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俄羅斯探月曆程

蘇聯俄羅斯探月曆程

《蘇聯俄羅斯探月曆程》是中國宇航出版社於2009年6月1日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蘇聯俄羅斯探月曆程蘇聯俄羅斯探月曆程

書名:蘇聯俄羅斯探月曆程

出版社: 中國宇航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精裝: 36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2184329

條形碼: 9787802184329

商品尺寸: 21.2 x 14.6 x 2.2 cm

商品重量: 540 g

品牌: 中國宇航出版社

內容簡介

《蘇聯/俄羅斯探月曆程》從蘇聯探月計畫之父吉洪拉沃夫的構想開始,以蘇美月球競賽為主線,用簡練的筆法全景式地描繪了上個世紀50、60、70年代蘇聯波瀾壯闊的探月曆程,其中,既有巨大的成功,亦有令人心碎的失敗。現在,俄羅斯打算重返月球,提出了月球全球探測器計畫

作者簡介

作者:(愛爾蘭)哈維譯者:鄧寧豐

目錄

1 蘇聯探月計畫的起源

列寧格勒會議(1956)

吉洪拉沃夫——蘇聯探月計畫之父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之前的蘇聯空間計畫

戰後的演變

參考文獻

2 第一顆月球探測器

關於月球火箭的建議(1958)

上面級火箭:西蒙·科思博格(Semyon Kosberg)不負重任

測控網

相距僅數小時的奔月競賽(1958年秋)

第一艘宇宙飛船

紅色大騙局?

第二艘宇宙飛船

自動星際站

第一輪月球探險

參考文獻

3 計畫登入月球

東方號ZH:概念研究

聯盟號複合體

甘迺迪提議聯合奔月,赫魯雪夫表示同意

改進聯盟號複合體

蘇聯決定登月(1964.8)

登月火箭之爭

科羅廖夫的N-1火箭

R-56火箭

UR-700火箭

最終定案

蘇聯三種登月方案

參考文獻

4 軟著陸器和軌道器

登月計畫的起源

新型探月火箭

Ye-6月球著陸

測控系統

月球4號以及1963年、1964年的幾次探月發射

啟用巴巴金

重返月球

拍攝月球背面

科羅廖夫去世,米申繼任

通向載人登月的重要一步

著陸器總結

月軌道器

拍攝月球任務

最後的通信試驗

軌道器總結

參考文獻

5 第一位奔月的航天員

執行繞月任務的UR-500K質子號火箭

登入月球火箭:N-1

製造N-1火箭

繞月飛船

探測器號的原型——聯盟號

繞月飛船——L-1探測器號

月球軌道器:LOK

登月艙:LK

月面行走

海上測控系統

航天員大隊

蘇聯的探月航天員小組:繞月組和登月組

登月航天員小組

登月航天員的最終名單

列昂諾夫,登入月球第一人選

返回地球:蘇聯探月航天員的隔離裝置

參考文獻

6 繞月

L-l探測器5號

聯盟號再次飛行

最後的嘗試:探測器6號

高潮

繞月任務

現在怎么辦

聯盟4號和5號演練對接與太空行走技術

N-1火箭發射失敗

“像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只是沒有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蘇聯最後的挑戰

逐步結束L-1探測器號繞月計畫

登月艙和軌道器試驗

取消登月計畫

重新定位:N1-L3M計畫

N1火箭的第四次飛行

決策層動搖:取消N1-L3M項目

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空間站

月球競賽回顧

參考文獻

7 採樣器、月球車和軌道器

月球16號

天才的奧科霍茨姆斯基

設計月球車

進入雨海

“這是月球車,不是月球錨”

登上月球高地

沿勒·默尼灣(LE MONNIER BAY)的月溪探險

月球軌道器

返回危海

無人自動探月計畫落幕

蘇聯無人自動探月計畫取得的成就

參考文獻

8 重返月球

N-1之後:新的蘇聯探月計畫?

月球基地(Galaktika,1969)

月球基地(星辰號,1974)

蘇聯/俄羅斯探月計畫(1976年後)

復興?月球全球探測器

回頭望月

參考文獻

9 蘇聯月球探測器一覽表(含相關任務)

蘇聯月球探測器一覽表(含相關任務)

身歸何處?

參考文獻及其說明

參考文獻說明

全書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