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路

藝術之路

《藝術之路》,作者(法)克洛貸爾(著),羅新璋(譯),由北京燕山出版社發行於2006年11月1日出版。本書暢談歷代藝術名家的千古絕唱和經典之作,內容涉及繪畫、音樂、雕刻、建築、攝影等各種藝術門類。在描繪中融入感悟和評論,傳達了眼通耳、耳通心、眼耳並用,心靈通融各個感官的美學通感觀念。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藝術之路

這是一部神思飛揚,大氣磅礴的藝術隨筆。作者暢談歷代藝術名家的千古絕唱和經典之作,內容涉及繪畫、音樂、雕刻、建築、攝影等各種藝術門類。在這部詩意盎然的談藝錄中,作者把他受益於東方哲學的領悟運用在對藝術品的賞析中。在描繪中融入感悟和評論,傳達了眼通耳、耳通心、眼耳並用,心靈通融各個感官的美學通感觀念,讓讀者諸君在感佩作家博學多識的同時,與他共歷與藝術大師神交的奇妙精神旅程。

作者簡介

保爾·克洛岱爾(1868—1955),法國詩人、劇作家、散文家,法蘭西學院院士,二十世紀前半葉法國文壇的傑出人物。克洛岱爾中年時期在中國和日本任職二十多年,對東方文化深為熱愛。代表作有詩歌《五大頌歌》、《下界之彌撒》、《聖誕詩葉》;劇作《金頭》、《城市》、《人質》、《屈原之父》等;文論集《立場與建議》、《形象與比喻》、《藝術之路》(又名《以目代耳》)等。

目錄

譯序

一 荷蘭繪畫導論

二 西班牙繪畫

三 病人的夢

四 法國十二三世紀大教堂的彩窗

五 藝術之路

六 隨記幾則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八 關於音樂

九 阿瑟·霍耐格

十 《詩篇》與攝影

十一 骨骼

十二 寶石之神秘

十三 珍珠

十四 參觀國聯大廈

作者小傳

書摘

然而,不能否認,在講究技法、製作和炫耀的藝術之外,在埃斯科河與默茲河之間的民間靈魂里,存在某種對直接現實的強烈興趣,存在某種唯求中看的嗜欲,就像小孩子演木偶戲自娛一樣。中世紀的水彩畫,稚拙派繪畫,布呂根(1525?—1569)、約爾丹斯(1593—1678)和滕尼爾斯(1610?—1690)的繪畫,就能見出這種的認同,這種好感,這種粗獷的興致,佛蘭德人就憑這種豪興,從古到今,一直在觀察圍繞他們的有趣生活,和賜予他們酒肉的沃土。但荷蘭繪畫創新之處,在於所畫的景色和世俗器物,在以宗教場面為背景的畫面上,帶裝飾性、諷喻性、誇張化,不僅僅作為布景或擺設,其自身,單列出來,也已成為繪畫。景色和器物,與正式畫面合在一起,共為一體,這種協調色彩和線條的法則,通稱為構圖,就是下面我們要詳加研究的。

這裡,有必要指出,荷蘭畫家的題材,不是手上拿枝筆,憑偶然感觸或興之所至尋得的。不是碰到什麼都記錄下來。吸引畫家和取悅主顧的畫題,數目很有限。這裡只舉兩個例子。弗羅芒坦有一個中肯的說法,認為所有大畫家同時出現的黃金世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暴烈最混亂的時期,民眾騷亂,宗教論戰,打仗械鬥,不一而足。社會的動盪,並未使畫家平靜的畫筆狂熱過一分鐘。對他們說來,彈藥似乎並沒爆炸。軍隊前進和難民後撤是兩股相反的人流。受傷百姓倒在血泊里齜牙咧嘴之狀,似乎並未蒙畫家一瞥。戰爭之於他們,就像沃韋曼(1619—1668)畫的騎兵在清朗的景色里作歡快的競技表演。

另一方面,我們所講的時代,是海上冒險、發現新大陸、征服殖民地、滿港擄掠物的時代。對這一切,這門藝術未加理會,好像連一點點好奇都沒有。倫勃朗的素描里,難得有一幅畫黑人、獅子或大象的速寫。這批有錢的中產階級,跟買委拉斯凱茲(1599—1660)畫作的高傲的主顧一樣,對異國風物表現出同樣的冷漠。他們所求於畫家的,在此而不在彼。荷蘭繪畫和其他畫派一樣,有自己固有的主張。這個主張,我們已看到,不是對現實的禮讚、探索和記錄。詩人畫家在現實中僅僅選材而已,借取構圖素材。只取對他有用的東西。

我無意中說出一個可能很大膽的想法:荷蘭畫家之所以迴避主題,迴避有寓意的文學典故和戲劇場面,風景里只畫些無名人物,從慷慨的大自然里獲取意念,那是因為他們所要表現的,不是動作,不是事件,而是情感。正像我剛才提到的風景畫,在於予人空闊的感覺,這裡要說的是,那些親切怡人的畫面,是為喚起我們恆久長存的意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