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隨筆精選

21.論發怒 論睡眠12. 論勇敢21.

內容介紹

圖書目錄
1.論憂傷 l 2.論無所事事 6 3.論撒謊 8 4.論堅毅 13 5.論恐懼 16 6.論學究氣 20 7.論對孩子的教育——致迪安娜·居松伯爵夫人 34 8.論友誼 74 9.論節制 89 10.論人與人的差別 95 11.論睡眠 107 12.論說話之浮誇 110 13.論年齡 114 14.論飲酒 117 15.論良心 127 16.論身體力行 132 17.論書籍 143 18.論他人之死 156 19.論自命不凡 165 20.論勇敢 204 21.論發怒 212 22.論蓋世英雄 221 23.論父子相像 229 24.論三種交往 257 25.論交談藝術 271
書摘
論憂傷 我是屬於最少憂傷的人。儘管人們對這種情感推崇備之,可我一點都不喜歡也不欣賞。人們常給明智、美德和良心穿上這件外衣:這純粹是一種愚蠢而可怕的裝飾。義大利人更是恰如其分地把邪惡稱為傷感。因為傷感從來是一種有害而荒唐、怯懦而卑鄙的情感,所以斯多葛派不容許他們的哲人有這種情感。 然而有傳說稱:埃及國王普薩梅尼圖斯被波斯王康比澤擊敗並俘虜後,看到被俘的女兒穿著用人的衣服,被波斯人派去汲水,她從他面前經過時,他所有的朋友都圍著他傷心流淚,他自己卻直立在那裡,一言不發,眼睛看著地面;接著,他又看到兒子被敵人拉去處死,仍然無動於衷。但是,當他在戰俘中看到自己的一個僕人時,卻開始捶打腦袋,感受極其痛苦。 無獨有偶。我們的一位親王①最近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他在特朗特獲悉他的長兄,整個家族的光榮和支柱被害的訊息,不久又得知他家的第二希望——他的二哥也去世了,他以極其驚人的毅力承受了這兩個打擊。但是,幾天后他的一個僕人死了,他卻經受不住這一新的打擊,陷入極度的悲痛與悔恨之中,有人以此作為論據,說他只被這最後的打擊所震撼。事實上,兩個哥哥相繼去世,他已悲痛欲絕,稍微超載就會摧垮忍耐的堤壩。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評價我們的歷史,即使歷史向我們表明,當康比澤問普薩梅尼圖斯為何對其子女的悲劇無動於衷,卻為朋友的不幸而悲痛時,後者回答:“對朋友的悲傷可以用眼淚來表達,而對子女的悲傷則是任何方式都難以表達的。” 有關這一話題,古代一位畫家的創造頗與之類似。這位畫家畫伊菲革涅亞①獻祭儀式,按照目擊者對這位美麗少女無辜殉難的關心程度來描繪他們各自不同的悲痛,畫家作了最大的努力,當畫少女的父親時,已山窮水盡,便用手將他的臉遮住,仿佛沒有任何方式可以表達他的悲痛程度。這也能說明為何詩人們要虛構出尼俄柏②這位不幸的母親,來表達過度悲傷時的委靡不振和沉默不語的麻木狀態:她先痛失七個兒子,繼而七個女兒,喪失太多的親人,因過分悲痛而最終變成了一塊岩石, 痛苦得變成了石像③。 ——奧維德P2

作者介紹

蒙田是法國文藝復興之後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以博學著稱,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理無所不談,並旁徵博引了許多古希臘羅馬作家的論述。作者還對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寫與剖析,使人讀來有親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學趣味。它是十六世紀各種思潮和各種知識經過分析的總匯,有“生活的哲學”之美稱。本書篩選了全集中的精華部分,二十餘萬字,便於讀者領悟蒙田隨筆的精髓。

作品目錄

1. 論憂傷2. 論無所事事3. 論撒謊4. 論堅毅5. 論恐懼6. 論學究氣7. 論對孩子的教育——致迪安娜·居松伯爵夫人8. 論友誼9. 論節制10. 論人與人的差別11. 論睡眠12. 論說話之浮誇13. 論年齡14. 論飲酒15. 論良心16. 論身體力行17. 論書籍18. 論他人之死19. 論自命不凡20. 論勇敢21. 論發怒22. 論蓋世英雄23. 論父子相像24. 論三種交往25. 論交談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