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中國漢字]

蓋[中國漢字]

(形聲。字從艸,從盍(hé),盍亦聲。“盍”意為“皿中食物已散去”,即“皿空”、“空皿”。“艸”指乾草編織物。“艸”與“盍”聯合起來表示“以乾草編織物遮蓋空器皿”。本義用蘆葦或茅草編成的被覆物。被覆) 苫,用茅草編成的遮蓋物,可以蔽體或覆屋頂〖strawmat〗 李巡曰:“編菅茅以覆屋曰苫。——《爾雅》。按,覆屋用茅若葦。葦不白,惟茅白也。

基本信息

蓋

漢字:蓋 (繁體字蓋)

拼音: gài gě hé guó guōgà

注音:ㄍㄞˋ ㄍㄜˇ ㄏㄜˊ ㄍㄨㄛˊㄍㄚˋ

部首:皿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11

五筆86/98: UGLF

倉頡:TGBT

鄭碼:UCLK

蓋[中國漢字] 蓋[中國漢字]

電碼:5556

筆順編號: 43112125221

四角號碼:80102

UNICODE: 76D6

區位碼:2439

筆順讀寫:點撇橫橫豎橫豎橫折豎豎橫

漢字演變

蓋[中國漢字] 蓋[中國漢字]

名詞性質

•(形聲。字從艸,從盍(hé),盍亦聲。“盍”意為“皿中食物已散去”,即“皿空”、“空皿”。“艸”指乾草編織物。“艸”與“盍”聯合起來表示“以乾草編織物遮蓋空器皿”。本義<名>用蘆葦或茅草編成的被覆物。<動>被覆)

•苫,用茅草編成的遮蓋物,可以蔽體或覆屋頂〖strawmat〗

•李巡曰:“編菅茅以覆屋曰苫。——《爾雅》。按,覆屋用茅若葦。葦不白,惟茅白也。

•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左傳·襄公十四年》

•又如:苫蓋(茅草覆蓋物)

•雨傘〖umbrella〗

•今王公貴人處於重屋之下,出則乘輿,風則襲裘,雨則御蓋,凡所以慮患之具莫不備至。——宋·蘇軾《教戰守》

•紛然成形者,或如蓋,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語,春樹萬家,參差遠邇,橋樑洲渚,斷續聯絡,時分時合,乍現乍隱,真有畫工之所不能窮其巧者。——明·袁可立《甲子仲夏登署中樓觀海市》

•乃復有一蒼頭持蓋以護之,何也?

•用蓋以蔽日也,亦重之也。——明·顧彥夫《村落嫁娶圖記》

•車篷〖awningonacarriage〗

•縣尉得張黃蓋、擁纛,前驅清道而後行,非故事,邑人以為榮。——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己亭亭如蓋矣。——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蓋弓(車蓋弓。古代車上支撐車蓋的弓形木架)

•容器的蓋子〖lid;cover〗

•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後漢書·張衡傳》

•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後漢書·張衡傳》

•又如:壺蓋;盒蓋;引擎蓋;照相機鏡頭罩蓋;窄口瓶蓋;蓋盅(一種有蓋子的茶杯)

•耮〖rake〗。一種整地的農具。如:蓋磨(即耮。平整土地的農具)

•通“闔”(hé)。門扇〖doorleaf〗

•還復瞻被九蓋皆繼。——《荀子·宥坐》

動詞性質

遮蔽;掩蓋;引申為概括〖hide;cover〗 蓋,加也,加物上也。——《釋名·釋言語》 盆蓋井口,毋令煙上泄。——《墨子·備穴》 日月欲明,而浮雲蓋之。——《淮南子·說林》 所蓋多矣。——《左傳·成公二年》 我今將修飾之,拊循之,掩蓋之。——《荀子·王制》 堂北五步,據層崖積石,嵌空垤塊,雜木異草蓋覆其上。——唐·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物有以蓋之矣。——宋·蘇軾《超然台記》 又如:蓋臉(遮羞);蓋抹(掩蓋;遮掩);蓋藏(掩蓋;隱藏)

引申為勝過、超出〖surpass〗 功蓋天下。——《莊子·應帝王》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資治通鑑》 又如:蓋代(絕代,絕世)

建造〖build〗。如:蓋新房;蓋造(建造) 通“害”(hài)。傷害,殺害〖damage;injure;killanddestroy〗 群後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鰥寡無蓋。——《書·呂刑》 謨蓋都君,鹹我績。——《孟子·萬章上》 治舍蓋屋。——王褒《僮約》

通“闔”。關閉〖close〗 蓋天下,視海內,長舉而無止,為之有道乎?——《管子·山權數》 又如:相蓋(相害;加害)

1.

遮蔽;掩蓋;

2.

引申為勝過、超出

3.

建造

4.

通“闔”。關閉

連詞性質

•因為,由於〖because〗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諸葛亮《出師表》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宋·蘇洵《六國論》

•又如:蓋緣(因為);蓋因(因為);有所不知,蓋未學也

•發語詞〖oh〗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西遊記》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副詞性質

•表示推測,相當於“大約”、“大概”〖about;probably〗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

•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四支猶溫,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清·袁枚《祭妹文》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表示原因,翻譯為“因為”

•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表示假設,翻譯為“如果”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宋·蘇軾《前赤壁賦》

•通“盍”(hé)

•何〖why〗

•技蓋至此乎?——《莊子·養生主》

•何不〖why not〗

•我任我輦,我車我牛,我行既集,蓋雲歸哉?——《詩·小雅·黍苗》

常用詞語

•蓋板

•gàibǎn

•〖coverslab〗∶用來封閉或蓋住容器、箱子或結構物截面的端部或頂部的蓋、罩或頂

•〖sheathing〗∶木板房的外牆上或木房頂上的第一層木板或防水材料

•蓋杯

•gàibēi

•〖cap-cup〗帶蓋兒的杯子

•蓋菜,芥菜

•gàicài,gàicài

•〖leafmustard〗一年生草本植物,芥(jiè)

•菜的變種,葉子大,表面多皺紋,葉脈顯著,是普通蔬菜

•蓋飯

•gàifàn

•〖riceservedwithmeatandvegetablesontop〗在米飯上加菜做成的一種按份兒出售的飯。又名“蓋澆飯”

•蓋棺論定

•gàiguān-lùndìng

•〖Aman'smeritsordemeritscanbefinallyjudgedonlyafterhisdeath〗∶一個人一生的是非功過到死後才能作出定論

•蓋棺公論定,不泯是人心。——《可齋續稿後·挽史魯公》

•〖makefinaljudgement〗∶現在常用來比喻對一時一事作出定論

•在過去說來,她這個小命運已是被蓋棺論定了

•蓋然論

•gàiránlùn

•〖probabilism〗

•一種主張確定性是不可能的(特別在物理學和社會科學中)而概然性就是支配信仰和行動的理論

•一種理論,認為在不可能有確定性的道德問題中,由於對所包括的原則的明確知覺或由於感覺有合適的可靠的權威的支持,因而被看作具有可靠的概然性的任何過程都是可能發生的;特指這樣一種理論,它主張在不可能有確定性的道德問題中,任何具有可靠概然性的過程都可能發生,即使當一個相反的過程是或者似乎是具有更大的概然性時仍然是這樣

•〖probabiliorism〗∶一種理論,它主張在道德問題中不可能有確實性,因此只有遵循蓋然性較大的道路

•蓋然判斷

•gàiránpànduàn

•〖probability;judgment〗反映對象可能有或可能沒有某種屬性的判斷。形式是“S可能是(可能不是)P”。也稱或然判斷,可能判斷

•蓋然性

•gàiránxìng

•〖probability〗有可能但又不是必然的性質

•蓋世

•gàishì

•〖peerless;unparalled;matchless〗才能、功勳等壓倒當代,沒有人能比

•蓋世無雙

•項王乃悲歌憮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史記·項羽本紀》

•蓋世太保

•Gàishìtàibǎo

•〖Gestapo〗法西斯德國的一個秘密警察組織。採用秘密的和恐怖的方法,對付被懷疑為叛國或叛亂的人。1933年建立。紐倫堡國際法庭定為犯罪組織

•蓋世無雙

•gàishì-wúshuāng

•〖beunparalledanywhereintheworld〗指人的才能或武藝當代第一、獨一無二

•當時吾師傳吾此術,可稱蓋世無雙。——《封神演義》

•說得那岳飛人間少有,蓋世無雙。——《說岳全傳》

•蓋頭

•gàitóu

•〖redveil〗∶女子結婚時蒙在頭上遮住臉的紅巾

•(兩新人)並立堂前,遂請男家雙全女親,以秤或機杼挑蓋頭,方露花容,參拜堂次諸家神及家廟。——宋·吳自牧《夢梁錄·嫁娶》

•〖veil〗∶某些地區婦女擋風沙用的蒙頭巾

•婦女步通衢,以方幅紫羅障蔽半身,俗謂之蓋頭,蓋唐帷帽之制也。——宋·周煇《清波雜誌》

•蓋章

•gàizhāng

•〖stamp〗∶用圖案或刻字作印記以示確證或檢驗、批准

•〖putone'ssealon〗∶打上印章

•蓋章有效

•蓋子

•gàizi

•〖lid;cover〗遮蓋另一物的東西

•茶壺蓋子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字部》 ·蓋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6 《正字通》俗蓋字。*(蓋)〔古文〕䇁《唐韻》古太切《韻會》居太切,$音匄。苫也。《左傳·襄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注》白茅,苫也,今江東呼為蓋。

又掩也。《書·蔡仲之命》爾尚蓋前人之愆。

又覆也。《關尹子·八籌篇》其高無蓋。

又車蓋。《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為蓋以象天,崇十尺。

又語辭。《詩·小雅》謂天蓋高,謂地蓋厚。

又《廣韻》胡桳切,音盍。亦苫蓋也。《集韻》靑齊人謂蒲蓆曰蒲蓋。

又通盍,何不也。《禮·檀弓》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

又《正韻》古沓切。地名。《孟子》王使蓋,大夫王驩為輔行。《注》蓋,齊下邑也。《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蓋。

又姓。《前漢·曹參傳》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又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

又《韻補》居氣切,叶音旣。《宋玉·高唐賦》蜺為旌,翠為蓋,風起而止,千里而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