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婁植物園

蒙特婁植物園是1931年由加拿大植物學家馬里·維克羅林(Marie Victorin)發起興建的,由植物學家和園藝家Henry Teuscher設計完成。蒙特婁植物園占地730000平方米,以法國庭園風格為主,共分10個溫室和30個各有主題的室外園區,內有植物和變種植物22000多種,標本90多萬份,是北美最大的植物園。

蒙特婁植物園是1931年由加拿大植物學家馬里·維克羅林(Marie Victorin)發起興建的、由植物學家和園藝家Henry Teuscher設計完成。蒙特婁植物園占地730000平方米,以法國庭園風格為主,共分10個溫室和30個各有主題的室外園區,內有植物和變種植物22000多種,標本90多萬份,是北美最大的植物園。除溫室和園林外,蒙特婁植物園還有一座獨特的昆蟲館,昆蟲館中除了展出標本,還可看到飛舞的世界各地昆蟲品種。
蒙特婁植物園多樣的植物種類使其成為一年四季變換各種絢爛色彩和瀰漫不同花木香氣之地。科普性的介紹展覽主題的莫森接待大廳是溫室展區的入口。沿著蘭花和天南星科植物區的圓石小徑,可以看到卡特蘭、香莢蘭、石斛、兜蘭和萬帶蘭等來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個蘭花品種。秋海棠和苦苣苔科植物區展示的100多個品種中包括了非洲紫羅蘭、大岩桐和口紅花等知名物種。植物園的盆景區則因1984年吳逸蓀先生捐贈的收藏盆景而成為亞洲以外最大盆景展區。熱帶雨林區是展示長滿匍匐生物、攀援生物和附生生物的茂密雨林的溫室。乾旱地區溫室則主要展示非洲沙漠的蘆薈等多肉類植物和仙人掌、龍舌蘭等美洲植物。此外,還有展示蕨類和其他原始植物的熱帶蕨類植物區、包括125個品種的熱帶經濟作物區、別具一格以拉丁風味為主的大莊園溫室和全年舉行不同展覽的季節展示溫室。
蒙特婁植物園溫室區旁的夢湖園是一座明代園林風格的中國式園林,占地25000平方米,1991年由園林家樂衛忠先生設計、上海市和蒙特婁市合作興建,夢湖諧音“蒙滬”,象徵這對友好城市的友誼。每年中秋夢湖園都會舉辦以在上海手工製作的上千盞花燈為主的燈會(The Magic of Lanterns),吸引眾多海外華人和各國遊人。
景點旅遊提示
門票:成人6.5加元,60歲以上老人5加元,6-17歲兒童及青少年3.25加元;旅遊旺季成人8.75加元,60歲以上老人6.5加元,6-17歲兒童及青少年4.5加元。
開放時間:9:00-18:00,6月29日到9月2日為9:00-20:00.
到達方式:可乘坐捷運到PIE-IX或VIAU站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