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街道

1991年以來,蒲城辦事處有2處揚水站,共 1998年6月底,蒲城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有村 1997年,辦事處投資m多萬元,為中心國小新建

基本信息

綜述

蒲城街道辦事處位於濱州市南郊,南隔黃河同小 營鎮相望,北接市中和北鎮辦事處,東與梁才、西與杜 店接壤。辦事處東西長17.5華里,南北長7華里,總 面積刀平方公里。轄區內有濱州黃河大橋管理處、濱 州黃河浮橋管理處、濱州老年大學、濱州市水廠、蒲園、 水上樂園等地市級單位。轄30個行政村。1998年全 辦人口15245人(男7805人,女7440),其中非農業人口 :棚人,人口全為漢族。
辦事處駐地位於濱州黃河大 橋北端的唐賽兒塑像附近,205國道縱貫南北,交通便 利,水、電、通訊設施齊全,第一、二、三產業發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較高。原有的鄉制已不適應城市建設與 經濟發展的需要,1998年3月10 H經省人民政府批 準,在鄉建制的基礎上,撤銷蒲城鄉,設立蒲城街道辦 事處。 199l年以來,黨委、辦事處依靠地理位置的優越 性,大力發展蔬菜生產和第三產業,現己成為全市最大 的蔬菜基地。1叨8年春建立了趙四勿蔬菜批發市場, 帶動了全辦的經濟發展。全辦有中學…。處,中心完全 國小一處,教學點四處,於1996年全辦實現了“雙基” 達標。有京濱實業總公司、安裝公司、建築公司等大型 企業。1997年全辦經濟總收入2.5億元,人均收入 2100元。

農業

蒲城街道辦事處屬城郊農業,人多地少,耕 地面積10892畝,人均0.7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蔬 菜等作物,以種植蔬菜為主,是濱州市菜籃子基地。7 年來,蒲城街道辦事處立足城郊的區位優勢,積極調整 種植結構,發揮種植蔬菜的傳統優勢,大力發展優質。 高產、高效蔬菜和塑膠大棚等,冬季菜規模越來越大。 由1991年的蔬菜面積37oo畝,發展到1997年6800畝。 糧食麵積則有199l年5700畝減少到1卿年的4300 畝。1991年農業總產值24oo萬元,到1996年農業總 產值達3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00元。

林業

蒲城街道辦事處地處黃河灘區。多年來,受 到黃河衝擊與漫灘的襲擊,風沙危害特別嚴重,直接影 響到農業生產。1991年前,該鄉林木覆蓋率只有 2.1%。 199l年初,經過全面清查摸底,蒲城鄉制定了“八 五”林業總體規劃,確定了以農田防護林、連生豐產林。 經濟林建設為重點的基本框架,將林業生產列入黨委、 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層層簽定責任狀,組織專業隊 造林,建立健全護林組織,使全鄉林業生產迅猛發展。 1993年底,全鄉林木覆蓋率達7.7%,全鄉1.99萬畝 農田全部林網化,基本控制了風沙危害,提前兩年實現 了平原綠化達標,成為全市、全區的綠化先進單位。同 年,蒲城鄉綠化專業隊被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先進綠 化隊。 1994年起,該辦事處在抓好林業資源建設的同 時,從質量上、管理上、高產優質高效上作文章,提出了 “既要綠蔭、又收黃金”的口號。截止1998年6月,該 辦事處先後引進了短枝紅富士、早熟葡萄系列、速生楊 樹系列、荷蘭鬱金香、霑化冬棗等十幾個優良品種,均 取得成功。推行的“庭院葡萄”項目於1995年通過了 省級鑑定。推行的速生楊造林,三年生樹胸徑即達8 公分以上;同時套種小麥畝產達4000公斤以上,作到了 林糧雙豐收。 7年來,蒲城辦事處大力發展農田防護林、速生產 林黃河防浪林、經濟林、庭院綠化、花卉產業等項目,推 廣新技術,引進新品種,改造老果樹,嚴格執行《森林 法》,辦事處造林面積、質量穩步提高。至1997年底, 全辦林木覆蓋面積己增加到5653畝,林木覆蓋率達到 兀%,比叨年增長了13個百分點;村鎮林木覆蓋率達 99.2%,造林成活保存率達%嘰。從1996-1997年底, 全辦果園已達1劉畝(不含1996年黃河漫灘沖毀的1000畝)。花卉產業從無到有,l卿年己創產值近10萬 元;1995年搞庭院經濟試點,1oo8年6月單個庭院經濟 產值已達800元,並正在穩步健康發展。

水利

1991年以來,蒲城辦事處有2處揚水站,共 有六台12寸抽水機械,有效灌溉面積1.1萬畝。因溝 渠長年失修,放水時間長,投資大。自1995一1998年, 辦事處黨委、政府發動全辦人民艱苦創業的精神,紮實 工作,投資14.巧萬元,共建涵洞15座,投資刀萬元。 建成趙四勿淤灌閘。1995年11月14日至mr1集中7 天時間,投資25.55萬元,動用大型機械4部,動員全 辦33m名勞動力齊上陣,徹底清除了“豐收溝”、“大寨 溝”、“龍江溝”、工農於渠、南關支渠、五里支渠等7條 溝的淤泥,總計完成3條幹渠,總長計81陰米,8.1萬 土方;完成支渠4條,長計7700米,71萬土方。經省 市驗收合格後,於:995年11月30日提閘放水,流量達 1.9立方米/秒,水情穩定,全鄉11000畝及彭李鄉800 畝菜田和糧田得到了有效灌溉。引黃閘的建成使我辦 由過去的兩級提水變為一級提水,灌溉時間由原來的 半個月縮短到5一6天,節省人力1200人次,節約用電 刀萬度,節省資金6萬多元,徹底改變了我辦緊靠黃 河灌溉困難的被動局面。1997年春又投資刀多萬元 新打機井137眼,現使用機井200眼,達到了每35畝一 眼井,使全辦形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新局面,有效 灌溉面積達1陰嘰。19q7年蒲城辦事處被地區評為 “節水用水先進單位”。

衛生

1998年6月底,蒲城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有村 衛生室32處,其中衛處達到省甲級衛生室標準。鄉 村醫生35人,取得中級職稱的8人,負責轄區內醫療、 防疫、保健工作。初級衛生保健13項指標的完成率均 達85%,1995年順利通過國家級考核驗收,榮獲全中 初級衛生保健達標先進單位。l997年榮獲地區計畫 免疫工作先進集體。自1991年以來,共培訓鄉村醫生 22oo人次,使從醫人員的醫德醫風及業務水平不斷提 高。1”8年5月在辦事處黨委的支持下,辦起了藥品 代購批發部,對轄區各衛生室統一進藥渠道,從根本上 淨化了醫藥市場,讓民眾吃上放心藥。 目前,全辦事處人民飲用安全衛生水達lm%, 衛生廁所使用率占98qc;1996年實現無鼠害鄉,環境 衛生合格率和食品衛生合格率達100%。

教育

1991年,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在有關部門 的配合下,成人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蒲城街道 辦事處刀個自然村,己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根據 省科協、省教委的指示精神,舉辦了不同類型的培訓班 15期,共培訓各類技術人員14oo多人次,提高了農民 的科普文化水平和技術素質,被省科協、省教委等部門 授予“七五”期間“農村科普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 百· 1”2年4月,為深化教育內部體制改革,圓滿完成 了第二輪招聘工作。國中教育由3年制改為4年制, 也達到了9年制義務教育的要求。 1993年,成人教育工作通過了濱州地區行政公署 的掃盲驗收,非文盲率達99.88%c。 1994年7月刀日開始,到8月刀日結束,完成了 以。,四制改革”(校長負責制、教職工雙向聘任制、崗位 目標責任制、結構工資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教育體制 綜合改革:,通過改革,精減教職工23人,調動了政府 辦學、教師教學兩方面的積極性。 1”5年為完成“兩基”(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 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任務,蒲城街道辦事處制定了 《實施義務教育法的暫行規定》及《實施細則》、《關於進 一步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意見》。先後籌措資金h0多 萬元,征地川畝,新建校舍76問,修建院牆8m多米, 硬化路面5oo多平方米,購置圖書5000餘冊,購置儀 器及器材等投資21萬元,於當年12月建成中心國小, 將周圍16個村的三至五年級學生和3個村的一至五 年級學生合併於中心國小。先後投資6萬多無,為成 人教育中心修建了部分校舍,購置了圖書、儀器、辦公 桌椅,安裝了衛星接收天線,進一步改善了蒲城辦事處 成人教育中心的辦學條件。 1991卿年1月,省政府對濱州市進行了“兩基”驗收, 蒲城街道辦事處為4個重點驗收單位之一。經驗收, 各項指標均達到要求。國小布局又進行了調整,國小 處數由原來的雙處調整為14處。 1997年,辦事處投資m多萬元,為中心國小新建 教室11間,建廁所6間,院牆2oo多米,硬化場地5m 平方米:,國小進一步調整布局,在上次調整為14處的 基礎上進一步調整為5處。l”8年上半年,中國小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