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島一村

薛家島一村地處薛家島街道辦事處駐地西部,唐島灣東北岸,西鄰青島理工大學,是歷史悠久、環境優美、人文薈萃、經濟貿易的集散地。村莊占地面積555畝,現有耕地20畝,2004年有居民431戶,1359口人,薛姓占70%。

薛家島一村地處薛家島街道辦事處駐地西部,唐島灣東北岸,西鄰青島理工大學,是歷史悠久、環境優美、人文薈萃、經濟貿易的集散地。村莊占地面積555畝,現有耕地20畝,2004年有居民431戶,1359口人,薛姓占70%。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軍戶薛遇林攜妻、子由陝西韓城縣遷來此定居,因這裡環以山海,薛氏族人居住於此,故名薛家島。薛遇林有七子,分為七甲,600年歷史蒼桑,逐漸繁衍成薛家島街道辦事處第一個較大的村落。1937年6月國民青島當居實施保甲制度,將薛家島村劃分為一、二、三、四、五、六個保,一村原為一保。1945年解放後,其原保的區域劃分未變,只將保改為村,即薛家島一、二、三、四、五、六村。2004年9月改稱一社區居民委員會。
薛家島一村地處街道辦行政、商貿、教育中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後,一村600餘畝土地和海灘逐漸被國家建設徵用,其經濟結構從農業型向工商貿型轉變,先後建起了金屬製品廠、織帶廠、木器加工廠、建築公司、開發貿易公司、塑膠印刷廠、蓬布廠等10多家企業。有力的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一村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村兩委為了壯大集體經濟,借地利優勢,於上世紀90年代進行房地產開發,在村內建立起了8000餘平方米的廠房,進行招租。2000年又在開發區工業園投資800餘萬元建設了面積達8000餘平方米的工業廠房1 幢,實行對外招租。相繼在村中建起了商住樓,開商店、飯店,搞出租,進行集市貿易。經濟發展保持年年上升趨勢。200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2775萬元,人均純收入5976元。
在經濟繁榮、物質生活大大提高的基礎上,村兩委為解決村民住房,上世紀90年代初在村西建起了豪華別墅樓群,163戶居民住進新樓房。90年代中期於村南部建起了3棟居民樓,有120戶居民搬進了新居,道路進行了硬化,設立了衛生清理隊。其它各項事業蓬蓬勃勃、形勢喜人。上世紀90年代實行老年人生活補助,每人每月60元,8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80元,生日贈送蛋糕。投資30餘萬元,建立了門球場、文化廣場、老年人活動室。村集體投資為每戶村民實行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在部隊榮立三等功以上的現役軍人,給予獎金500元;優秀士兵100元,對應徵入伍的新兵贈送學習用品。
一村歷來著重教育,而今,在學校考上的大中專生,分別給予600元和400元的獎勵,國小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被評為三好學生獎勵100元,各類標兵獎勵50元。
對於建國前的老黨員在黨的生日和春節給予慰問金1600元。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每逢春節每個村民集體補助100元至300元。
為保一方平安,村里成立了由8人組成的治安巡邏隊,設立了治安值班室。
面對未來,一村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一村人充滿了希望和自信,決心把這方熱土耕耘的更加美麗富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