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滿服

薩滿服

名稱

薩滿服

介紹

薩滿服 清代法冠以銅帽圈連線十字形帽架內襯黑呢製成,帽檐前部飾纓穗,頂部為一圈銅片,上立一對四叉銅鹿角,兩鹿角間立一小雀,鹿角上墜各色綢飄帶。法衣為圓領,對襟,窄袖袍服。為紫紅粗布面,胸腹及後背貼獸皮,肩部飾綴滿貝殼的披肩,左、右兩肩各立一木質小鳥,下垂繡花飄帶。前胸、後背工飾十幾面大小銅鏡。腰部以下飾三層獸皮穗彩條邊,並綴銅鈴貝殼,後腰系十二條繡花飄帶的圍裙。腰部系掛小鐵弓箭鐵短箭等兵器。
面具形象作憤怒狀,三目圓睜,額頂、碧下、下顎及眉脊均貼羊毛。
當薩滿作法舞蹈時,法服上銅鏡銅鈴等器物富有節奏的叮噹作響,威嚴而神秘。

影響

這件有800年歷史的薩滿服,已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展出過,每到一地都引起轟動,美國數家著名博物館在展覽這件薩滿服期間,都創造各自客流量之最。據介紹,這件薩滿服有150多斤重,需要兩個壯小伙子才能從包裝箱中提出來,博物館曾讓特彆強健的內蒙古小伙子穿上模仿當代的薩滿,只跳了十分鐘就跳不動了,所以至今未能研究出當年的薩滿是如何穿著它完成宗教儀式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