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政黨

蘇聯政黨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В.И.列寧領導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曾與左派社會革命黨聯合執政。1918年聯合執政破裂後,一直由布爾什維克黨(後改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1990年,隨著蘇聯政局的變化,蘇聯開始向多黨制發展。

蘇聯政黨

正文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В.И.列寧領導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曾與左派社會革命黨聯合執政。1918年聯合執政破裂後,一直由布爾什維克黨(後改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1990年,隨著蘇聯政局的變化,蘇聯開始向多黨制發展。
沿革 俄國19世紀20年代興起的反對沙皇政府和農奴制的革命運動中,曾出現十二月黨人的秘密團體。70年代,主要由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知識分子組成的民粹派建立了土地和自由社等秘密團體。土地和自由社於1879年秋分裂為民意黨和土地平分社兩個獨立的秘密團體。1883年Г.В.普列漢諾夫瑞士日內瓦成立了俄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團體──勞動解放社。上述團體還不是有完整組織的民眾性政黨,但它們為以後政黨的產生作了組織準備。1895年列寧彼得堡成立了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它是俄國馬克思主義工人政黨的萌芽,為在俄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打下基礎。
俄國成熟的政黨是在20世紀初形成的。當時主要的政黨有:
①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它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建立起來的、代表俄國工人階級利益的政黨。1898年 3月,由彼得堡、莫斯科基輔、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等幾個城市的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在明斯克召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宣布成立。因這次大會選出的 3名中央委員會成員不久全部被沙皇政府逮捕,地方組織處於分散活動狀態,大會並未完成建黨任務。1903年7月30日~8月23日,先在布魯塞爾、後在倫敦舉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黨綱黨章,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構。黨綱規定黨的最高綱領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建設社會主義。最低綱領是: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列寧在制定黨的綱領和章程中起了重大作用。大會在討論黨章條文時,在建黨原則上發生嚴重分歧,在選舉中央領導機構時,形成兩個政治觀點對立的派別。擁護列寧的人在選舉中獲得多數票,被稱為布爾什維克(多數派);而反對列寧的人獲得少數票,被稱為孟什維克(少數派)。代表大會後,黨參加和領導了1905~1907年俄國工農民眾和士兵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革命失敗後,布爾什維克實行策略的轉變,從直接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鬥爭轉變為把秘密工作同合法鬥爭結合起來,以便保存和鞏固黨的力量。1912年 1月在布拉格舉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全俄代表會議,把孟什維克取消派驅逐出黨,布爾什維克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1917年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了十月革命並取得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② 社會革命黨。1902年由一些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民粹派小組和團體組成。1917年二月革命後,社會革命黨人А.Ф.克倫斯基等掌握了工兵代表蘇維埃的領導權,並參加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為反革命的政治派別。1917年12月,社會革命黨左翼組成了獨立的左派社會革命黨,承認蘇維埃政權,並同布爾什維克黨聯合執政,有7名左派社會革命黨人參加人民委員會。該黨還參加過貫徹蘇維埃政權的土地政策、紅軍建設工作和同反革命進行鬥爭。該黨實質上代表富農利益。1918年 7月該黨發動反對蘇維埃政權的叛亂,被蘇維埃政府鎮壓。左派社會革命黨轉入地下,繼續反對蘇維埃政權。但黨內一部分黨員分裂出來成立自己的組織,有的後來加入布爾什維克黨。國內革命戰爭後,該黨徹底瓦解。
③ 解放同盟。俄國自由資產階級的政黨,1904年初成立,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1905年立憲民主黨成立後與之合併。
④ 立憲民主黨(正式名稱是人民自由黨)。俄國主要的自由君主派資產階級政黨,1905年成立。1917年二月革命後在臨時政府中占領導地位,實行反人民、反革命的政策。在1918~1920年外國武裝干涉和蘇俄國內戰爭期間,成為外國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在組織國內反革命力量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外國武裝干涉被打垮和國內戰爭結束後,該黨一些領導人和成員流亡國外,繼續進行反蘇維埃政權的活動。
⑤ 十月黨(亦稱十月十七日同盟),是代表俄國大資產階級和大地主利益的政黨,1905年成立。它竭力維護專制制度,主張帝國主義的對外政策。十月革命後,十月黨人參加各種白匪組織,反對蘇維埃政權。國內戰爭結束後,十月黨人大部分流亡國外。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布爾什維克黨同左派社會革命黨聯合執政。1918年聯合執政破裂,形成了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的政黨體制。1990年,隨著蘇聯政局的變化,蘇共中央在二月全會上提出實行多黨制。從此,各種政黨紛紛出現,其中有立憲民主黨、蘇聯自由民主黨、蘇聯社會黨、自由勞動黨、俄羅斯民主黨、俄羅斯聯邦社會黨等。
蘇聯共產黨 前身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1918年 3月黨的“七大”將黨的名稱改為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1925年12月黨的“十四大”改稱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聯共(布)。1952年黨的“十九大”改為現名。
十月革命勝利後,黨領導工農民眾和紅軍戰勝了外國武裝干涉者和國內反動勢力,鞏固了蘇維埃政權。1919年 3月黨的“八大”通過了第二個黨綱,提出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任務。1921年 3月黨的“十大”決定從戰時共產主義轉向實行新經濟政策,用糧食稅代替餘糧收集制,容許私人貿易和私人辦小企業,把個別企業租讓給外國資本家經營等。大會還通過關於黨統一的決議,禁止黨內任何派別活動。1922年4月黨的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選舉И.В.史達林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不久,俄共(布)黨內開展了在蘇聯一國內能否建成社會主義的論爭。以史達林為首的多數領導人認為依靠工農聯盟的力量在蘇聯可以建成社會主義,批判了Л.Д.托洛茨基反對派。1925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192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實行農業集體化的方針。1936年全蘇蘇維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會通過蘇聯憲法,宣布社會主義在蘇聯已經取得了勝利。1941~1945年領導蘇聯人民進行反對法西斯的偉大衛國戰爭並取得勝利。1953年 3月史達林逝世。同年 9月蘇共中央全會選舉Н.С.赫魯雪夫任中央第一書記。1956年 2月舉行“二十大”,赫魯雪夫《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批評史達林濫用權力、破壞法制、鼓勵個人崇拜、違背集體領導原則等錯誤。秘密報告未能對史達林的功過作出歷史的全面評價,未能找出錯誤的根源並得出應汲取的教訓。1961年“二十二大”通過第三個黨綱,宣布蘇聯作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已變成全民的國家,蘇共已變成全體人民的黨。1964年10月中央全會解除赫魯雪夫的第一書記職務,選舉Л.И.勃列日涅夫為第一書記(1966年起改稱總書記)。1971年黨的“二十四大”宣布蘇聯建成了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逝世,12日蘇共中央非常全會選舉Ю.В.安德羅波夫任總書記。1984年2月9日安德羅波夫逝世,13日蘇共中央非常全會選舉Κ.у.契爾年科任總書記。1985年 3月10日,契爾年科逝世,11日蘇共中央非常全會選舉Μ.С.戈巴契夫任總書記。1986年召開“二十七大”,通過蘇共第三個黨綱的修訂本,提出蘇共當前的任務是在加快蘇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有計畫地和全面地完善社會主義,使蘇聯社會繼續向共產主義邁進。戈巴契夫在大會上的報告中用“進入發達社會主義”代替“建成發達社會主義”的提法,提出“加速戰略”和實行“徹底改革”的方針。1988年黨的第十九次代表會議決議指出,黨主張完全放棄對國家權力機關和管理機關的越權取代,放棄幾十年保留下來的由黨委承擔不屬於它的行政管理職能的做法。1989年後黨內出現了“民主綱領派”和“團結、爭取實現列寧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全蘇協會等派別。1990年7 月蘇共“二十八大”通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的綱領性聲明。

蘇聯政黨蘇聯政黨
蘇共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代表大會。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堅持實行黨代表大會年會制。在史達林領導時期,從1925年起代表大會相隔的時間越來越長,從1939年黨的“十八大”到1952年黨的“十九大”,相隔了13年。1966年黨的“二十三大”黨章規定每5年召開1次代表大會,必要時可召開非常代表大會。由代表大會選出的中央委員會領導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黨的全部工作。中央委員會選舉政治局,在中央全會閉會期間領導黨的工作;選出書記處,領導日常工作。代表大會選出中央檢查委員會,檢查黨的中央和地方機關的財務開支、履行規章制度、處理日常事務的情況。中央委員會內設黨的監察委員會,負責審理黨員遵守法紀情況和黨員對上級處分決定提出的申訴。黨的地方機構包括:加盟共和國黨中央委員會、邊疆區黨委會、州黨委會、自治共和國黨委會、自治州黨委會、民族專區黨委會、市黨委會、城市區黨委會、農村區黨委會和基層組織。1989年初,蘇共有黨員1948.8萬。中央機關報為《真理報》(日報),黨刊為《共產黨人》(雙旬刊)、《黨的生活》(半月刊)。
1991年蘇聯8.19事件後,俄羅斯總統 Б.Н.葉爾欽於8月 23日簽署了“關於暫停俄羅斯聯邦共產黨活動”的命令。8月 24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發表聲明,宣布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並建議蘇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國共產黨和地方黨組織的命運由它們自己決定”。同日,他還發布命令,停止各政黨和政治運動在蘇聯武裝力量、內務部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以及其他護法機關、鐵道部隊、其他軍事單位和國家機關中的活動。8月2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非常會議通過決議,決定“暫停蘇聯共產黨在蘇聯全境的活動”。在此情況下,各加盟共和國共產黨或被中止,或禁止活動,或被迫自動解散,或在共產黨的基礎上改建新黨,有的共產黨甚至被宣布為非法。這樣,統一的蘇聯共產黨實際上已不復存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