

在長達幾十年的研究實踐中,形成了一些研究報告,其中有的已發表,有的未曾發表,分散在各處。為了避免前人積累的科技資料散失,便於後人繼續研究時參考,乃彙編《蘋果樹腐爛病發生規律和防治研究》。包含以下4個部分。

1.總結報告:包括l980年的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和“六五”計畫完成後提出的總報告,這兩份總結概述了研究工作的進行情況和成果。

2.年度和專題報告:包括1961年以來形成的年度報告和專題報告24篇,基本按研究思路發展順序編排。

3.綜述、譯文、考察報告:8篇。

4.附錄:收錄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技術檔案4篇,以便後人了解當年的病害發生和防治情況及技術水平,對照“六五”防治示範總結,了解防治技術的發展。

在出版過程中,承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果樹研究所主管領導、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及研究開發部、植保研究中心給予大力支持,謹致謝忱。

目錄

總結報告

1.蘋果樹腐爛病的侵染規律和綜合防治

2.蘋果樹腐爛病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研究報告

年度和專題報告

1.蘋果樹腐爛病侵染規律和防治研究1961年工作報告

2.蘋果樹腐爛病侵染規律和防治研究1962年工作報告

3.蘋果樹腐爛病菌潛伏侵染研究

4.蘋果樹對腐爛病抗病因素初探:樹皮愈傷能力與抗擴展關係的研究

5.蘋果樹老樹皮上腐爛病菌分離的初步結果

6.蘋果樹腐爛病發生規律觀察和藥劑防治試驗

7.蘋果樹腐爛病的發病過程和藥劑防治研究

8.遼寧西部地區蘋果樹腐爛病發生髮展過程觀察和藥劑防治試驗

9.蘋果樹腐爛病藥劑防治試驗(1979~1982年)

10.蘋果樹腐爛病侵染研究:樹皮帶菌部位和病菌侵入途徑

11.蘋果樹腐爛病侵染時期研究

12.蘋果樹腐爛病藥劑防治的施藥時期研究

13.蘋果樹腐爛病病疤重犯原因的研究

14.蘋果樹腐爛病病疤重犯的防治技術研究

15.生物農藥腐必清防治蘋果樹腐爛病重犯試驗

16.蘋果樹皮真菌區系及其對蘋果樹腐爛病的影響初步研究 I.鐮刀菌110-1對蘋果樹腐爛病菌的拮抗作用

17.培養蘋果樹腐爛病菌的大麥粒培養基

18.蘋果樹腐爛病菌的腐生基物種類觀察

19.蘋果樹腐爛病病原菌來源的探討

20.蘋果樹腐爛病流行因素研究:果園內病原體密度與侵染髮病關係

21.遼寧西部地區蘋果樹皮含鉀量與腐爛病發生的關係和矯治效果

22.蘋果樹皮韌皮射線與蘋果樹對腐爛病抗病力關係的初步研究

23.蘋果樹皮組織結構衰老變化與腐爛病的關係及調控效應研究

24.45%施納寧水劑剷除蘋果樹腐爛病潛伏侵染點和促進樹皮愈傷的效果

綜述、譯文、考察報告

1.蘋果樹腐爛病發生和流行史料

2.蘋果樹腐爛病與凍害關係資料輯錄

3.蘋果樹腐爛病研究狀況

4.國外對於蘋果樹腐爛病、桃樹腐爛病以及其他同類病害的研究近況

5.日本對於蘋果樹腐爛病的研究和防治情況

6.北海道地方蘋果腐爛病流行和防治研究

7.蘋果樹腐爛病的侵染規律和綜合防治研究概況

8.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考察組赴日考察報告

附錄

圖版說明

試讀章節

蘋果樹腐爛病的侵染規律和綜合防治

蘋果樹腐爛病(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在我國分布廣泛,病害流行區主要在東北、華北、西北和山東等北方蘋果產區,豫西、皖北、蘇北等地發生也較重。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此病曾嚴重發生,在那次大流行中,遼寧產區蘋果樹病死上百萬株。此後隨著蘋果栽培地區擴展,若干新興產區也受此病為害,如陝甘秦嶺高地蘋果新產區,有些果園在定植後5~6年開始發病,樹齡不到20年即基本毀滅。幾十年來,北方蘋果產區每每在周期性凍害之後,或果樹經營狀況發生變化,栽培管理水平下降時,腐爛病為害加重,一直是果樹生產的嚴重威脅。我國對此病的研究從解放初期第一次大流行時始,首先是調查流行誘因,擬訂防治對策,指導防治,控制為害,進而探討發生規律,改進防治技術,研究工作不斷取得進展,防治水平逐步提高。

腐爛病的發生規律

弱寄生真菌(非侵襲性兼性寄生菌)所致的樹皮潰瘍病,可分3種類型:①彌散型潰瘍:病菌在樹皮組織內擴展很快,迅速環繞枝幹,致樹枝乃至整株死亡;②多年性潰瘍:潰瘍隨樹木生長和季節而有節奏地擴展;③一年性潰瘍:當寄主受到異常條件的不利影響時,習居弱寄生真菌轉變為致病菌,引起潰瘍出現,但隨後即停止擴展或被排除。在一般情況下,蘋果樹腐爛病表現為多年,眭潰瘍類型,但當寄主處在特別惡劣的條件下,如立地條件太差,或是實行過度的掠奪式經營,致使樹體異常衰弱,或是在植株遭受嚴重凍害時,也可能表現彌散型潰瘍症狀。為了闡明此病的發生規律,對病菌侵染、寄主抗病因素和樹體發病過程進行了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