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豆

藤本豆

藤本豆,多年生藤本豆具有多年生性,一年種植多年或常年受益,減少勞動力支出。藤本豆似葡萄一樣爬架生長,一次栽培即可長年開花結莢不斷,效益是種植普通豆類作物的十幾倍。藤本豆是我國農業專家在20多個豆科作物中,經過20多年的精心篩選,最終選中由野生藤豆和普通油豆雜交選育而成。

基本信息

藤本豆

藤本豆 藤本豆

豆角也能“長生不老”

豆角是一種家常蔬菜,一般壽命也只有幾個月,如果說一株豆角可以活幾十年,而且天天開花、日日結果,您一定覺得是神話,但是現在這個神話已經變成了現實。下面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種神奇的豆角。

這種豆角叫做多年生藤本豆,種一次就可以多年生長、只要在攝氏零度以上,就可以天天開花、日日結莢,還能象樹木一樣隨時帶花帶角移栽。而且經過多年實驗表明,這種豆角不需化肥農藥,有利於環境保護,味道也非常鮮美,同時兼有野生藤豆的頑強生命力,具有抵禦多種自然災害(病、蟲、 旱、澇、風沙、冰雹),兼備糧、菜、林、花、藥 一體的新物種,只要3個月就可以長到十米多高,自然自生固氮,可活體貯藏。。

說起這項發明還得追溯到1980年,那時在吉林省農科院工作

的周玉文到日本進行農業考察,深感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嚴峻性,於是回國後便開始著手研製兼備多種功能的豆科植物。單收集豆科育種材料就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淘汰了綠豆、黑豆、紅豆等20多種豆種,最後終於選中了野生藤豆和普通油豆雜交。在1984年周玉文終於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雖然選種的問題解決了,但是授粉又成了下一個難題。為了尋找最佳授粉的時間,周玉文和老伴經常在豆角秧邊一坐就是一天,拿著放大鏡和繡花針為花瓣授粉。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20年如一日的努力,年逾七旬的周玉文終於成功了。他的多年生藤本豆及其栽培方法已與2002年6月被中國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授理為國家專利,授權公告日:2007年9月。

多年生藤本豆單株最低年產量160公斤,一旦推廣使用,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目前,以使發明真正的轉化為生產力,多年生藤本豆具有如下種植優點及特點。

藤本豆特性

產量高 多生長點

在0-42℃無休眠期天天開花,日日結莢。年產率高,每公頃產50-60萬公斤。(500公斤/公頃一般豆糧,3000公斤大豆/公頃,0.75-1萬公斤/公頃玉米,一般豆角30000公斤/公頃)。

多抗逆性

多抗逆性(抗旱、抗澇、抗寒、抗病),荒山、鹽鹼地均可生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可以同時達到綠化、固沙、改造鹽鹼地作用。

多功能性

能生產出糧、菜、林、花、飲、藥、雜兼備型,含植物高蛋白質的解毒豆糧。種子含多年生高蛋白質豆糧是解毒、長壽、抗癌、抗寒的好食品。其鮮花是防高溫,避酷暑,解瘟毒的好飲料。

藤本豆優點

① 多年生藤本豆糧,改變傳統種植方式,不需要化肥農藥,利用三化土地廢棄地。

② 三化土地的綠化、土壤改良、鐵路公路的綠化、防沙固沙。

③ 新農村旅遊業 多年生藤本豆種植百天就長10餘米長,並且無休眠期,天天開花,日日結莢,形成開不敗的紅色鮮花、綠色枝藤、紫色果實海洋。可以開發立體觀光農業。

④ 帶動運輸業、包裝業的發展。

⑤ 緩解溫室效應 多年生藤本豆的大規模種植,對於緩解溫室效應,改善環境起到積極作用。

藤本豆是一種多年生植物,其優點是籽粒中含有胺基酸及完全蛋白質,含有豐富的鈣, 鐵, 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B1等元素,鮮豆角中的各營養元素流失少,其根、花、葉在農業生產中都有重要套用,並且豆類品是解毒、長壽、抗癌、抗寒、抗暑的綠色保健食品。

保健功能

多年生藤本豆多肽與大豆多肽作用類似,對高膽固醇患者有明顯的降血清膽固醇作用,而對膽固醇正常者無明顯影響,同時還提示有提高 S O D 酶活性、抗脂質過氧化跡象,但後者還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證實。據報導大豆多肽的降血膽固醇作用的機制主要是大豆多肽可以阻止膽固醇在腸道內的再吸收,多年生藤本豆多肽的降膽固醇作用機制是否與大豆多肽相似,也還需要作進一步研究。

栽培技術

種植基地的建立

1.1選地

藤本豆生長周期長,生長迅速,產量高,多生長點,耗水量都較小。0-42℃無休眠期天天開花,日日結莢。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水田、旱田、丘陵坡地三化廢地均可種植,為了確保藤本豆豐產優質高效,選地時應主要注意以下事項:

(1)應選擇避風條件較好、陽光充足的小環境。

(2)選擇土層深厚、結構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粘粒含量<40%);土壤呈微酸性為佳,若土壤酸性度過大,築畦後在畦面上均勻施撒石灰粉,以中和酸性。

(3)地下水位在1 m(米)以下,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以下幾種情形之一的區域不宜選用:

①地勢過低,地下水位過高,排水不良;

②水源嚴重不足;

③土質過於粘重且易板結的土壤,或保水保肥力差的沙質土。

1.2 規劃

1.2.1 道路系統

藤本豆生產運輸量大,為了便於運輸,應設定完善的道路系統。小型基地必須有可通拖拉機通道;大型基地還必須建有大路可通大卡車。

1.2.2 排灌系統

藤本豆抗旱性和抗澇性性能強,可因地制宜建好排灌系統,確保高產。

1.2.3 搭建頂棚

藤本豆生長速度快,百天可生長10米長。棚頂應離地高為180~200cm,寬度為600~800cm。

1.3 整地

在種植前要充分犁耙,使表土疏鬆細碎,並撿淨樹根和茅草、硬骨草、香附子等惡草,讓太陽曬2~3天。

育苗栽培技術

2.1育苗技術

2.1.1營養缽苗床採用深坑苗床,床面平整,埂高20cm, 床寬1~1.2m,長度依地勢而定,營養土肥土比2∶8。塑膠營養缽規格為寬6cm,高8cm,厚0.03cm,並將營養缽整齊嚴密地擺放在整平的苗床里。

2.1.2營養缽苗土壤要求 以敵克松+腐、熟曬乾細糞+土壤疏鬆、肥沃,富含有 機質的微酸性壤土、沙壤土。

2.1.3種子處理 首先將種子在陽光下曬兩天,然後浸種, 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消毒處理15分鐘,清水漂洗乾淨後置於1%的小蘇打溶液或清水中浸種3~5小時,漂洗乾淨,將種子播於營養缽,每缽放種子1 粒,深度以土蓋嚴種子為度(約1~3cm)。

2.1.4苗期管理 水分以保持袋土通體濕潤,表土見乾2~3 天澆水為原則。第1對真葉開始出圃移栽,苗期時間為8~10天為宜。

2.2栽培技術

2.2.1規劃及開墾 將土壤耕翻25cm左右,施撒有機肥,每株底肥10kg。築畦開溝,便利澆灌。以高等規劃為原則,株間距離為1.2~1.5米,畦間距離為6~8米;也可因地制宜,增大株間距離,縮小畦間距離。

2.2.2移栽定植 藤本豆的定植期要根據栽培方式和生育指標確定。採用育苗移栽的,一般在第1對真葉前開穴定植,定植後澆活棵水,填實定植孔。

直播技術

藤本豆根系再生能力強,栽培上不提倡採用直播。露地種植,當溫度在20度以上時出苗率為85%以上。直播可按定植規劃播種,一般3~4天即可出苗,保持土壤濕潤,但不宜過於多澆水,增強抗逆性。

前期管理

4.1搭架

4.1.1上架 一般在開始“甩蔓”時就搭上架,用長為2~2.3米、粗為3cm左右的竹竿,在距植株基部10~15cm處將竹竿插入土中10~20cm,斜架在頂架上,用鐵絲綁緊。為防止主、側莖互相纏繞,用竹竿插在距主竿30~50cm處,引側蔓。有利於通風透光,減少落花落莢。

4.1.2頂架 每畦藤本豆生長所需6~8米,規劃①6米:3米×5~6米;②8米:4米×4~5米為支撐柱(從成本和環保角度考慮本人推薦以1寸鐵皮管做支撐柱),支撐管長2.3~2.8米;插入土中50cm,根據土質而定插入深淺。支撐管頂部鑽孔穿鐵絲(口徑12以上)固定兩邊末部,用3.5米竹竿綁在鐵絲之上,縱橫交錯,50cm×50cm以上為佳。

4.2引蔓 藤本豆抽枝長蔓迅速,第3個三葉片長出就應搭支架,一般在定植後10~12天開始伸蔓。初期,莖蔓的纏繞能力不強,選擇人工扶助引蔓上架(在露水未乾或陰天時為佳)。

4.3整枝 合理的整枝能提高藤本豆高產的主要措施。在主蔓上第1個花序以下的側枝長到3cm之內時摘除,以保證主莖粗壯,主蔓快速伸至棚頂。促使架上側枝生長。

後期管理

5.1花期 第一花開時間在35~45天,做好通風透光,花枝過密要及時修剪,預防蟲害。每一花序有5~9組花,每組有3~5個花,所以花朵都可結莢。多澆水,保持土壤濕度。

5.2採收 開花後12~15天莢果飽滿,子粒未顯時即可採收鮮豆;25~30天肉皮乾枯,即可採收豆籽。採收時要細心,不要碰傷或碰掉花序上的花穗,以增加結莢數,提高產量。

5.3修剪 進入採收期後,應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及時摘除基部老葉;採收完一花序後應及時剪除(採收後豆莢斷口處會二次結穗,孕花期時間較長,需要肥量大,為不影響下一花序生長應剪除)。

防治

6.1除草 花期前,地面裸露面積大,雜草易滋生,必須重視除草工作,應保持無雜草狀態。提倡用地膜覆蓋畦面,以減少雜草滋生,保護土壤結構。

6.2追肥 如在比較貧瘠的土壤上種植,可以在花期前淺耕施撒有機肥。其後3~6個月施撒一次有機肥,可確保增產。

6.3防蟲害 在我過南方病蟲害嚴重,藤本豆也未能完全避免,主要為蟲害。因此再移栽定植前在土壤上噴灑殺蟲藥,花期後如蟲害嚴重,可以斟酌噴灑一般的殺蟲農藥,或用其他環保驅蟲方法均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