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娜·阿瑞娜

蒂娜·阿瑞娜

蒂娜·阿瑞娜原名:Filippina Lydia Arena,童星出身澳洲的女孩Tina Arena自動在水銀燈與掌聲中成長,1991年為了進一步發展,隻身來到洛杉磯,93年加盟CBS並出版了3首強專輯《Don't Ask》所有努力與蛻變終於得以印證。

基本信息

簡介

星座:天蠍座

職業:歌手

國籍:澳大利亞

成就

總銷量達到雙白金,成為國際樂壇矚目的人物,97年第二張專輯《 In Deep 》更展現了這位27歲女星的迷人風采,在美國Billboard Top Ten 中長期占據首位位置,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給Tina Arena更大的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藝, 一曲“Flame”迷倒億萬樂迷,也達到了她的事業的巔峰。

蒂娜·阿瑞娜 蒂娜·阿瑞娜

《從悉尼到北京》大型演唱會昨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主角蒂娜·阿瑞娜亮相。稍加留意英語流行音樂的歌迷總能通過某個渠道聽到蒂娜的名字:她是歐美暢銷專輯和排行榜冠軍歌曲的主人;她是繼莎拉 布萊曼之後,韋伯經典音樂劇的新任女主角;她還奠定了自己在好萊塢電影音樂市場的地位……而這一切又是以一個澳大利亞歌手身份做到的,更值得敬佩。就是這個大名鼎鼎的蒂娜,在你準備無條件等待被她的歌聲征服之前,仍然要讓你大吃一驚,她很自信,敏於思考,現場就流行音樂發表了不少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這讓她的美麗和沙啞嗓音顯得更具魅力。

採訪

問:以你今天在世界樂壇取得的地位,你看中的是個人的成功,還是認為有其他更重要的意義?

蒂娜:我不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歌手,我始終以澳大利亞人的身份在努力。澳大利亞音樂在世界音樂市場只占到2%的很小部分,而且因為不是歐美主流範圍之內,做到2%也要付出超常的努力。所以我把自己當做一個視窗,希望可以將澳大利亞的優秀音樂介紹給全世界。當然,當一個歌手去代表國家時必然有巨大壓力,是否願意承擔完全靠個人意願。

問:有人認為你在新專輯中加入電子舞曲元素是向市場妥協?

蒂娜:所謂市場,它的口味一旦形成,你只需重複就可以滿足它。而我是一個成熟的藝人,不但要追求音樂進步,還有義務去引導市場,所以,如果為了迎合市場我只要像上一張一樣就好了,它已經很成功,但是對我而言,重複自我反倒是妥協。

問:現場你會唱中文歌嗎?

蒂娜:不會。通常我不會擅自闖入別人的領域,也不是什麼事都會去做。

問:你會擔心語言不通帶來溝通上的麻煩嗎?

蒂娜:我已經做好一切準備。不過經歷很重要,我很看重這次跟從沒打過交道的人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

問:華語流行音樂正處於起步階段,也在面臨著澳大利亞音樂人曾經面臨的許多困難,比如本土市場不良,缺乏進入世界主流市場的渠道等等,您有何經驗之談?

蒂娜:任何一個地方的音樂打入世界市場都非常困難,因為“主流”屬於英語語言和文化的歐美國家,並且很遺憾,這個英語市場很封閉和自我,這很令人困惑甚至生氣。所以當務之急只能是支持本土音樂健康發展,加大投入並相信本土音樂人的能力,只有這樣做才有希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