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振瀛

蕭振瀛

蕭振瀛,字仙閣,1890年5月2日生於吉林省扶餘縣四馬架村。1947年5月8日病故於北平。原籍山東省文登市大張村。

人物介紹

蕭振瀛字仙閣,1890年5月2日生於吉林省扶餘縣四馬架村。1947年5月8日病故於北平。原籍山東省文登縣大張村。祖父逃荒下關東,落戶於松花江畔。蕭青年時以法政大學學生投軍,歷任東北軍孫烈臣部營長、參謀、軍法官、吉林田賦局局長,以及參議院議員等。後以指責吉林省政,並成立民治會,不容於吉林省省長王樹翰,而離東北。

生平介紹

蕭經李鳴鍾介紹,參加西北軍。歷任綏遠省臨河縣、五原縣縣長,包臨道尹,西安市長,軍法處長等職。並以西北軍代表去蘇聯工作過一時期。西北軍大小頭目都是互拜兄弟,以相拉攏。以之,蕭在西北軍中被稱“蕭大哥”,群相信賴。
蕭和馮二人反目,始於1927、1928年馮在西北“清黨”時,濫肆捕殺。蕭時以軍法處長之位,出於義憤和人道釋放了被捕中的3000餘名青年。知名者有于振瀛、李子健、陳健民等。馮以蕭違犯軍令並懷疑蕭在蘇與蘇有勾結,欲殺蕭。蕭得宋哲元、馬鴻賓、門致中、馮治安等支持及聞承烈、張樹聲從中說項而了。二人從此結怨。馮在“聯蘇反蘇”、“投蔣倒蔣”、“聯閻打閻”中一再失策及在部隊各將領紛紛倒戈下垮台。但一直不甘寂寞伺機欲起。當蕭在華北開山立府後,馮藉蕭母辦壽特派聞承烈持其親筆信及賀禮向蕭聯絡,而蕭則仍一再排斥馮推薦之人員,拒馮介入,馮大恨。抗戰起蔣自兼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時,蕭任第一戰區總參議,馮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當時前線大皆為原西北軍將領,馮積極拉攏,要藉機再立山頭。蕭向大家提出現國家民族存亡之秋,不容再割據分裂,要拒絕馮之野心。眾將一致拒馮。馮急,三次派人暗殺蕭。在泊頭車站,蕭臨時改乘汽車去馮治安防地,蕭離其專車後,專車即被馮之便衣隊槍擊,車上衛隊一兵士及參謀霍占一受傷,事遂公開,馮即被撤職。1943年張樹聲在重慶將其一徒弟之信交蕭,信中述說他曾是馮衛隊長,當時受命帶人在前線暗殺蕭。因其叔父在西北軍中曾被蕭釋放過;故均沒有伏擊。1943年孔祥熙生日,馮去祝壽與蕭相遇,馮向蕭伸手,蕭當眾拒絕,成為一時笑談。
1930年馮部解體。張學良由東北進駐北平,主持華北軍政。中央命令給西北軍殘部一個軍的編制。蕭以東北的淵源並請萬福麟、劉哲、莫德惠三人幫助,張遂將此二師一軍的編制交蕭組織。蕭與宋哲元、馮治安、張自忠合議,組成二十九軍。宋任軍長,蕭任總參議,馮、張任師長。駐防察哈爾省。蕭以二十九軍軍代表的身份常在南京。後劉汝明帶些隊伍抵察,又經商請,增編一個師。1933年日寇進攻長城,二十九軍在喜峰口奮起抗戰,名震中外。旅長趙登禹率部用大刀與日軍反覆肉搏,身負重傷十餘處,戰功卓著,得加編一師,趙為師長。軍內主要旅長有何基灃、劉汝珍、李文田。1935年底,宋、蕭、馮、張、劉、趙等人一次在北平懷仁堂請萬福麟、劉哲、莫德惠、鮑 麟,宋舉杯說:“飲水思源,我們有二十九軍這個團體,是諸位大哥之力”即指此一段公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