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桃葉紅豆

蒲桃葉紅豆

蒲桃葉紅豆,豆科槽紋系,常綠喬木,生於山谷、河旁疏林中,海拔200-750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蒲桃葉紅豆(Ormosia eugeniifolia Tsiang ex R. H. Chang in Act. Phytotax. Sin. 22: 115. f. 7. 1984. ),常綠喬木,高5-16米。芽及小枝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老枝上有突起皮孔。近無毛。奇數羽狀複葉,長8-12厘米;葉柄長1-2.2厘米,葉軸長2.7-3.7厘米,葉軸在最上部一對小葉處延長0.4-1.7厘米生頂小葉;小葉(2-)3對,厚革質,倒卵形或橢圓形,長3.6-6.3厘米,寬1.6-2.8厘米,先端圓、鈍尖或微凹,基部楔形,邊緣微向下反卷,上面無毛,下面疏被極短細毛,老則無毛,側脈5-8對,不明顯,與中脈成40度角;蒲桃葉紅豆小葉柄長2-6毫米,乾時上面有溝槽,近無毛,葉柄、葉軸疏被短毛或近無毛,小葉著生處有褐色毛。

蒲桃葉紅豆圓錐花序頂生,或總狀生於葉腋,有褐色短柔毛,果梗長5-6毫米,花未見;莢果斜方形或橢圓形,長2-4.1厘米,徑2-2.4厘,兩端尖,果頸長3-5毫米,果瓣黑褐色,木質,厚2-3毫米,外面近基部多少有褐色毛,內有橫隔膜,有種子2-3粒;種子橢圓形,微扁,長1-1.3厘米,寬7-8毫米,厚約5毫米,鮮紅色,種臍位於短軸一端稍偏,橢圓形,長2毫米,白色,珠柄短,黃色,長僅1.5毫米。蒲桃葉紅豆果期11月。

生境分布

蒲桃葉紅豆產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思)。生於山谷、河旁疏林中,海拔200-750米。蒲桃葉紅豆模式標本采自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