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達達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批逃亡的文學藝術家,來到了中立的瑞士,聚集在蘇黎世的伏爾泰酒館,並以此為中心從事藝術活動,不久他們在這裡增設了畫廊。 達達的名字曾有多種解釋,作為一種文藝現象,一種精神狀態,但主要是表示對一種帶有攻擊性的、玩世不恭的象徵。 一次大戰結束,蘇黎世達達接近尾聲,達達成員分散於科隆、柏林、巴黎等地,出現了當地的達達。

概述

蘇黎世達達(Zurich Dada),1916年2月發端於瑞士蘇黎世文學視覺藝術的運動。它以反對戰爭和反對傳統的審美為特徵,以消極的、無政府主義的理論為依據,意欲破壞中產階級的藝術,創造出一種反藝術的文學藝術作品,以表示對於瘋狂的一次世界大戰的憎惡。在藝術上則以一種富有野性與想像力的瘋狂幽默力量,來進行對於傳統藝術與20世紀初試驗性藝術運動的掃蕩,以批判的眼光重新研究藝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批逃亡的文學藝術家,來到了中立的瑞士,聚集在蘇黎世的伏爾泰酒館,並以此為中心從事藝術活動,不久他們在這裡增設了畫廊。蘇黎世達達便由此產生了。這些人中包括德國作家巴爾和胡森貝克,羅馬尼亞詩人扎臘,羅馬尼亞畫家與雕塑家詹可,法國畫家、雕塑家與詩人讓·阿爾普等人。
達達的名字曾有多種解釋,作為一種文藝現象,一種精神狀態,但主要是表示對一種帶有攻擊性的、玩世不恭的象徵。他們的作品,表現的是種種有意識而無理性的行為,如時而歡悅時而尖酸刻薄的反邏輯文章,抽象的詩,有鏇律但無意義的歌,以及噪聲音樂效果等等。在繪畫與雕塑方面,則有讓·阿爾普根據機遇法則安排物體的拼貼畫和形式自由的浮雕。它與大戰期間法國畫家馬塞爾·杜尚和西班牙畫家畢卡比亞、美國畫家曼·瑞在紐約的展覽,以及畢卡比亞創辦的《391》雜誌在精神上十分接近。
一次大戰結束,蘇黎世達達接近尾聲,達達成員分散於科隆、柏林、巴黎等地,出現了當地的達達。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