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國旗

蘇聯國旗

蘇聯國旗是一面左上角繪有交叉的鐮刀和錘子以及一顆金邊紅星的紅旗。鐮刀和錘子象徵組成國家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盟,紅星代表蘇聯共產黨的領導。根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國旗法》第一條中的規定,蘇聯國旗為“蘇聯國家主權以及為建設共產主義社會奮鬥的牢固的工農聯盟的象徵” 。 第一面蘇聯國旗在1923年11月12日制定。1955年調整了錘子的把手長度和鐮刀的形狀,1980年8月15日,旗面顏色被加強和明亮化。直至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此旗一直是蘇聯的國旗。

基本信息

設計

1955年8月19日蘇聯政府制定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國旗法》,並更改了鐮刀錘子的樣式。國旗法的設計規範如下:

繪製方法標準
蘇聯國旗 蘇聯國旗
1、國旗寬度與長度比例為1:2 2、鐮刀錘子應該被放置在一個邊長為國旗寬度四分之一的正方形內。鐮刀的最高處與此正方形最上邊正中相切,錘柄和鐮刀柄和正方形下面兩角邊相切。錘子連同把手的長度為此正方形對角線長度的四分之三。 3、五角星位於一個直徑為國旗寬度八分之一的圓中,圓中和正方形在其上邊正中相切。 4、五角星、鐮刀錘子的對稱軸距離旗桿的距離為國旗寬度的三分之一。五角星中心距離國旗上邊為國旗寬度的八分之一。

1980年確定的設計在圖案上與1955年的設計完全相同,僅將國旗的紅色略微亮化。

1980年蘇聯政府亦規定蘇聯國旗背面沒有鐮刀錘子的標誌,僅是一面純紅旗。但很多地區的國旗背面依然保留有鐮刀錘子與五角星的圖案。

象徵含義

金邊的紅五星象徵工、農每一隻手的五指(勞動力),代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和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以及全世界共產主義的最終勝利。紅色是革命的顏色,黃色則是革命光芒的顏色。

正規的蘇聯國旗背面是純紅旗,沒有鐮刀斧頭。但是,在二戰時的蘇聯國旗全部是雙面都有,而且俄羅斯聯邦所製作的蘇聯國旗背面也都有,所以有沒有鐮刀斧頭標誌都是合格的蘇聯國旗。

紅色在俄羅斯文化中一直帶有積極的含義,“紅色”(俄語:красный,轉寫:krasny) 一詞在語義學上與俄語美麗的相關。國旗上的紅地象徵著工人農民灑下的鮮血,同時也是向1871年巴黎公社的紅旗致敬。 紅星和鐮刀錘子象徵著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理念。鐵錘象徵工人階級;鐮刀象徵農民階級,兩者組合,是工農聯盟的標誌,也是共產黨的標誌。

金邊的紅星代表。紅色是革命的顏色,黃色則是革命光芒的顏色。

使用

蘇聯法規規定蘇聯國旗在最高蘇維埃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團所在建築物上永久懸掛。此外國旗也在蘇聯最高蘇維埃會議期間懸掛。聯盟及各共和國的最高部長主席團會議、部委、地方蘇維埃執行委員會、以及其他政府和公共組織機構也懸掛國旗。居民通常在3月8日、4月22日、5月1日、5月2日、5月9日、11月7日、11月8日以及12月5日懸掛國旗。條例同時規定“根據蘇聯商船條例和蘇聯內河水域執照註冊的船隻在船尾懸掛國旗。在蘇聯民用航空管理局註冊的國際航班須在航空器上繪製蘇聯國旗。另外據部長會議規定,軍用船舶也需要繪製國旗。國旗可以政府、國營企業、機構和組織主辦的典禮和節日活動中使用。”

歷史沿革

蘇俄剛成立時,列寧和他的一些同事們決定將當時國徽草案上鐮刀、錘子和劍的圖案放置在國旗上。這個方案最終因為看起來過於具有進攻性而被取消了,列寧同時也說:“劍不應該作為我們的標誌。”

蘇聯國旗(1923年7月6日-1923年11月12日) 蘇聯國旗(1923年7月6日-1923年11月12日)

第一面正式的蘇聯國旗在1922年12月的第一屆蘇維埃代表大會上正式通過,最終決定:“紅旗應當從黨的旗幟變成整個國家的旗幟,各蘇維埃共和國的人民將團結在這面旗幟下,聯合起來成立一個統一的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在1922年的12月30日,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告了蘇聯的成立,在宣言的第22條規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有屬於自己的旗幟和徽記”。第一面蘇聯國旗在1923年7月6日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中得到確認,並在1924年的蘇聯憲法有所規定。憲法的第71條提到: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國旗是一面帶有國徽的紅旗,比例為1:4,國徽置於紅旗中央,故稱“一比四”旗幟。然而,這面國旗僅使用了四個月,從未大量生產。

1924年版

蘇聯國旗(1923年11月12日-1936年) 蘇聯國旗(1923年11月12日-1936年)
蘇聯國旗(1936年-1955年8月19日) 蘇聯國旗(1936年-1955年8月19日)

1923年11月12日,蘇聯人民院開會,制定了第一面真正意義上的蘇聯國旗——亦即“鐮刀錘子旗”。當時的鐮刀刀面呈圓形,象徵共產主義遍布全球。至此“一比四”國旗僅使用了四個月從未大量生產而帶來的蘇聯國旗問題已獲得解決。

1955年版

蘇聯國旗(1955年8月19日-1980年8月15日) 蘇聯國旗(1955年8月19日-1980年8月15日)

使用時間:1955.8.19—1980.8.15。史達林逝世後,赫魯雪夫政府通過決議,決定將國旗上將鐮刀的鋒尖縮短,整體圖案簡化。這面旗幟於1955年8月19日開始啟用。國旗上的鐮刀刀面呈近似C字形,象徵聯盟和團結,因為當時該國的國名俄文縮寫的第一個首字母正是C。

1980年版

使用時間:1980.8.15-1991.12.26

蘇聯國旗 蘇聯國旗

1980年8月15日,勃列日涅夫政府再度把國旗進行了修改:旗面顏色被加強和明亮化。直至1991年12月26日,此旗一直是蘇聯的國旗。

各加盟國國旗

蘇聯15個加盟國20世紀50年代國旗 蘇聯15個加盟國20世紀50年代國旗

前蘇聯共有十五個加盟共和國,20世紀50年代後都擁有了自己的國旗,都是在蘇聯國旗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一般都被視為蘇聯國旗的變體。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1954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採用新國旗,由紅、藍兩色構成,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著的鐵錘和鐮刀。此旗一直用至蘇聯解體,而且還有別於蘇聯國旗。藍色象徵國土北面的北冰洋。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1951年起採用的國旗圖案為: 左側為紅白色花紋豎條;右側上半部為上有黃色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紅色寬面,下半部是綠色窄條。紅色代表擊敗侵略者的白俄羅斯軍團之旗幟,象徵光榮的過去。綠色代表森林與田地,象徵欣欣向榮的大地與未來的希望。左邊的花紋代表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精神的延續,以及人民的團結一致。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1952年起採用和原蘇聯國旗相似的帶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紅旗,只是旗面下部為藍色寬邊。 藍色是烏克蘭民族的傳統顏色,象徵悠久的歷史與文化。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1940年加入蘇維埃聯盟成為蘇聯其中一個加盟國,此前只是蘇聯一自治共和國。1953年起採用帶有五角星、鐮刀、鐵錘圖案,中間有綠色寬條通過旗面的紅旗。

中間的綠色象徵德涅斯特河。所以已經宣稱獨立的“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一直在使用這面國旗。原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部分,1925年脫離。

外高加索三國

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52年,帶有五角星、鐮刀、鐵錘圖案,中間有一條水平的藍色條紋。藍色象徵塞凡湖。

_

_

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由鐮刀錘子五角星和深藍色橫條組成。藍色在亞塞拜然民族中是天空的顏色,代表希望和純潔。

_

_

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紅底,左上方有一個藍色正方形,裡面有紅色鐮刀錘子,周圍放射出紅色線條。藍色正方形右邊有一條藍色條紋。放射線條象徵社會主義的光芒。藍色象徵和平。

中亞五國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在蘇聯國旗旗面上橫貫一條藍色橫紋。藍色象徵裏海和鹹海,也是哈薩克民族的喜愛色。哈薩克斯坦原被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占領,後於1936年分離。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在原蘇聯旗面中間增加一道藍色寬條,其上下各有一白色窄條,白色象徵阿姆河和鹹海,藍色象徵美好和真理。這種“上下細窄條,中間大寬條”的國旗設計元素後來被世界上不少國家沿用,即成為範例。

_

_

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52年起採用帶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紅旗,旗面中間有一白色橫條,其上下各有一藍條。白色象徵冰雪,藍色象徵天空和純潔。中吉爾吉斯斯坦原被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占領,後於1936年分離。

_

_

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53年起採用上部有黃色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下部有白色和綠色橫條的紅旗。白色象徵純潔,綠色象徵大自然的賦予最為神聖。

_

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1953年起採用的國旗為在原蘇聯國旗旗面上加兩道藍色橫條。這兩道藍色橫條分別象徵阿姆河和裏海。

波羅的海三國

波羅的海三國於1940年加入蘇聯。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仿照蘇聯國旗,在下方加上象徵波羅的海的藍白波紋,占旗高三分之一,而圖案以下尚有六分之一的紅色旗底。上部有五角星和鐮刀、鐵錘圖案。其中波浪圖案與位置有別於其鄰國拉脫維亞的旗幟。

_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在原蘇聯國旗旗面的下部加白、藍色的水波紋圖案,與愛沙尼亞一樣用以寓意西瀕波羅的海的地理特徵。

_

_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在蘇聯國旗下方添加綠色和白色的條紋。綠色象徵溫暖的大自然,白色代表純潔。

其他

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曾用國旗

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40年到1956年的國旗上,在蘇聯國旗下方添加綠色和藍色的條紋,寓意同波羅的海三國的旗幟一致。1956年棄置不用。需注意的是卡累利阿-芬蘭並不包含現芬蘭領土,只是俄羅斯聯邦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