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間彈唱

藏族民間彈唱

民間彈唱藝術是在藏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的傳統藝術。

基本信息

藏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有云:“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
藏族民間彈唱藏族民間彈唱

歷史

民間彈唱藝術在藏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瑪曲被喻為藏族民間彈唱藝術之鄉,其民間彈唱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曲調繁多,彈唱節奏十分明快,適合人們在草原上踏著琴聲翩翩起舞。

表演形式

彈唱所用的樂器一般為龍頭琴和曼陀鈴(八弦琴),表演時可以按傳統曲目自彈自唱,也可以由彈唱者即興編排填詞,格式為三段三句或三段四句式。今天瑪曲主要流行的民間彈唱藝術為“魯”和“拉伊”;還有流行的舞為“卓”和“噶爾”等。

音樂內容

“魯”是安多地區方言中對酒的一種歌唱形式,主要在節日聚會、婚姻嫁娶時演唱,用以抒發情感,烘托氣氛,表詞達意。它的語言含蓄生動,比喻形象貼切,曲調比較短小,但音域寬廣,音調悠揚婉轉,悅耳動聽。“拉伊”意為“山歌”或“情歌”,所唱內容多為愛情題材,也有少數讚美家鄉風光和草原景色的,一般不能在家裡唱,只有在遠離帳篷和長輩的地方才能唱。

“拉伊”的歌詞多用比興,語言生動浪漫,曲調高亢自由,音域寬廣奔放,節奏鮮明,散拍中有規律,規律中有自由。

“卓”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歌舞,流行在藏族各地區,有的地方也稱“鍋莊”,為在年節、重大聚會、喜慶豐收之時邊唱邊舞的一種舞蹈。

“噶爾”,也叫“郭爾”,是圓圈舞,也稱為環舞,是一種民眾性的歌舞,融表演、說唱、舞蹈為一體。曲調可快可慢,將自由浪漫,有傳統的歌詞,也有即興表演,有時男女相互對唱,內容涉及古老的神話傳說、男女愛情等。歌舞興濃時,則通宵達旦;進行比賽時,常一兩晝夜不散。

出名人物

瑪曲的民間彈唱從上個世紀80年代達到鼎盛,湧現出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彈唱藝術家,像華爾貢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