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番石榴褐斑病

藥用植物番石榴褐斑病

藥用植物番石榴褐斑病,該病主要發生在泰國大果番石榴和雜交番石榴的果實上,嚴重時發病率達50%以上。病菌以菌絲潛伏在病組織內或以病組織上的分生孢子越冬,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寄主氣孔或傷口侵入,葉片病斑上幾乎全年都可產孢進行重複侵染。

疾病名稱:藥用植物番石榴褐斑病

藥用植物番石榴褐斑病藥用植物番石榴褐斑病

基本概況

番石榴 學名 Psidium Guajava L.別名雞矢果。為桃金孃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葉含多種揮髮油,是一種兼有藥用價值的熱帶水果。

基本症狀

該病主要發生在泰國大果番石榴和雜交番石榴的果實上,嚴重時發病率達50%以上。葉面上病斑暗褐色至紅褐色,無邊緣或邊緣不明顯,多分布於葉緣,背面生灰色霉狀物,即病原菌的子實體;果實亦被害,病果表面呈暗褐色至黑色的小點,中央凹陷,邊緣紅褐色,潮濕時中央也生霉狀物。(圖左)

病因原理

Pseudocercospora psidii (Rengel)R.F.Casteneda,Ruiz et U.Braun稱番石榴假尾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子實體主要葉背面生,子座球形,褐色,直徑26—90μm;分生孢子梗叢生,不分枝,0~1個隔膜,直或1—2膝狀節,淡欖褐色,頂端無色,稍窄,圓錐形,孢痕不明顯,直徑約l一1.5μm,更大小9—30×3—4(μm);分生孢子倒棍棒狀,直或彎曲,近無色,基部倒圓錐形,1—6個分隔,多數為3—4個分隔,頂端稍鈍,大小為17—77×1.9—3.5(μm)。

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潛伏在病組織內或以病組織上的分生孢子越冬,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寄主氣孔或傷口侵入,葉片病斑上幾乎全年都可產孢進行重複侵染。一般土壤瘠薄、植株瘦弱易發病。天氣潮濕,葉面上水濕持續時間長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和適當蔭蔽。化學防治:在雨季病害嚴重時,可噴灑1%波爾多液,每15~20d一次,連噴2~3 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