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拉獨裁

正當羅馬和同盟者酣戰之時,在小亞細亞發生了密特里達提戰爭。本都國王密特里達提六世乘羅馬無暇東顧之機,於公元前89年進軍亞細亞行省,當地居民苦於羅馬的壓榨,把他當作解放者。占領小亞細亞後,密特里達提派兵從色雷斯進入馬其頓,同時本都艦隊控制了愛琴海。此時,雅典也發生反羅馬的起義,希臘各邦紛紛倒向密特里達提一邊。因此,羅馬在東方的霸權地位受到嚴重的威脅。

簡介

正當羅馬和同盟者酣戰之時,在小亞細亞發生了密特里達提戰爭。本都國王密特里達提六世乘羅馬無暇東顧之機,於公元前89年進軍亞細亞行省,當地居民苦於羅馬的壓榨,把他當作解放者。占領小亞細亞後,密特里達提派兵從色雷斯進入馬其頓,同時本都艦隊控制了愛琴海。此時,雅典也發生反羅馬的起義,希臘各邦紛紛倒向密特里達提一邊。因此,羅馬在東方的霸權地位受到嚴重的威脅。

同盟者戰爭結束後,羅馬抽出力量對付東方,但在派遣戰爭的統帥人選上,貴族派和民主派發生了爭執。公元前88年,在元老院主持下,擔任當年執政官的蘇拉抽籤獲得了指揮權。可是,蘇拉的軍隊尚未離開義大利,馬略和保民官盧福斯結盟,在公民大會通過提案,免除蘇拉的指揮權而代之以馬略。蘇拉鏇即帶兵向羅馬進軍,開創了羅馬人進攻自己祖國的先例。蘇拉攻下羅馬後,殺害了盧福斯和大批民主派分子,並宣布馬略等人為“公敵”。還廢除民主派法律,規定任何議案不經元老院批准,不得提交公民大會表決,所有議案一律提到森都利亞大會。恢復了元老貴族的統治,蘇拉於公元前87年率軍出征東方。他在希臘圍攻雅典,血洗了這座文明古城。接著又戰勝本都和希臘聯軍,挫敗了密特里達提進入歐洲的計畫。

這時,羅馬的形勢發生逆轉,馬略從北非返回義大利,在伊達拉里亞糾集軍隊,聯合執政官秦納占領了羅馬。他們進行血腥報復,捕殺蘇拉的擁護者,取消蘇拉的法律。公元前86年馬略和秦納當選為執政官,但馬略就任第七任執政官後不久即死去,大權落在秦納手中。秦納採取一系列有利於騎士和平民的措施,如取消部分債務,實行幣制改革,把義大利新公民分配到35個特里布斯等。不久,秦納死於兵變,但羅馬政局仍控制在民主派手中。

與此同時,小亞細亞也起風雲。當地居民不堪忍受密特里達提專制統治和戰爭負擔,相繼發動起義。秦納當政時曾派弗拉庫斯率軍代替蘇拉出征,但他因內訌被殺,接替其職務的費姆布里亞轉戰到小亞,占領了帕加馬。蘇拉副將魯庫魯斯指揮的艦隊也奪回了愛琴海的島嶼。這樣,小亞細亞的希臘城市重又歸於羅馬。軍事上的失敗迫使密特里達提求和,而蘇拉也急於結束戰爭,趕回羅馬奪取權力。於是,雙方於公元前85年締結了和約。密特里達提放棄戰爭以來所占領土,交出艦隊,賠款2000塔蘭特,蘇拉則承認他為本都國王和羅馬的同盟者。第一次密特里達提戰爭結束後,蘇拉策反了費姆布里亞帶領的軍隊,並在小亞嚴厲懲罰親密特里達提的城市,在行省攤派巨額軍費和賦稅,恣意劫掠和搜括行省居民。

發展

公元前83年,蘇拉率領4萬大軍在南義大利的蒲隆地西烏姆登入。克拉蘇和龐培等一批貴族青年聞訊後立即投奔蘇拉。民主派在小馬略等人領導下組織抵抗。最後,蘇拉在科利那城門外擊敗民主派和薩莫奈人的聯軍,以征服者姿態進入羅馬。他宣布“公敵”名單,大肆屠殺民主派分子和無辜平民,搶劫其財產和土地,至少有40名元老和1600名騎士遭到殺害。同時,釋放原屬其政敵的1萬名奴隸,組成一支衛隊,賜姓“科爾涅利烏斯”(蘇拉之姓)。蘇拉還對背叛的義大利城市實行殘酷報復。他在沒收的土地上建立10個軍事殖民地,安置了12萬老兵,這些老兵成為蘇拉建立軍事獨裁的重要支柱。

穩定局勢後,蘇拉開始實行所謂憲政改革。他授意攝政弗拉庫斯恢復獨裁官職位,並將此法案提到公民大會通過,批准蘇拉為獨裁官,任期不限。無限期獨裁官職務使蘇拉集國家大權於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裁者。這在實際上破壞了共和制的基本原則,但他卻又維持共和機構和官職,並在共和體制下實行了一系列措施。他從忠於自己的騎士和義大利自治市貴族中,選拔300人補充元老院,使元老名額增至600人。元老院恢復了舊日的權力和特權,在立法上任何提案非經元老院審議不得提交公民大會;在司法上原由騎士控制的常設刑事法庭收歸元老院掌握。保民官的權力被剝奪殆盡,其立法創製權受到元老院的鉗制,司法指控權也被廢除,否決權則受限制,還被禁止繼任其他高級官職。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蘇拉把執法官由6人增至8人,財務官由12人增至20人。2名執政官和8名執法官任職期滿後出任10個行省的總督,他們就職於哪個行省則由元老院決定。並規定行省總督無權發起戰爭,禁止總督帶兵離開行省或把軍隊調出行省境外。蘇拉還重申和規定高級官職的年齡資格、任職間隔期,以及財務官以上高級官員卸任後進入元老院等制度。為了加強和鞏固統治,蘇拉頒布了一系列法令,設立了7個常設刑事法庭,制定了審判程式。法庭的法官由元老擔任。此外,他把盧比孔河定為義大利北界,變更了義大利行政區的劃分。還大興土木工程,廢除了向城市貧民廉價配糧制度。

蘇拉獨裁是在羅馬奴隸制城邦嚴重危機的情況下,元老貴族企圖挽救其衰敗命運而採取的個人軍事專政。因為蘇拉獨裁在共和體制規範內實施,目的在於恢復和鞏固元老貴族統治地位,所以,其政策措施帶有保守甚至反動的性質,儘管迫於形勢需要,也作了某些調整和改革。蘇拉建立獨裁統治,並沒有解決當時羅馬面臨的問題,反而使局勢更加惡化了。公元前79年蘇拉放棄獨裁官職位隱退,次年死去。在蘇拉死後不久,他所頒布的法律隨即被廢棄了。但是,蘇拉依靠軍隊實行獨裁統治,給予共和制度以沉重打擊,為日後凱撒等人的獨裁開了先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