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疃

蘇家疃

文廟位於古堡北200米處,為一進院落,古代私塾在此,廟外有一棵古松,毗鄰華嚴寺,今已毀。 馬王廟、五道廟位於古堡東北80米處,此兩座廟外看是一座廟,實則內為兩座廟。 河神廟位於古堡北500米處,壺流河南岸之上,為一進院落,今已毀。

山東省牟平區蘇家疃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寧海街道蘇家疃。

河北省順平縣蘇家疃

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蒲上鎮蘇家疃。

河北省趙縣蘇家疃

河北省石市趙縣韓村鎮蘇家疃。

河北省蔚縣蘇家疃

蘇家疃,即今河北省蔚縣(yù xian)蘇官堡,民國時改名至今。

概述

唐代軍事制度
唐代蔚州橫野軍,遼、金蔚州忠順軍之下一軍事機構,蔚州十八疃之一。
明代蔚州衛八所之下九皂十八疃之一。

古堡歷史

古堡始建於唐代,堡呈長方形,東西寬160米,南北長220米,占地面積
35200平方米,為“穿心堡”,開東西二門,後於明嘉靖年間進行重建,重建古堡位於原堡東側200米處,呈方形,邊長160米,牆高10米,下寬10米,上寬3米,占地面積25600平方米,開北門,北門外建有一座瓮城,開東門。今天廢棄的古堡,其輪廓仍依稀可見,最高處有3米多,成南北長方形。一條古道橫穿廢棄古堡,古堡東側的古華嚴寺基台仍高於周邊,新建的古堡,在經歷了人為的破壞後,其高度大減,但其厚度仍比當年。
古時候蘇家疃向東通往蔚州城,向南通往石門口進入靈丘縣,向西通往廣靈縣,向北通往暖泉鎮、五岔口進入陽原縣
清代人口的急劇增長,很顯然之前原有的古堡已不能容納更多的人居住,所以在堡的北側新建住宅,當地人俗稱北莊。
古堡內有110多座明清院落,其中明代院落有20多座。堡外北莊有20多座清代院落。

古堡廟宇

古堡建有文廟、老爺廟、關帝廟、財神廟、真武廟、三官廟、奶奶廟、馬王廟、五道廟、龍王廟、河神廟共十一座廟宇,另外還建有觀音殿,在蔚州華嚴寺內。兩座戲台,分別位於奶奶廟前,和龍王廟前。
文廟位於古堡北200米處,為一進院落,古代私塾在此,廟外有一棵古松,毗鄰華嚴寺,今已毀。
老爺廟、關帝廟位於瓮城內西側,財神廟位於瓮城內北側,真武廟位於北門之上,三廟皆於文革期間拆毀。
三觀廟、奶奶廟位於瓮城外東側,各自呈一進院落,奶奶廟前為戲台,兩者間為古堡出入必經之路,該戲台每逢農曆三月二十辦廟會,今兩廟僅存主殿,戲台於公元1963年拆毀,現存戲台為重建,並非原址。
馬王廟、五道廟位於古堡東北80米處,此兩座廟外看是一座廟,實則內為兩座廟。
龍王廟位於古堡東北200米處的高台之上,為一進院落,院內有一座四角亭,廟前為一條古道,古道南側為一座戲台,今院落、戲台已毀,僅存主殿。

河神廟位於古堡北500米處,壺流河南岸之上,為一進院落,今已毀。
關於河神廟傳說,傳說該廟為蘇家疃和南蘇家疃共同出資而建,但建成後立碑時,卻只刻有蘇家疃,因此導致兩地居民不和。

居住姓氏

唐代時蘇家疃為蘇姓聚居地,元末戰爭不斷,導致蔚州一帶人口大減,到明初時已經無人居住,後明代遷山西洪洞劉、郭、康三姓於此,後明末清初之際陸續有王、李、張、趙、楊、馬六姓遷來,而後又遷來或隨母改嫁未改姓,有段、田、柴、蘇、易、付、曹、牛、殷、雷、陳、仲、孫、譚、范、賈、嚴、苑等姓。至此蘇家疃已有二十多姓氏。

文獻記載

《蔚州志》順治版(公元1659年)記載“蔚州東西廣二百里,東至美峪關,西至蘇家疃。”
《蔚州志》光緒版(公元1877年)記載“乾隆十年夏,蘇家疃諸村雹。”
影壁,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碑文“□□□杜□□周禮著落成之典廢修□舉月令垂□□之文□人居一來有不□普濟為心者也蘇家町舊有浮橋一座廣度行人地鄰暖泉路道雲……嘉慶十八年”

流傳諺語

在蔚州流傳著“騎馬壓騾的蘇家疃”

古蹟之劫

文革期間,蘇家疃內數多廟宇石碑被拆,用於興修水利。
註:蘇家疃和南蘇家疃是兩個村子,兩地相距1公里,在蘇邵堡(南蘇家疃堡)文昌閣內的《通省大路碑》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上提到過“山西大同府蔚州綾羅里南蘇家町堡”,“蘇家町”在蔚州志中一般記為“蘇家疃”,綾羅里屬於蔚州十五里之一,很明顯南蘇家疃堡是民堡,而蘇家疃因碑文毀壞,無從考證,但是據說一般建有瓮城的堡是官府所建,稱官堡,或軍堡,即蔚州衛八所之下的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