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引

”引曰:“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能為李、蔡改行。 宋書引宗族子弟,多以行義知名。 密太建八年,兼散騎常侍,聘於齊。

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儼然,雖造次之間,必由法度。性聰敏,博學,善屬文。釋褐著作佐郎,轉西昌侯儀同府主簿。侯景之亂,梁元帝為荊州刺史,朝士多往歸之。引曰:“諸王力爭,禍患方始,今日逃難,未是擇君之秋。吾家再世為始興郡,遺愛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門耳。”於是與弟彤及宗親等百餘人奔嶺表。時始興人歐陽頠為衡州刺史,引往依焉。頠後遷為廣州,病死,子紇領其眾。引每疑紇有異,因事規正,由是情禮漸疏。及紇舉兵反,時京都士人岑之敬、公孫挺等並皆惶駭,唯引恬然,謂之敬等曰:“管幼安袁曜卿亦但安坐耳。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義,亦復何憂懼乎?”及章昭達平番禺,引始北還。高宗召引問嶺表事,引具陳始末,帝甚悅,即日拜金部侍郎。
宋書引善隸書,為當時所重。高宗嘗披奏事,指引署名曰:“此字筆勢翩翩,似鳥之欲飛。”引謝曰:“此乃陛下假其羽毛耳。”又謂引曰:“我每有所忿,見卿輒意解,何也?”引曰:“此自陛下不遷怒,臣何預此恩。”太建七年,加戎昭將軍。九年,除中衛始興王咨議參軍,兼金部侍郎。
宋書引性抗直,不事權貴,左右近臣無所造請,高宗每欲遷用,輒為用事者所裁。及呂梁覆師戎儲空匱,乃轉引為庫部侍郎,掌知營造弓弩槊箭等事。引在職一年,而器械充牣。頻加中書侍郎、貞威將軍、黃門郎。十二年,吏部侍郎缺,所司屢舉王寬、謝燮等,帝並不用,乃中詔用引。
宋書時廣州刺史馬靖甚得嶺表人心,而兵甲精練,每年深入俚洞,又數有戰功,朝野頗生異議。高宗以引悉嶺外物情,且遣引觀靖,審其舉措,諷令送質。引奉密旨南行,外托收督賧物。既至番禺,靖即悟旨,盡遣兒弟下都為質。還至贛水,而高宗崩,後主即位,轉引為中庶子,以疾去官。明年,京師多盜,乃復起為貞威將軍、建康令。
宋書時殿內隊主吳璡,及宦官李善度、蔡脫兒等多所請屬,引一皆不許。引族子密時為黃門郎,諫引曰:“李、蔡之勢,在位皆畏憚之,亦宜小為身計。”引曰:“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能為李、蔡改行。就令不平,不過解職耳。”吳璡竟作飛書,李、蔡證之,坐免官,卒於家,時年五十八。子德言,最知名。
宋書引宗族子弟,多以行義知名。弟彤,以恬靜好學,官至太子中庶子、南康王長史。密字士機,幼而聰敏,博學有文詞。祖琛,梁特進。父游,少府卿。密太建八年,兼散騎常侍,聘於齊。歷位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散騎常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