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喉太陽鳥

藍喉太陽鳥

藍喉太陽鳥,英文名Mrs Gould's Su ird,拉丁學名 Aethopyga gouldiae,酷似《憤怒的小鳥》中的George。雄鳥前額至後頸、耳後塊斑、頦、喉綠色而具金屬光澤,眼先、頰、頭側黑色,頸側和背暗紅色。生活於喜馬拉雅山脈及印度阿薩姆至中國西南及印度支那。卵生,春季常取食於杜鵑灌叢,夏季於懸鉤子。指名亞種於喜馬拉雅山脈;亞種dabryii於中國華中及西南。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藍喉太陽鳥藍喉太陽鳥

中文名:藍喉太陽鳥

拉丁名:Aethopyga gouldiae

英文名:Blue-throated Sunbird

類中文名:鳥類目中文名:雀形目

科中文名:太陽鳥科

屬中文名:太陽鳥屬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否

遷 徙: 留鳥

科學分類

藍喉太陽鳥藍喉太陽鳥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太陽鳥科 Nectariniidae

屬:太陽鳥屬 Aethopyga

種:藍喉太陽鳥 A. gouldiae

物種簡介

藍喉太陽鳥藍喉太陽鳥

藍喉太陽鳥(學名:Aethopyga gouldiae)為太陽鳥科太陽鳥屬的鳥類,俗名桐花鳳。分布於印度、東至中南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四川雲南貴州陝西廣西湖北湖南等地。

主要生活于海拔1000-3100米的高原盆地和山地的闊葉林、溝谷林、稀樹灌叢以至河邊和公路邊的喬木樹叢竹叢中以及尤喜在花叢間活動。

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

亞種分布

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1、藍喉太陽鳥西南亞種(學名:Aethopyga gouldiae dabryii)

分布於自印度以東至泰國以北的中南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甘肅、四川、陝西、雲南、貴州、廣西、湖北、湖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康定

2、藍喉太陽鳥指名亞種(學名:Aethopyga gouldiae gouldiae)

分布於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

物種特徵

藍喉太陽鳥藍喉太陽鳥

藍喉太陽鳥雄鳥前額至後頸、耳後塊斑、頦、喉綠色而具金屬光澤,眼先、頰、頭側黑色,頸側和背暗紅色。和下背橄欖綠色,鮮黃色。上覆羽暗綠色而具金屬光澤,中央尾羽延長,顏色與尾上覆羽相同,但先端黑色,外側尾羽黑色,先端稍較淺淡。

兩翅暗褐色,翅表面橄欖綠色。胸鮮黃色而雜有不明顯的火紅色細紋,下腹、後脅和尾下覆羽黃沾綠色或橄欖黃色,尾下覆羽較黃。雌鳥上體橄欖綠色。頭頂羽毛中央有被遮蓋住的暗褐色斑,頭側灰褐色微沾綠色

腰和尾上覆羽染黃色,中央尾羽不延長,淺褐色沾橄欖黃色,外側尾羽黑色,先端淡褐色,外側4對尾羽內翎具白色端斑,越往外側端斑越大。兩翅暗褐色,外翈羽緣橄欖黃色。翅上覆羽與背同色。

頦、喉、頸側和上胸淡灰綠色或橄欖灰色,到腹逐漸變為橄欖黃色,到尾下覆羽變為鮮黃色,翅下覆羽白色微沾黃色。虹膜暗褐至紅褐色,嘴黑色,腳黑色或黑褐色。

酷似《憤怒的小鳥》中的George酷似《憤怒的小鳥》中的George

雄鳥:體型略大(14厘米)的猩紅、藍色及黃色的太陽鳥,藍色尾有延長。與黑胸太陽鳥的區別在色彩亮麗且胸猩紅色,與火尾太陽鳥及黃腰太陽鳥的區別在尾藍色。

指名亞種胸黃色,僅具少量的猩紅色細紋。雌鳥上體橄欖色,下體綠黃,頦及喉煙橄欖色。腰淺黃色而有別於其他種類,僅黑胸太陽鳥與其相似但尾端的白色不清晰。

體重♂4-12g,♀5-8g;體長♂131-160mm,♀91-111mm;嘴峰♂13-17mm,♀13-17mm;翅♂51-58mm,♀45-54mm;尾♂64-88mm,♀30.5-40mm;跗蹠♂13-15.5mm,♀12-16mm(西南亞種)。

生活習性

藍喉太陽鳥藍喉太陽鳥

藍喉太陽鳥主要以花蜜為食,也吃昆蟲動物性食物。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也見3-5隻或10多隻成群,彼此保持一定距離

活動在盛開花朵的樹叢間或樹冠寄生植物花叢中,很少到近地面的花朵間覓食,有時也見成群在種植的四季豆農作物叢中活動和覓食。性活潑,膽小怕人,很遠見人就飛,行動甚為敏捷,但通常飛不多遠或從一棵樹飛至另一棵樹就停息。

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3500m的常綠闊葉林、溝谷林季雨林和常綠、落葉混交林中,也出入於稀樹草坡果園農地河邊與公路邊的樹上,有時也見於竹林和灌叢。

生長繁殖

藍喉太陽鳥藍喉太陽鳥

藍喉太陽鳥繁殖期4-6月。4月中旬即見雌鳥銜羽毛築巢,此時雌雄鳥常追逐鳴叫,時而成對邊飛邊叫,時而停息在樹枝上昂頭翹尾不停地鳴叫,鳴聲單調清脆,似“zhai-zhai-zhai”。

營巢于海拔1000-3000m的常綠闊葉林中,巢呈橢圓形或梨形,主要由植物絨、苔蘚、草、植物纖維、蜘蛛網等構成。巢的大小為長15-18cm,寬10-11.5cm,多固定於灌木細枝上。每窩產卵2-3枚,白色、多被有淡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3.5-15.3mm×10.5-11.5mm。

飼養管理

藍喉太陽鳥藍喉太陽鳥

藍喉太陽鳥初期要用線扎飛羽,以減少飛撞,保存體力,將粉飼料調成稀糊狀,上面加幾條麵包蟲或玉米螟幼蟲,不給飲水。讓鳥餓了吃籠內食罐中的,同時吃進稀料,以後將糊狀料調稠,直至過度到吃粉料

或者用小昆蟲填喂,每日4次,每次2~3條小蟲,填餵時要輕柔,避免損傷,能自食後再放入點頦籠中飼養,供給清潔的水,每天更換。點頦料可用玉米面50%、綠豆面20%、熟蛋黃20%、淡魚粉或蠶蛹粉10%配成。

藍喉太陽鳥活潑好動,要每天溜鳥,呼吸新鮮空氣,曬太陽。夏天應經常讓其水浴,每日可進行一次。冬季應減少水浴次數,浴後要注意不能直接吹風,浴水溫度應在25℃~35℃之間,換羽期要特別注意多給活食和其他動物性飼料。

夏季要注意粉料隨配隨喂,保持新鮮,防止變質。如放入大籠飼養,須經過板籠馴化上食後,再放人較大中籠(100厘米長、60厘米寬、70厘米高)飼養一段時間,發現吃食不爽的繼續填喂,直到體況健壯,再放入大籠,2米高、4米長、3米寬的大籠可飼養30隻左右。

籠頂要有1/3遮雨,多設較低的棲架。藍點頦畏寒,冬天氣溫低於0℃時要在室內飼養,鳥籠要放到室內有陽光照射的地方,在室外應選擇避風向陽之處懸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