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銳

蕭銳

蕭銳,出生於1982年,是山西陽泉人。

基本信息

簡介

蕭銳蕭銳

蕭銳:空餉辦吃的也是另一種空餉

作者:蕭銳近段時間,皖北小城碭山已然不止一次進入公眾視野:幾個月前那個旨在整頓機關幹部作風的所謂“兩風辦”不知是否業已“隨風而去”,而今又有另一個“非常設性的專門機構”——清理吃“空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空餉辦”)橫空出世,據稱是為了集中解決該縣極為嚴重的吃空餉問題。(《新京報》11月12日)

在筆者看來,碭山的“空餉辦”其實吃的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空餉”:由縣紀委牽頭,工作人員從其他單位抽調,而很多地方甚至有人已經是從這個臨時機構跑到那個臨時機構的所謂“臨時機構專業戶”了。這是不是也是“編制在而人不在”地吃本單位的“空餉”呢?

況且,這種“僅自查階段就主動上報問題人員385名”的“初見成效”是否真的治標治本呢?據碭山縣委的一位工作人員稱,碭山曾經進行過清理,但“成效不明顯”。

有關人員這么說不過是為了襯托這次“空餉辦”的“效果很明顯”,但筆者卻更想知道那個曾經的“成效不明顯”,究竟是根本沒有清查出多少吃“空餉”的公職人員,還是清查出來後沒有得到應有處理,或是處理過沒多久便又春風吹又生?筆者斗膽再問一句,現在被當做吃“空餉”而在清理之列的公職人員中,究竟有沒有曾經的某個“非常設臨時機構”的“某某辦”工作人員呢?據筆者所知,很多原本“不在編、不領餉”的人,就是在類似這種一次又一次的臨時機構的成立過程中被“抽調”、被慢慢過渡成為吃餉的人的。這不僅是行政機關越精簡越“人丁興旺”的原因之一,也成為了很多人“鯉魚跳龍門”的變通捷徑。

原以為這個“空餉辦”是碭山原創,但通過網路一搜才發現,這種被稱作“空餉辦”的臨時機構已經風靡大江南北,而且有的地方已經進行了多次動員、幾番“攻堅戰”了。更有甚者還形成了所謂“杜絕吃空餉的長效工作機制”—既然是長效機制,那個非常設的臨時“空餉辦”也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常設機構了。這倒也好,起碼又安排了一部分原本在各單位吃空餉的工作人員。

任何問題的解決都寄希望於沒完沒了的“非常設的臨時機構”,在某種程度上使行政機關原本就病得不輕的人浮於事現象,被再一次隱藏於行政權力的碩大肌體中,不治標更無法治本。筆者以為,解決行政機關用人混亂的關鍵還是應該從制度上嚴把“進人關”,讓那些抽調人員的來源單位真正履行其法定職責—組織、人事、財政、紀檢,這些被抽調來組成臨時機構的單位難道原本不就是專司其職的職能部門嗎?

最近與碭山有關的另一則新聞,說縣領導帶警察強征民田引發衝突,造成政府和民眾關係極度緊張。不知道這個沸沸揚揚的新聞背後,碭山是否也相應成立了一個“強征辦”的臨時機構?真不知那個旨在整頓機關幹部作風的“兩風辦”能不能整得了“強征辦”的作風?而現在被作為新政推出的“空餉辦”,又可否先查一查這些“兩風辦”和“強征辦”之類的臨時機構到底有多少人在吃“空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