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軌道交通有限公司

蘇州軌道交通有限公司

蘇州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5月,2007年5月,市委、市政府重組蘇州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公司現有註冊資本21.78億元。經營範圍為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軌道交通運輸服務、軌道交通項目投資與開發。軌道公司作為直屬市政府領導的大型企業,是承擔蘇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獨立法人實體。

基本信息

公司標誌

蘇州軌道交通 蘇州軌道交通

圖形以向左向右輕軌車頭為主要設計元素,如傳統回紋般的語彙恰巧形成負行為“S”的圖示,代表了姑蘇,又似中文的“互”字,一來一回的互動,傳達快速、便捷的軌道交通的屬性。藍色象徵科技、時尚,紅色象徵捷運、熱情,環抱、融合的標誌體現和諧社會下的和諧交通。

公司項目

線路匯總

蘇州軌道交通線路表
線路識別色編組起訖站長度 (km)一期開工時間一期開通時間二期開工時間二期通車時間
1號線 草綠色 4B 木瀆—鍾南街 25.7 2007/12/26 2012/4/28
2號線 大紅色 5B 桑田島—騎河 42.5 2009/12/25 2013/12/28 2012/9/272016/9/24
3號線 深黃色 6B 蘇州新區—夷亭路 45.1 2014/12/16 2019/12
4號線 湖藍色 6B 同里—龍道浜 42.0 2012/9/27 2017/4/15
5號線 品紅色 6B 集散中心—陽澄湖 44.1 2016/6/28 2021/6
6號線未知6B蘇州新區—桑田島35.02017年2022年
7號線未知6B相城大道北—木里37.82019年2023年
8號線 未知 6B 車坊—華山路 35.2 2018年 2023年
9號線未知未知陽澄湖度假區—光福54.0未知未知
S1線未知 6A 花橋-夷亭路41.42017年2022年

截止2017年4月15日,蘇州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121公里,車站數量達到97個,換乘站數量增加到5個,分別為廣濟南路站(1號線、2號線)、樂橋站(1號線、4號線)、蘇州火車站站(2號線、4號線)、石湖東路站(2、4號線)、紅莊站(4號線主線、4號線支線)。軌道交通網路化體系得到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初期日均客流預計將超過70萬人次。

規劃歷程

蘇州軌道交通控制中心 蘇州軌道交通控制中心

2002年,蘇州城市軌道交通確立了“ 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以滿足到2015年蘇州市機械出行人數總量600萬人次的需求。

2004年,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有軌道交通建設或規劃項目的城市召開會議,並首次將蘇州軌道交通,無錫軌道交通規劃項目列入江蘇省“十一五”期間城市交通發展規劃。

蘇州軌道交通規劃列入省“十一五”規劃,有利於推動蘇州軌道交通項目的各項進展,並將由國家發改委報送到國務院審批。列入省規劃後,蘇州軌道交通項目的報批、建設將得到省政府支持,包括蘇錫常的400多億元投資和南京的170億元投資,該項資金將用於啟動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無錫軌道交通1號線、南京捷運3號線、南京捷運2號線東延線。

該規劃中明確指出,到“十一五”末期,包括軌道交通和常規公交在內的全省城市公共運輸對城市交通的分擔率要達到22%,其中特大城市與大城市要達到25%以上。蘇州軌道交通規劃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如果一切順利,到2010年後,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都有望建成通車(2012年4月28日,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試運營、2013年12月28日,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開通試運營)。2004年11月21日,從由住建部委託省住建廳具體組織實施的《蘇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審查會上傳來訊息,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蘇州非常有必要儘快建設軌道交通”。

據悉,省住建廳將根據此次專家組意見進行討論,成文後交住建部,住建部再與國家發改委對蘇州軌道交通規划進行會簽,最後上報國務院進行立項審批。蘇州市軌道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當時表示:“如果順利的話,2010年左右,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有望建成通車,2020年左右,3號線、4號線也有望建成通車,並逐步實現與上海、無錫等周邊地區軌道交通的接軌。”

《蘇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依據《蘇州市軌道線網研究與規劃(最終報告)》而制定,著手於根本上解決中心城市公共運輸問題,體現了蘇州保護古城的決心,在戰略層面上有利於古城保護。同時,蘇州2001年開始大規模實施的路網建設已考慮與軌道線網的規劃建設充分銜接。

在審查會上,國家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長王鳳武認為,各個城市在交通模式的選擇方面都要權衡方方面面的利弊,蘇州有經濟實力率先推廣一些先進的、可起到示範效應的交通模式。但在發展交通的同時,還應著力處理好交通和古城保護的關係,交通發展要與城市發展的大方向相配套,軌道沿線用地規劃也要編制好。

專家組副組長、上海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所長陸錫明等認為,蘇州的城市朝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發展,發展軸呈“十”字形,軌道交通應該與之匹配。規劃中提出的2010年後,蘇州將建成東西向1號線一期工程和南北向2號線兩條線路,屆時,蘇州將擁有西至蘇州高新區、東至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以東、北到相城區、南抵吳中區的十字形骨幹網路,大大緩解古城交通壓力。

“捷運”與“輕軌”的爭議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列車採用4B編組,從載客量看,每小時最大載客量為2.85萬人次。而輕軌都採用C型車,載客量在每小時1~2.5萬人次,因此為捷運列車。

1號線列車 1號線列車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列車採用5B編組,為捷運列車。

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蘇州軌道交通10號線的列車均採用6B編組,為北京等多數城市的典型捷運列車。

蘇州軌道交通S1線採用6節編組A型車,為上海捷運1號線等線路採用的大型捷運列車。

在江蘇電視台各分台各欄目中提及蘇州軌道交通時多數用“捷運”稱謂。在無錫,各媒體提及蘇州軌道交通時多採用“輕軌”稱謂。

在蘇州本地,多數人都將蘇州軌道交通稱為“捷運”;各大房產公司在自己樓盤的海報上將蘇州軌道交通稱為“輕軌”;蘇州軌道交通官方已於2011年8月10日正式對外統一稱謂為“蘇州軌道交通”。

線路介紹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一號線開通試運營儀式 蘇州軌道交通一號線開通試運營儀式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於2012年4月28日11時18分開通試運營,標誌著蘇州正式步入“ 捷運時代”。也讓蘇州成為國內第一個獨立建設城市捷運的地級市,是蘇州市投資規模最大的城市建設工程。全線共24站,線路東西走向串起了吳中區、蘇州高新區、古城區(即姑蘇區)和蘇州工業園區。採用B型車4節編組,額定載客量為942人,超員載客量1340人,運輸能力不小於2.85萬人次/小時,速度為35.03公里/小時,以正常速度在全線行駛,總時間約為43分鐘。全部地下線。線路西起吳中區的木瀆站,東至蘇州工業園區的鐘南街站。設天平車輛段與綜合基地1處;設蘇州樂園和星塘街2座變電站;控制中心則設在廣濟南路站附近的軌交大樓內。其中廣濟南路站為側式站台(站台在軌道兩邊),設計成一島一側經典換乘車站,其餘23個車站均為島式站台(站台在兩條軌道中間)。其識別色為草綠色。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

1號線地下一層是站廳層,提供旅客問訊、購票、檢票、進站等服務,地下二層為站台層,提供旅客候車和上、下車服務。部分車站還設有地下三層。

線路站點:木瀆 → 金楓路 → 汾湖路 → 玉山路 → 蘇州樂園(換乘3號線)→ 塔園路 → 濱河路 → 西環路 → 桐涇北路 → 廣濟南路(換乘2號線)→ 養育巷 → 樂橋(換乘4號線)臨頓路 (換乘6號線)→ 相門→ 東環路 → 中央公園(換乘7號線) →星海廣場→ 東方之門(換乘3號線)→ 文化博覽中心 → 時代廣場(換乘8號線) → 星湖街 → 南施街 → 星塘街(換乘5號線)→鍾南街。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線路圖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線路圖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於2013年12月28日開通試運營,採用B型車5節編組,為捷運列車配置。共設22站,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17座。一期經過了城市的“兩新城、兩樞紐、一商業區”,“兩新城”是指平江新城和滄浪新城,“兩樞紐”是指京滬高鐵蘇州北站和蘇州火車站,“一商業區”是指石路商業區。 線網地位重要。2號線一期全長26.386km,其中地下線共有21.25km,高架線7.85km。車輛段設在相城區,2座主變電所設在蘇州火車站站和盤蠡路站,控制中心設與1號線合用(廣濟南路軌交大樓內)[3]。線路南北走向串起了蘇州相城區、姑蘇區和吳中區。2號線的通車標誌著蘇州軌道交通正式進入“ 線網運營時代”。其識別色為大紅色。

2號線延伸線全長15.6公里,設站13座,均為地下站。其中,北延段從高鐵蘇州北站站引出,至騎河站,全長1.8公里,設站2座,位於相城區境內;東延段從吳中區寶帶橋南站引出,至蘇州工業園區桑田島站,全長13.8公里,設站11座。 2號線延伸線設停車場1座,主變電站1座,控制中心合用於廣濟南路。最大設計能力30對/小時,最高運行速度80公里/小時。與主線貫通運營後,總長將達42公里、車站35座。延伸線串聯了高鐵新城、尹山湖片區、月亮灣片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等幾大組團,與主線銜接的京滬高鐵蘇州北站、蘇州火車站,平江新城、滄浪新城以及石路商圈等城市空間節點相互呼應,極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區域內出行結構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等重要意義。2號線除高架站採用側式站台外,其餘地下站均採用島式站台。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

由於地下隧道施工造價較為高昂,所以2號線的造價不菲,總投資為145億多元,技術經濟指標為55190.67萬元/正線公里。近億元投資全線降噪音。環評報告指出,2號線建成後,風亭、冷卻塔、高架軌道交通的運營使環境噪聲有所增加。因此全線需使用風亭(冷卻塔)消聲措施,聲屏障、隔聲窗和隔聲牆降噪措施,全線降噪措施,總共預計增加投資近億元。據悉,在採取這些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後,沿線敏感點聲環境質量能夠達到國家相關標準或維持現有聲環境水平。

線路站點:騎河→ 富翔路→ 高鐵蘇州北站(換乘7號線)→ 大灣 → 富元路 → 蠡口(換乘9號線)→ 徐圖港 → 陽澄湖中路(換乘8號線)→ 陸慕 → 平瀧路東 → 平河路(換乘6號線)蘇州火車站(換乘4號線)山塘街(換乘10號線)→石路→ 廣濟南路(換乘1號線)→ 三香廣場 → 勞動路(換乘5號線)→ 胥江路 →桐涇公園→ 友聯→ 盤蠡路(換乘3號線)→ 新家橋 → 石湖東路(換乘4號線)→寶帶橋南 →尹中路 → 郭巷(換乘7號線)→ 郭苑路 → 尹山湖 → 獨墅湖南 → 獨墅湖鄰里中心 →月亮灣→ 松濤街(換乘8號線) → 金谷路 → 金尚路→ 桑田島(換乘6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為蘇州軌道交通線網中東西向的骨幹線,連線蘇州高新區、姑蘇區、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全長45.185m,設站37座,換乘站14座,平均站間距1.242km,。全線設定一段一場,其中西段設定車輛段一座,位於新區滸墅關,東段設定停車場一座,位於園區唯亭鎮。全線設3座主變電所,與1號線共用蘇州樂園主變電所,與2、4號線共用寶帶西路主變電所,在3、8號線換乘站附近新建一座主變電所。與1、2、4號線共用廣濟南路控制中心。

線路站點: 蘇州新區(換乘6,9號線)→ 發展路 → 文昌路→ 新亭路 →鹿山路→ 馬運路 → 華山路(換乘8號線)→ 何山路 → 蘇州樂園(換乘1號線)→ 獅山路 → 玉山路 → 竹園路(換乘5號線)→ 橫山路 → 橫塘鎮 → 教育園 → 滄浪新城 → 盤蠡路(換乘2號線)寶帶路(換乘4號線)→ 迎春路 →北港路 → 群星二路(換乘7號線)→ 東興路 → 東振路 → 星港街(換乘5號線)→ 金雞湖西(換乘6號線)東方之門(換乘1號線)→ 現代大道 → 婁江大道 → 跨陽路(換乘8號線)→ 匯隆街 → 園區城鐵 (換乘8號線)→ 方灣街 → 青劍路 → 唯西路 → 葑亭大道(換乘5號線)→ 戈巷街 → 夷亭路(換乘S1線)(站名未最終確定)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呈南北走向,連線相城區、姑蘇區、吳中區和吳江區,是蘇州城市發展的一條骨幹線路。

4號線主線全長42公里,北起相城區龍道浜站,南至吳江區同里站,共設31站。4號線支線全長10.8公里,北起吳中區紅莊站,南至吳中區木里站,共設7站。全線地下鋪設。線路途經相城區活力島、平江新城、蘇州火車站、北寺塔、觀前商圈、南門商圈、吳中區中心區、蘇州太湖新城、吳江汽車站等重要地區,終點站與規劃中的通蘇嘉城際鐵路實現換乘。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

4號線是蘇州首條使用6節編組的鼓型列車的軌交線路,4號線支線遠期將劃歸為7號線獨立運營。

線路站點:龍道浜—張莊— 姚祥(換乘9號線)—活力島— 孫武紀念園(換乘8號線)—平瀧路西— 蘇錦(換乘6號線)蘇州火車站(換乘2號線)北寺塔(換乘10號線)—察院場— 樂橋(換乘1號線)—三元坊— 南門(換乘5號線)—人民橋南—團結橋— 寶帶路(換乘3號線)石湖東路(換乘2號線)紅莊(換乘7號線)—清樹灣—花港—江陵西路—江興西路—流虹路—笠澤路—顧家盪—蘇州灣東—松陵大道—吳江人民廣場—吳江汽車站—龐金路—同里站。

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呈東西走向,連線吳中區,蘇州高新區,姑蘇區,蘇州工業園區,是蘇州城市發展的一條骨幹線路。

5號線線路全長44.1公里,起點位於太湖之濱的集散中心站,終點位於陽澄湖畔的陽澄湖站,堪稱”旅遊黃金線“。設站34座,換乘站9座。可在星塘街站換乘1號線、在勞動路站換乘2號線、在竹園路站,星港街站,葑亭大道站換乘3號線、在南門站換乘4號線、在蘇勝路站換乘6號線,S2線、在通園路站換乘7號線、在車斜路站換乘8號線。

5號線已於2016年6月28日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6月開通試運營。

蘇州軌道交通6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6號線,呈西北—東南走向,連線蘇州高新區、蘇州古城區、蘇州工業園區和吳中區,強化了金雞湖東西兩岸之間的聯繫,並加強了對古城的服務,是城市東西向穿越古城及金雞湖的重要客流通道,同時也是城際客流的重要集散線路。

6號線一期全長35km,全部為地下線,設30座地下車站。起始於蘇州高新區的滬寧城際鐵路蘇州新區站,終止於蘇州工業園區桑田島站。其中換乘站11座,平均站間距1.20km,最大站間距4.33km,為金雞湖西站至中塘公園站區間,最小站間距0.71km,為蘇勝路站至中新大道東站區間。

6號線二期全長8.8km,全部為地下線,設6座地下車站。起始於蘇州工業園區桑田島站,終止於吳中區甪直站。

6號線計畫於2017年開工,計畫於2022年完工。

蘇州軌道交通7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7號線,呈南北走向,是蘇州古城東側的重要的南北客流通道。串聯了南北向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區。它強化了湖西核心區(CBD)與蘇州高鐵新城、太湖新城與之間的聯繫,同時也是高鐵蘇州北站客流的重要集散線路。

7號線一期全長10.8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設8座地下車站。起始於蘇州吳中區的紅莊站,終止於蘇州吳中區的木里站。一期工程先期作為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的支線運營,並於2017年4月15日開通試運營。後期待7號線開通試運營時再劃歸7號線獨立運營。

7號線二期全長27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設23座地下車站。其中換乘站10座,全部為地下線和地下站。起始於蘇州相城區的相城大道北站,終止於蘇州吳中區的紅莊站。

7號線延伸線(南段)全長6.4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設4座地下車站,起始於蘇州吳中區的木里站,終止於蘇州吳中區的涇南路站。7號線延伸線(北段)全長6.7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設4座車站,起始於蘇州相城區的相城大道北站,終止於蘇州相城區的華陽路站。

7號線二期工程計畫2019年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開通試運營。

蘇州軌道交通8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8號線,呈圓弧形,與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形成閉環。是蘇州古城外圍從西北到東南的骨幹線路,連線了蘇州高新區、相城區和蘇州工業園區等多個城市中心,串通了蘇州陽澄湖、城鐵站、CBD、湖東鄰里中心、斜塘、蓮花社區、獨墅湖高教區、月亮灣等地。在相城區和工業園區內部串聯多條平行線路。

8號線起始於蘇州高新區的華山路站,終止於蘇州工業園區的車坊站。全長35.2公里,全部地下線,設定26座地下車站。

8號線預計2018年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開通試運營。

蘇州軌道交通9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9號線是蘇州市的一條規劃中的線路,呈西北-東南走向。起於相城區的陽澄湖度假區站,終止於吳中區的光福站。線路全長54km,擬設車站32座,換乘站4座。與7號線在蠡塘河路站換乘,與4號線在姚祥站換乘,與3號線,6號線在蘇州新區站換乘。

蘇州軌道交通10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10號線是蘇州市遠景規劃中一條東西方向的骨幹線路,並且有效分擔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的運力不足。西起太湖、科技城、虎丘區政府,沿太湖大道串聯起大陽山森林公園、森林水世界、探險樂園、白馬澗龍池等風景區,再經華山路新莊將楓橋(寒山寺)、桃花塢、山塘街、留園、北寺塔、蘇州博物館、拙政園、獅子林聯繫起穿過城區中北部,沿現代大道北,東至唯亭與S1線相交,全部地下線。

蘇州軌道交通S1線

蘇州軌道交通S1線,呈東西走向,連線蘇州市與崑山市。線路途經蘇州工業園區、滬寧城際鐵路陽澄湖站、崑山主城區、滬寧城際鐵路花橋站、崑山花橋鎮。 是蘇州市第一條市域軌道交通線路。

S1線全長41.450km,均為地下線。設站28座,其中換乘站5座,平均站間距約1.526km,最大站間距4.664km,為陽澄湖南站~漁家燈火站;最小站間距0.923km,為祖沖之路站~文化藝術中心站。 S1線起始於蘇州工業園區夷亭路站,與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進行對接,終止於崑山花橋鎮的花橋站,與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對接。

S1線計畫於2017年開工,計畫於2022年通車。

票價規定

2012年4月5日14時,蘇州市物價局、蘇州市交通運輸局和軌交公司舉行聯合發布會,公布了軌道交通1號線票價執行方案,票價採取里程分段計價方法,實行“遞遠遞減”,起步價2元可乘6公里,6至16公里每1元可乘5公里,16至30公里每1元可乘7公里,30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9公里。

2012年3月6日的票價聽證會中指出,參照我市公共汽車現行票價特定優惠對象的相關規定,借鑑國內其他城市軌道交通票價優惠辦法,初步考慮蘇州軌道交通實行下列票價優惠:

1.殘疾軍人、因公致殘警察、盲人免費乘車;

2.市區離休幹部可攜帶1名陪護人員免費乘車;

3.市區的70周歲以下殘疾人、70周歲以上老人、持有E卡通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乘車;

4.市區的60~69周歲老年人、6~18周歲國小、中學、中專、技校、職高學生享受單程票票價5折優惠;

5.每位成年人可免費攜帶1名身高1.3米以下的兒童乘車,超過1名按超過人數購票;

蘇州軌道交通單程票 蘇州軌道交通單程票

6.普通乘客刷卡乘車可享受單程票票價9.5折優惠;

7.運營單位在政府規定的票價優惠政策基礎上,可採取靈活多樣的票價優惠措施,報價格主管部門備案後實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