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五花葯浴

"五花葯浴"是蒙醫傳統治療術,是用五種藥物配製而成,煎煮後溫浴。下面根據古醫書的記載及本人的經驗對"五花葯浴"的配方、藥物作用、浴法及療效、溫浴時間及具備條件、禁忌症、輔助藥物、浴後護理等方面作一簡述。

藥物及作用
小白蒿3分,水柏枝、麻黃各2分,刺柏、杜鵑葉各1分,以上五味為主藥。上述五種藥物,按比例配好後加水煎開,一般蒸氣出1/3後把藥湯留下,藥渣扔掉,把藥水放進乾淨的瓷盆里後溫浴。
小白蒿治風寒濕痹、黃疸、熱痢、疥癩惡瘡;水柏枝治麻疹不透、風濕痹痛、癬;麻黃髮汗、平喘、利水。治傷寒表實、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寒、骨節疼痛、咳嗽氣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邪頑痹、皮膚不仁、風疹瘙癢;刺柏清熱、發汗、利尿、祛風濕;杜鵑葉止痛、祛風濕、止咳、利痰、利尿。浴法及療效
一般"五花葯浴"的溫度調節在38℃~40℃左右。是利用浴水的溫度和藥物作用刺激皮膚,發汗使皮膚發紅、血管擴散、脈搏加快、心搏出量增加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排出皮膚、肌肉、關節腔內的黃水,恢復筋絡功能,祛風濕除濁熱及腎寒。
溫浴時間一般為7~21天,以夏秋為宜,每日兩次,每次20分鐘到1小時。坐浴前先用溫浴水洗頭,預防壞血上頭。坐浴初期,時間要短些,以後慢慢延長,到中期坐浴時間須最長,後期逐步縮短時間,使其身體恢復常態。浴室溫度要保持在25℃~28℃左右,室內保持乾淨。通氣良好,具備更衣室、休息室。
禁忌症
高血壓病、心臟病及浮腫患者禁止溫浴。
輔助藥
在進行坐浴過程中,預防壞血上頭,早晨煎服伊赫烏蘭-13湯2g,調理胃火。中午白開水送服伊赫塔拉哈2g。預防赫依旺盛,服用阿嘎日-352克。
浴後護理
坐浴及浴後護理期間要特別注意防淋雨、受風、受潮、受涼,尤其是出汗後更要注意。坐浴及浴後護理期間飯食方面要用溫性易消化營養豐富食品,禁用寒涼生性、腐爛食物及飲酒。護理時間一般百天為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