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立方

藍立方,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志願者服務活動平台,是北京奧運會志願者活動的一項創舉,奧運期間“藍立方”分布在北京市18個區縣的227個點,藍立方里除配備筆記本電腦、服務提示牌和愛心留言板等服務裝備外,還有地圖、急救藥箱等常備品,更有一群青春、活潑、熱情的“80後”、“90後”志願者為行人提供各種特色服務。2009年9月,在中國60周年國慶之際,北京重啟了藍立方,相關方面表示,藍立方不僅給志願者提供一個實踐的平台,更重要的是留給北京一筆志願者服務體系的精神財富,因此,藍立方將被永久保存,並在以後不同級別的賽會之前隨時啟動。

簡介

藍立藍立方

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一種藍色崗亭遍布京城,身穿藍色服裝的城市志願者在崗亭里用熱情、周到的服務以及真誠、甜美的微笑征服了世界各國的來賓和朋友,這些崗亭也被親切地稱為“藍立方”。通常,“藍立方”里除配備筆記本電腦、服務提示牌和愛心留言板等服務裝備外,還有地圖、急救藥箱等常備品。

背景

藍立方奧運會期間藍立方的志願者

北京奧運會的志願者服務創造了奧運歷史上的多項“之最”,同時它也開創了一個先例:即城市志願者和社會志願者不進場館,而是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進行服務的模式;而星羅棋布在北京街頭的550多個“藍立方”,正是城市志願者們的大本營。
高科技裝備的“藍立方”統一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和無線網卡,以及太陽能充電器等裝置,可為來往遊客查詢即時火車信息和交通路線。550個服務站點還增添了擴音設備,可向過往行人播報最新的天氣預報。並通過耳麥與場館內賽會志願者進行實時聯絡,為市民播報比賽的最新動態。一個多月來,無數人感受到了“藍立方”的溫暖,迷路的外地遊客在這裡被指點迷津,趕著看比賽的外國朋友在這裡得到最方便快速的交通諮詢,這裡有小馬扎為路人歇腳,有藥品供老人解暑。

奧運會結束後,很多“藍立方”里的志願者表達了他們對這段生活的難忘與不捨,來自清華大學的學生劉佑達就表示:這次志願者的經歷,“是自己第一次完完全全以一個服務者的身份來回報這個社會”;奧運會雖然結束了,但這次志願服務的經歷讓自己受益匪淺。實際上,告別了藍色的志願者服,並沒有告別做一名志願者的快樂,相反,將會有更多的有志於社會公益事業和志願服務的市民走進“藍立方”里來。

奧運後重啟

藍立方迎國慶,藍立方重啟

本以為“藍立方”只是北京奧運的產物,奧運結束後它的使命也就隨之完成。可是大家沒有料到,時隔一年以後的2009年,在國慶60周年之際,“藍立方”又一次出現在北京的街頭。再一次亮相的“藍立方”與2008年相比有了細微的變化,那就是多了一些國慶的慶典元素:藍T恤加印了國慶60周年慶祝活動標誌、“藍立方”外立面也用朱漆重新裝飾“藍立方”有了紅元素,目的在於襯托國慶60周年的喜慶和祥和。

開啟時間

從2009年9月8日起到9月27日,分布在北京市18個區縣的227個“藍立方”將陸續開啟,進入前期測試演練,服務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2時。9月28日至10月8日,所有“藍立方”都將啟用,北京城市志願服務活動將迎來節日服務階段,全市重要交通樞紐、商業網點、旅遊景點、文化活動場所等區域都將設立城市志願服務站點,總共227個。城市志願者將每天從9點至17點服務8小時,每天2個班次,每個班次5人。

文化特色

志願者正在為市民提供諮詢服務志願者正在為市民提供諮詢服務

2009年9月27日,前門大街的城市志願者已經新裝上崗“預熱”。他們的服裝與奧運時期不同,雖然顏色沿用了藍色作為基本色調,但增加了紅色的60周年袖標,以及胸前的北京志願者聯合會標誌。傳統的“藍立方”已經不見了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仿古的亭子。站點的外立面進行了重裝改造,加裝古代建築風格尖頂,外立面用朱漆紅柱、格柵、傳統手工剪紙等風格裝飾,與前門大街的風格相近。

特色服務

和奧運時期一樣,各個城市志願服務站點將根據各自特點開展特色服務。比如,簋街站點將力推美食資訊服務,製作“簋街美食一覽圖”和“簋街風情錄”。各站點均配備紙巾、雨具、針線、打氣筒等應急物資。而東四文體中心站點則組織“經典紅歌大家唱,‘藍立方’里憶祖國”活動,邀請周邊居民和志願者們共唱愛國歌曲。

實踐平台

經受住考驗的“80後”“90後”

在170萬北京奧運會的志願者中,被稱為“80後”、“90後”的青年學生無疑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對於曾經飽受質疑的“80後”、“90後”們在北京奧運會上的表現,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郝平認為:“他們如此深情地投入奧運會志願服務工作,以自己一流的外語能力、良好的知識結構和出色的溝通能力,打破了大家對‘80後’、‘90後’的質疑和偏見。他們不是垮掉的一代,不是受懷疑的一代,而是非常了不起的、滿懷希望的一代新人。”

志願者正在為市民提供諮詢服務藍立方誌願者

經受住考驗的“80後”、“90後”們,在服務奧運的過程中,也收穫了成長。“要感謝成千上萬、無私奉獻的志願者們,沒有他們,這一切是不可能實現的。”在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如此表達對那些默默無聞但卻辛勤付出的志願者們的敬意。

被破解的社會實踐難題

“現在找個社會實踐的單位,真是太難了。”這個假期,沒有參加奧運志願服務的二外學生李昕薇說,據小李介紹,2008年暑假期,班裡能夠聯繫上實踐單位的也就幾個人;為此,很多以前沒有報名參加奧運會志願者選拔的同學都感到特別後悔。“其實我們就是想有個機會接觸一下社會,對實踐的崗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有的同學甚至只要求能找個刷盤子、搞推銷的機會,至於回報,就更是不敢抱什麼想法了。”小李告訴記者,由於社會實踐難,現在已經有了專門介紹大學生實踐的中介,每次收費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

志願者正在為市民提供諮詢服務志願者為老人提供指導服務

10萬賽會志願者、20萬拉拉隊志願者、40萬城市志願者、100萬社會志願者……北京奧運會創下了一連串志願服務的紀錄,也從另一個角度為破解青年學生社會實踐的難題提供了新思路:今後,一些頻繁舉辦的賽事和展會可以成為學生社會實踐的舞台。

讓“藍立方”成為永久舞台

實際上,對於“藍立方”的需求,並非只在奧運會期間。作為一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北京始終是國內外遊客追逐的目標。而對第一次抵達北京的他們來說,北京更是一座陌生的城市——縱使旅遊指南的小冊子上已經標註了很多的說明,縱使景點地圖上畫出了很詳細的路線;而這樣的需求,在北京的街頭每天都可以遇到。即使對於家門口的北京人來說,奧運會期間“藍立方”里留下的溫情瞬間,也值得永久回味。

更重要的是,留下“藍立方”,就等於為青年學子提供了一個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的永久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一代青年人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必將收穫成長的快樂。

意義

志願者藍立方活動

2008年8月的北京,被世界銘記的不僅是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還有“藍立方”中40萬城市志願者傳遞出的溫情笑意,那張張笑臉正是開放中的中國最好的形象代言。如今,保留下來的“藍立方”不僅會給人們留下一個美麗溫情的回憶,更會為北京留下一項寶貴的精神財富。

“藍立方”和北京城市志願者是北京奧運會的一大創舉,它們將不僅僅在北京保留,還將走出北京,走向世界。祁治國說,由於北京志願者在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為世界一些重大活動提供了經驗和借鑑,在上海的世博會,在倫敦奧運會上,據說都要設立城市志願者,還將複製他們的“微笑圈”。

北京奧運會期間遍布街頭、承載著志願者夢想的溫情小屋——“藍立方”將保留下來,和“藍立方”一起保留下來的還有一批經過奧運會歷練的高素質城市志願者,多項貼近民眾,服務百姓生活的公益項目,市區政府高效運轉的志願者組織機制,以及鼓勵倡導大眾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社會風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