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禾本科植物]

蘆葦[禾本科植物]

蘆葦(Phragmites communis),多年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長,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藥。蘆莖、蘆根還可以用於造紙行業,以及生物製劑。經過加工的蘆莖還可以做成工藝品。古時古人用蘆葦制掃把。蘆葦是濕地環境中生長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長於池沼、河岸、溪邊淺水地區,常形成葦塘。余亞飛詩稱:“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樸無華野趣濃”。 蘆葦莖稈直立,植株高大,迎風搖曳,野趣橫生。由於蘆葦的葉、葉鞘、莖、根狀莖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氣組織,所以它在淨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蘆葦莖稈堅韌,纖維含量高,是造紙工業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在湖邊長的比較多。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蘆葦的形態特徵 蘆葦的形態特徵

蘆葦多年生,根狀莖十分發達。稈直立,高1-3 (8)米,直徑1-4厘米,具20多節,基部和上部的節間較短,最長節間位於下部第4-6節,長20-25 (40)厘米,節下被臘粉。

葉鞘下部者短於而上部者,長於其節間;葉舌邊緣密生一圈長約1毫米的短纖毛,兩側緣毛長3-5毫米,易脫落;葉片披針狀線形,長30厘米,寬2厘米,無毛,頂端長漸尖成絲形。

圓錐花序大型,長20-40厘米,寬約10厘米,分枝多數,長5-20厘米,著生稠密下垂的小穗;小穗柄長2-4毫米,無毛;小穗長約12毫米,含4花。穎具3脈,第一穎長4毫米;第二穎長約7毫米。第一不孕外稃雄性,長約12毫米,第二外稃長11毫米,具3脈,頂端長漸尖,基盤延長,兩側密生等長於外稃的絲狀柔毛,與無毛的小穗軸相連線處具明顯關節,成熟後易自關節上脫落;內稃長約3毫米,兩脊粗糙;雄蕊3,花葯長1.5-2毫米,黃色;穎果長約1.5毫米。

蘆葦 蘆葦

染色體2n=36(Tischler 1942,Labadie 1976 a)44,46,48(Hunter 1934,Vachova 1976),49,50,51,52,54(Avdolov 1928,1931),84(Tarnavschi 1948),96(Gorenflot et al.1972)。為高多倍體和非整倍體的植物。

分布範圍

蘆葦為全球廣泛分布的多型種。除森林生境不生長外,各種有水源的空曠地帶,常以其迅速擴展的繁殖能力,形成連片的蘆葦群落。

中國廣布蘆葦,其中以東北的遼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和錫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騰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額敏河谷,華北平原的白洋淀等葦區,是大面積蘆葦集中的分布地區。當今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蘇沭陽、浙江、安徽等地。

蘆葦分布圖 蘆葦分布圖

蘆葦生於江河湖澤、池塘溝渠沿岸和低濕地。為全球廣泛分布的多型種。除森林生境不生長外,各種有水源的空曠地帶,常以其迅速擴展的繁殖能力,形成連片的蘆葦群落。模式標本采自澳大利亞。

主要價值

蘆葦不僅可造紙,建材等工業原料,根部可入藥,有利尿、解毒、清涼、鎮嘔、防腦炎等功能,除了巨大的經濟價值以外,蘆葦還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大面積的蘆葦不僅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所形成的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也為鳥類提供棲息,覓食,繁殖的家園。

經濟價值

蘆葦桿含有纖維素,可以用來造紙和人造纖維。中國從古代就用蘆葦編制“葦席”鋪炕、蓋房或搭建臨時建築。古代各國都有用蘆葦的空莖製造的樂器——蘆笛,蘆葦莖內的薄膜做笛子的笛膜使用。蘆葦穗可以作掃帚,花絮可以充填枕頭。

園林價值

蘆葦種在公園湖邊開花季節特別美觀。在歐洲國家的公園,經常可以看到蘆葦優雅的身影。 培育出蘆葦最新品種。深水耐寒、抗旱、抗高溫、抗倒伏,筆直、株高、梗粗、葉壯,成活率高。能達到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等優點。生命力強,易管理,適應環境廣,生長速度快,是景點旅遊、水面綠化、河道管理、淨化水質、沼澤濕地、置景工程、護土固堤、改良土壤之首選,為固堤造陸先鋒環保植物。

畜牧價值

蘆葦--江城無罟拍攝 蘆葦--江城無罟拍攝

蘆葦又是一種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生物量高的作物。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藥良牧草,飼用價值高.嫩莖、葉為各種家畜所喜食。大多數都作為放牧地利用,也有用作割草地或放牧與割草兼用,往往作為早春放牧地。蘆葦草地有季節性積水或過濕,加之是高草地,適宜馬、牛大畜放牧。

蘆葦地上部分植株高大,又有較強的再生力,以蘆葦為主的草地,生物量也是牧草類較高的,在自然條件下,產鮮草3.9-13.9噸/公頃。每年可刈割2-3次。除放牧利用外,可曬制乾草和青貯。青貯後,草青色綠,香味濃,羊很喜食、牛馬亦喜食。

藥用價值

蘆葦為保土固堤植物。葦稈可作造紙和人造絲、人造棉原料,也供編織席、簾等用;嫩時含大量蛋白質和糖分,為優良飼料;嫩芽可食用,也可做粽子。外面包的葉子花絮可做掃帚;花絮可填枕頭;根狀莖叫做蘆根,中醫學上入藥,性寒、味甘,適合用於清胃火,除肺熱,健胃、鎮嘔、利尿之功效。 《本草綱目》謂蘆葉“治霍亂嘔逆,癰疽”;《本經道源》記載它有“燒存性,治活衄諸血之功”;除蘆葉為末,以蔥、椒湯洗淨,敷之,可治發背潰爛。

蘆花止血解毒,治鼻衄、血崩,上吐下瀉。《本草圖經》記載它“煮濃汁服,主魚蟹之毒。”蘆葦既是菜餚中佳晶,又能治熱血口渴、淋病。《王揪藥解》說它能“清肺止渴,利水通淋”。《本草綱目》記載它能“解諸肉毒”。蘆莖、蘆根更是中醫治療溫病的要藥,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古代十四種藥物書籍上都有詳盡記載。頗為有名的“千金葦”莖,已遠銷海外。

現代藥理證實,蘆葦的葉、花、莖、根都含有豐富的藥理成分—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兩種糖醛酸以及多量維生素B1、B2、C等十多種,因而受到醫、藥學界的重視。

工業價值

稈為造紙原料或作編席織簾及建棚材料。

栽培技術

蘆葦生在淺水中或低濕地,新墾麥田或其他水田、旱田易受害。蘆葦具有橫走的根狀莖,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狀莖繁殖為主,根狀莖縱橫交錯形成網狀,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較厚的根狀莖層,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狀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能較長時間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狀莖,一旦條件適宜,仍可發育成新枝。也能以種子繁殖,種子可隨風傳播。

對水分的適應幅度很寬,從土壤濕潤到長年積水,從水深幾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蘆葦群落。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緩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稱。

在華北平原白洋淀地區發芽期4月上旬,展葉期5月初,生長期4月上旬至7月下旬,孕穗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抽穗期8月上旬到下旬,開花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種子成熟期10月上旬,落葉期10月底以後。上海地區3月中、下旬從 地下根莖長出芽,4-5月大量發生,9-10月開花,11月結果。在黑龍江5-6月出苗,當年只進行營養生長,7-9月形成越冬芽,越冬芽於5-6月萌發,7-8月開花,8-9月成熟。

植物文化

蒹 葭

(出自詩經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江村即事

(司空曙)

蘆葦 蘆葦

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江村晚眺

(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青溪主客歌

(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門外歸來有旌節。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猶挾柯亭月。

山陰主人載雪舟,掀篷系纜青溪頭。平生耳熱欠一識,若為牽挽行雲留。

一聲橫玉西風裡,蘆花不動鷗飛起。馬蹄依舊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詠蘆葦

(余亞飛)

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

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樸無華野趣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