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白粉病

薔薇白粉病

感病的植株,幼葉淡灰色,葉變扭曲,上覆一層白粉,嚴重時葉片枯萎、花朵小而少,甚至不能開花,病菌也可浸染花柄、莖等部位。

危害

危害薔薇。

症狀

感病的植株,幼葉淡灰色,葉變扭曲,上覆一層白粉,嚴重時葉片枯萎、花朵小而少,甚至不能開花,病菌也可浸染花柄、莖等部位。

病原

病原為薔薇單絲殼菌(Sphaerotheca Pannosa)。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芽、病葉或病枝越冬。病害與氣溫關係密切,當氣溫17—25攝氏度時為發病高峰,即4—5月、9—10月為發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1、改進薔薇生長條件,適當通風、透光,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
2、冬季修剪後噴1.02千克/升石硫劑殺死越冬病菌。發病前可噴施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預防,發病時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