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可柳

蔡可柳,男,1957年9月生,中專學歷,中共黨員,農藝師。祖籍福建省建甌市迪口鎮。早年在家鄉務農期間曾在生產隊做過松脂、放過耕牛,養過鴨子、當過生產隊記工員、乾過迪口公社果畜場普通職工等。

基本信息

出身貧寒,經歷坎坷

蔡可柳出身於下房村江坑自然村一個普通農家,三歲失母、八歲上學。從小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品性,為人耿直、好善樂施、恪盡職守、任勞任怨、愛好學習。

組織信任,仕途平坦

1978年2月,蔡可柳畢業於福建省建陽農校(現更名為南平市農校)農學專業。

1975年9月起任迪口公社農技員。

1976年考入建陽農校。

1978年畢業分配到迪口公社工作。

1984年——1992年4月任迪口鄉農技站站長。

1992年5月——1996年4月任迪口鎮人大辦主任。

1996年5月——1999年9月任迪口鎮民政辦主任。

1999年10月——至今任迪口鎮科委主任兼迪口鎮科協秘書。

2006年6月起至今兼任《迪口鎮志》副主編。

在迪口鎮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多年。

199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3年10被評為農藝師職稱。

工作勤奮,榮譽紛至

1、榮獲南平市國家八七扶貧攻堅先進個人

2、南平市人民政府1994——1997年度銀杏人工授粉技術成果三等獎。

3、建甌市人民政府1998年度銀杏人工授粉技術成果二等獎。

4、2003年南平市人民政府銀杏優良品種引進及配套豐產栽培技術三等獎。

5、2003年建甌市二等獎。2003年度南平市優秀科技特派員等稱號。

6、1985年榮獲建甌縣崗位責任制先進個人等稱號。

7、1988年榮獲建甌縣糧食豐收獎活動中“中低產田改造”和“壟畦栽”兩項三等獎。

才華橫溢,文筆出眾

蔡可柳長期工作戰鬥在農業科技推廣第一線,善於在實踐中總結積累經驗。曾在《福建農業》、《浙江農業科學》等CN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在《閩北日報》發表散文《我愛家鄉的銀杏樹》,在《建甌報》上發表通訊報導等多篇。曾為《建甌報》特約記者、《建甌人民廣播電台》特約通訊員,現為《迪口鎮志》副主編、迪口鎮銀杏協會會長、建甌市銀杏協會理事。

注重實踐,事跡感人

蔡可柳一貫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先後自籌資金建立銀杏早熟豐產示範基地、毛竹速生苗基地等,親自進行示範推廣套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同時將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廣大農民兄弟,深受迪口老區人民的好評。真正起到了農業技術普及、宣傳、推廣、套用的橋樑紐帶作用。其事跡曾先後在《閩北日報》、《建甌報》、《建甌人民廣播電台》、建甌市農辦編纂的《百花齊放》等報刊書籍上進行大幅的宣傳報導,多次受到上級的肯定與表彰。

2003年,蔡可柳被南平市林業局、南平市婦聯組織派遣到到浦城、政和、松溪、南平等縣市區進行巡迴授課、指導銀杏生產與種植工作。其先進科技特派員事跡曾在《雲南省科技網》上報導,具有較紮實的理論與農村工作實踐經驗。

好善樂施,濟貧求困

蔡可柳同志還十分樂於公益事業,曾為迪口柏油路鋪設、杉洋村公路硬化、下房村公路硬化等捐款。他還非常關心母校迪口老區中學的發展與改革,在汶川大地震中及在母30周年校慶中等積極捐款。他對困難老黨員老幹部十分關心,如下房村的老黨員老幹部張隆興在病重期間給予多次探視及經濟支持。

蔡可柳同志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現兒子已在廈門大學畢業並留校工作,女兒考入山西省運城學院旅遊管理系專業學習。蔡可柳與時俱進,善於學習現代科技,掌握電腦操作技能。

蔡可柳從一個普通農家子弟一步步成長為國家專業技術幹部,取得農藝師職稱,並獲得了地市多項科學成果推廣獎,為科技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熱愛人民,關心同志的蔡可柳對事業無限追求,對人民無限熱愛,對同志滿腔熱情。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常說“俺是農民的兒子,今天能走上工作崗位全靠黨的信任,全靠鄉親的重託,俺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回報黨回報鄉親。”他立說立行,踐行諾言,不負眾望,30多年堅守在工作崗位,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蔡可柳同志一向愛憎分明,疾惡如仇,勇於探索,能抵住各種利益誘惑,安貧樂道,兩袖清風,對不良現象作堅決鬥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