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書良

蔡書良

蔡書良,男,1946年4月生,重慶長壽人,中共黨員,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原重慶教育學院史地旅遊系)教授。本科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地理系,理學學士。曾進修於“復旦大學經濟人才培訓班”、“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函授中心”、美國能源設施資源管理培訓班。曾任重慶第三師範學校教務幹事,重慶教育學院地理系主任,兼重慶地理學會副理事長。

基本信息

簡介

主要教授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政治地理、區域分析與規劃、環境科學、社會學、自然科學基礎、人文社會科學概論、技術科學基礎、旅遊資源學、項目評估、旅遊項目策劃理論與實踐、旅遊規劃等課程。 研究重點:區域規劃、旅遊規劃、人文地理。

參與科研60多項,著作10多部,發表論文30多篇,獲省部級獎9項。

主要研究特點

⑴研究方向以區域發展的基礎要素、區域規劃、重大問題研究項目為重點。⑵研究方法重視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統一,教學與套用的統一;注重實地調查與考察,跨學科、交叉領域多角度分析。⑶研究成果注重區域項目策劃的科學性和操作的可行性。

主要獲獎

蔡書良 蔡書良

⑴2004年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高職旅遊管理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及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⑵2004年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與中學地理課程改革協調發展的高師地理教育學課程建設的審美化研究。⑶2004年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重慶市國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成果之九》《重慶地理》。⑷2006年重慶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縣域旅遊發展規劃理論與實踐。⑸2000年市政府發改委四部門聯合徵文獎:西部人才開發戰略的探討。⑹2001年度中國發展與西部開發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重慶城鎮化水平與西部開發。⑺1996年12月重慶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重慶市萬盛區旅遊資源評價與旅遊業發展研究。⑻重慶市好新聞一等獎:重慶城鎮化水平與西部開發。(9)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縣域及跨縣域旅遊發展規劃 相關理論、方法與套用研究》重慶師範大學;重慶教育學院合作。

主要參編教材

《中國鄉村地理》,副主編,四川科技出版社。《中國政治地理》,副主編,四川科技出版社。《中學地理教育與美育》,副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土地科學導論》,副主編,南師大國土班教材。《重慶旅遊資源與開發利用》,副主編,陝西人民出版社。《重慶地理》,副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縣域旅遊發展規劃理論與實踐》,副主編,重慶出版社2004年;《跨縣域旅遊發展規劃研究:理論與實踐》,副主編,重慶出版社2008年;《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系統穩定性研究》,人民日版出版社,2005年。科普讀物《社會科學千萬個為什麼.地理卷》副主編。

主要科研

《重慶市旅遊經濟發展與旅遊高職人才培養研究》(重慶市教委)、《重慶市高職高專旅遊管理專業產學研結合模式探討》(重慶市教委)、《中學地理教育中的美育》(教育部)。《巫山-奉節-巫溪金三角旅遊發展規劃》、《重慶都市旅遊規劃》、《三峽庫區旅遊資源整合及旅遊業提檔升級研究》、《重慶長江三峽庫區暨黃金水道旅遊規劃》、《重慶市旅遊商品及旅遊市場發展規劃》、《重慶市溫泉旅遊發展規劃》、《重慶市主要災害與旅遊發展研究》、《西南地區典型災害與旅遊發展》、《三峽庫區湖岸帶濕地消落帶生態系統穩定性研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涪陵(巫山、秀山、榮昌、南川、永川、萬盛等)《旅遊總體規劃》、《江北區商業網點規劃》、《重慶市東港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川西地震災害遺蹟旅遊資源開發研究》等。

主要論文

三峽庫區湖岸帶土地利用研究(水土保持學報);三峽庫區湖岸帶經濟開發與保護研究(經濟地理);低山丘陵區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探索(經濟地理);重慶城鎮化與西部開發(經濟地理);重慶直轄市區域位置分析(四川師大學報);旅行社發展與旅遊高職教育產學結合模式探討(重慶師範大學學報);三峽庫區湖岸帶生態建設條件研究《重慶教院學報》;關於西南地區災變遺蹟旅遊資源開發的思考(重慶教院學報);西南地區災害旅遊資源文化分析(重慶教院學報);重慶旅遊業發展與高職旅遊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重慶教院學報);中學地理特色分析(地理學研究);中學地理美育載體研究(現代教育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